搜索到2556篇“ 手法整复“的相关文章
- 中医手法整复儿童陈旧性寰枢椎旋转半脱位Ⅳ型1例
- 2025年
- 患儿,男,13岁。2018年7月10日因颈枕部疼痛不适门诊就诊。家属代诉患儿5年前不明诱因出现头颈部歪斜,因无任何不适症状,未做特殊处理,其间不断加重。1个月前因感冒至颈枕部疼痛,症状不见缓解,遂来就诊。既往有斜颈、感冒病史。查体:颈及头颅偏离人体中线、胸廓不对称,C2棘突右侧可触及骨性隆起,压之疼痛,左侧乳突下可触及疼痛,枕后肌群、右侧胸锁乳突肌、右侧肩胛提肌、左侧胸大肌及右侧腹直肌紧张,可触及弹性条索,触之疼痛,余暂未见异常。手法复位前颈椎侧位及开口位(图1a-1b)示棘突偏歪,寰枢关节间隙不对称,颈枕部向右侧凸;颈椎CT(图1c)示:寰齿右侧间距消失,寰椎左后方旋转。根据患儿病史、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门诊诊断:儿童陈旧性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根据寰枢椎旋转半脱位分型[1](图2),本案例左侧寰椎侧块向后旋转,但不伴有齿状突骨折,属于Ⅳ型。治疗方案:给予中医理筋正骨手法复位,1次/周,疗程为1个月。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可,无明显不适反应。
- 刘路王萱张微杜双庆
- 关键词:手法寰枢椎旋转半脱位儿童
- 桃红四物汤联合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联合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折修复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36/37),高于对照组的81.08%(30/37)(P<0.05)。治疗前,两组骨形成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桃红四物汤联合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可以有效调节其骨折修复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效果。
- 魏明
- 关键词:伤筋桡骨远端骨折桃红四物汤
- 张氏手法整复联合“三维抗旋转”固定治疗伸直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 2025年
- 目的:探讨张氏手法整复联合“三维抗旋转”固定治疗伸直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4年1月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张绍富中医骨伤学术研究所收治的伸直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张氏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三维抗旋转”固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肘内翻畸形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问卷(GQOLI-74)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张氏手法整复结合“三维抗旋转”固定治疗伸直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显著,能加快骨折愈合,改善生活质量,且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更低。
- 罗程张玉良张元斌赵瑛
- 关键词:外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 渝州正骨手法整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渝州正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均实施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固定及配合外展垫辅助固定维持骨折断端。结果:均达到临床愈合,其中优30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2.5%。随访时间6~13个月;复位后、拆夹板后DR片对位对线较伤后差异明显(P<0.05)。拆夹板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为(85.975±7.43)分,拆夹板后Mayo肘功能评分为(94.35±4.56)分。结论:渝州正骨手法复位结合改良肱骨干夹板及外展垫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可有效维持骨折断端位置,促进恢复,治疗效果较好。
- 汪继梁文化刘川源崔真伟罗犇杨亨文
- 关键词:手法复位
- 祛瘀消肿方外敷配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祛瘀消肿方外敷配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昆山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20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照AO分类法中C1、C2、C3型分为A组、B组、C组。三组均接受昆山中医院闵氏伤科正骨手法整复后夹板外固定,同时配合祛瘀消肿方外敷,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末次随访采用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观察并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手法整复后即刻、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复查三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均比治疗前改善;其中整复后三组即刻复查影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经治疗第3、7、14天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A组影像学指标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84%,高于B组的69.05%及C组的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消肿方配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对患者早期复位后疼痛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该法对于桡骨远端骨折C1型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6.84%,对于C2、C3型骨折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以作为不耐受手术或功能要求不是很高的老年患者的一种选择。
- 周承亮张伟刚蒋铭陆云张强
- 关键词:夹板外固定
-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方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 2025年
- 探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本院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22.01-2023.12)深入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外固定架固定,观察组: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各组40例,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复位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术采用了中医手法复位方法,可使桡骨远端骨折端快速复位,加快腕关节骨愈合,有助于恢复腕部功能,对术后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 刘凯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功能并发症
- “王氏五步法”手法整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王氏五步法”手法整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锁定型钛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王氏五步法”手法整复。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桡骨高度,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桡骨高度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半个月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个月,两组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个半月、3个月对照组的桡骨高度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6例患者出现桡骨高度丢失;两组Cooney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对照组发生1例术后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观察组未见并发症。结论:“王氏五步法”手法整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可有效避免开放手术的并发症;虽然术后影像学显示部分桡骨高度丢失,但并未影响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
- 周斌姚昉许波陈延荣王明喜管泳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腕关节功能
- 手法整复与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 2024年
- 比较手法整复与手术治疗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1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手法整复组(66例)和手术治疗组(66例)。研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功能恢复、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治疗组在疼痛程度减轻、功能恢复、愈合时间缩短方面均显著优于手法整复组。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手术治疗在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中表现比手法整复更好。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考虑患者具体情况。
- 李海谢冬梅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法整复手术治疗
- B超下中医手法整复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B超指导下中医手法整复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红谷滩院区的50例新鲜孟氏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B超指导下中医手法整复,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骨痂形成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前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痂形成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指导下行中医手法整复可进一步增强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加快骨痂形成,缩短骨性愈合时间,改善前臂肘关节活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熊飞杨柳青熊斌李健
- 关键词:儿童孟氏骨折B超中医手法整复
- 温电针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87例
- 2024年
-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又称胸椎小关节错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胸椎小关节(包括胸椎后关节、肋横关节、椎肋关节、肋横突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且无法自行复位,牵拉周围软组织或刺激神经而产生以胸背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症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1]。
- 许珊珊黄克勤娄冉王亭
- 关键词:临床症候群胸背部疼痛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胸椎小关节错位
相关作者
- 郭跃明

- 作品数:85被引量:3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法整复 肱骨骨折
- 陈志维

- 作品数:150被引量:59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 手法整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骨折愈合
- 董霞

- 作品数:45被引量:240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郑氏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治疗儿童
- 陈凯

- 作品数:35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小夹板 手法整复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治疗 疗效观察
- 潘志雄

- 作品数:31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手法整复 手法复位 踝关节 白细胞介素-1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