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037篇“ 手术切除治疗“的相关文章
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直径2~5 cm肝癌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射频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直径2~5 cm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43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射频组)及54例腹腔镜下肝切除治疗的HCC患者(手术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并发症及1年、3年、5年生存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射频组与手术组比较,术后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P<0.001)为影响HC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直径2~5 cm肝癌,消融联合其他治疗方案能取得与腹腔镜肝切除切除相当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
冯哲刘晓红谭程鹏李自强何跃明李锟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切除术疗效
射频消融治疗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比射频消融治疗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5月-2023年11月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82例患者行回顾性数据收集,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予手术切除治疗)和试验组42例(予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hyroxine,FT4)]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试验组FT3、FT4水平比对照组低,TSH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14%)比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2.50%)低(P<0.05)。结论相较于手术切除治疗,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使用射频消融治疗更佳,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赵冬夏黄钰曹凌强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手术切除术甲状腺结节
腹腔镜手术切除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4年
旨在探究对比应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 2018年1月至2024年0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以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者为观察组,共30例;以开腹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者为对照组,共30例。观察记录上述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5.0±80.8ml和386.7±162.2ml,手术时间分别为87.3±12.1分钟和123.8±13.5分钟;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分别为4.4±0.8分和7.7±1.0分,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6±0.6天和4.3±0.6天;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3±1.4天和13.3±1.9天,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1例和7例,住院费用分别为45301.2±9402.7元和55901.5±6523.5元。经比较可知,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指标(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经济学指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较开腹组优秀,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术方式,术中最大的特点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可以更早下床行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缩短,整体费用降低,较之传统开腹手术,手术效果更令人满意,极具推广价值。
刘江山郭科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腹腔镜肝切除临床疗效
手术切除治疗伴疼痛或关节功能障碍的肢体静脉畸形的疗效分析
背景 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VM)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疾病,起源于胚胎时期静脉系统发育异常导致静脉血管的结构异常。静脉畸形在四肢发病率较高,大多肢体静脉畸形累及肌肉等深部组织,患者常因肢体疼痛或...
刘雪莹
关键词:手术切除治疗疼痛关节功能障碍
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生咽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生咽瘘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喉癌患者218例。根据手术切除治疗后是否发生咽瘘分为咽瘘组和非咽瘘组,采用单因素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生咽瘘的危险因素。结果 218例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咽瘘发生率为23.39%。单因素分析结果证实,咽瘘组与非咽瘘组合并糖尿病、肿瘤分期、术前营养状况、术前血红蛋白、术前气管切开、术前放疗、手术方式、手术时长、皮瓣修复、术后感染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合并糖尿病、术前营养状况差,术前血红蛋白<120 g/L、术前气管切开、术前放疗、喉全切术手术方式、手术时长≥4 h、皮瓣修复、术后感染是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生咽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根据上述结果中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生咽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减少咽瘘的发生,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喉癌患者的预后。
朱艳红窦倩雯
关键词:喉癌咽瘘手术切除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患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对小肝癌患者疗心理状态、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小肝癌患者126例,病例选取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射频消融组60例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手术切除组66例患者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发症、疗效及术后不同时间的复发率。结果术后,射频消融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较手术切除组降低[分别为(34.58±3.26)vs(41.84±3.87),(30.06±3.01)vs(41.21±3.58),P<0.05],射频消融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手术切除组[分别为(23.51±3.82)vs(50.12±6.33),(5.24±1.24)vs(10.53±1.58),P<0.05]。射频消融组总缓解率(86.67%)与手术切除组(87.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明显较手术切除组(34.8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术后半年、1年、2年复发率(分别为5.00%、13.33%、20.00%)略高手术切除组(分别为3.00%、10.61%、15.1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术后半年、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67%、90.00%、86.67%)与手术切除组(分别为100.00%、93.94%、8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术后半年、1年、2年复发率和生存率与手术切除相当,但其在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状态上更具有优势,射频消融治疗可作为治疗小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李雯杨柳牛卫丽宗红张艺冰
关键词:小肝癌射频消融术手术切除心理状态
调Q激光与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黏膜黑斑后的复发率比较: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755 nm调Q激光与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黏膜黑斑后的复发率。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病科门诊接受调Q激光或手术切除治疗的口腔黏膜黑斑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和随访病史。将治疗后1年复发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长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间的1年无复发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57例患者,其中16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41例患者接受了调Q激光治疗,两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基线无显著差异。手术切除组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口腔黏膜黑斑的复发(0%),而调Q激光组有12例(29.27%)患者出现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治疗后6.08个月,复发与吸烟(P=1.000)、胃肠道息肉(P=1.000)、纵型黑甲(P=0.187)、家族史(P=0.552)、治疗次数(P=0.567)或是否多发(P=0.497)均无相关性。与手术切除相比,调Q激光治疗口腔黏膜黑斑1年复发的比值比为4.41,95%置信区间为1.27⁃15.24(P=0.020)。手术切除组中有3例患者(18.75%)报告损害切除处出现凹陷和疤痕,而调Q激光组没有患者报告长期不良反应(0%)(P=0.019)。结论与手术切除相比,调Q激光治疗口腔黏膜黑斑的优势在于长期不良反应率较低,但复发率相对较高,在治疗前需与患者沟通两种方法的优劣,以助临床决策。
孙凯施琳俊沈雪敏
关键词:调Q激光手术切除疤痕
介入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头皮动静脉畸形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头皮动静脉畸形(SAVM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53例SAVM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手术切除组(21例)和介入联合组(32例)。手术切除组单纯应用手术切除治疗,介入联合组应用介入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影像学评估结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全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联合组患者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手术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头皮肿胀、局部压迫感、头晕)以及影像学评估结果(SAVMs最大直径、血管内径、血流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介入联合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手术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联合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术后出血率较手术切除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手术切除组的复发率为19.05%,介入联合组未见复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可有效改善SAVMs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病灶范围,改善周围血管状态,降低复发率。
刘华亭张媛张登文王杰袁阳
关键词:介入栓塞手术切除
腹腔镜联合胸腔镜行Ⅰ期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肺转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胸腔镜行Ⅰ期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肺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
胡克非
关键词:胸腔镜腹腔镜结直肠癌肺转移肿瘤标志物
改良带蒂结膜瓣转位术联合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患者泪膜功能及视力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改良带蒂结膜瓣转位术联合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及对其泪膜功能及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弋阳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收治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改良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泪膜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指标(角膜水平曲度、角膜垂直曲度、角膜散光度)、视力水平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BUT、SIT大于术前,且观察组BUT、SIT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角膜水平曲度、角膜垂直曲度大于术前,角膜散光度小于术前,且观察组角膜水平曲度、角膜垂直曲度大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视力水平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带蒂结膜瓣转位术联合手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泪膜功能,纠正其角膜度数,加速视力恢复,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廖章飞
关键词:翼状胬肉胬肉切除术泪膜功能

相关作者

杨甲梅
作品数:451被引量:2,939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肿瘤 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赵荫农
作品数:180被引量:595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肝肿瘤 肝癌
郭荣平
作品数:157被引量:1,19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肝肿瘤 肝癌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陈敏山
作品数:275被引量:2,00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肝癌 肝细胞癌 肝肿瘤 射频消融 肝切除术
黎乐群
作品数:475被引量:1,937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肝肿瘤 肝癌 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