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房间隔造口术“的相关文章
- 体外膜肺氧合下床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房间隔造口术
- 2025年
-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下床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房间隔造口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下发生肺水肿患者8例(女2例、男6例)。所有患者在床旁TEE引导下穿刺房间隔,应用Inoue球囊行房间隔逐级球囊扩张(直径18~24 mm),扩张终点为左心房平均压力<15 mmHg。术后评估房间隔瘘口大小、左心房平均压力及双肺水肿改变。结果8例患者年龄(43.50±16.84)岁。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房间隔穿刺造口术,球囊扩张直径(22.75±2.68)mm,所造瘘口直径(6.31±0.37)mm,患者左心房平均压力由术前(26.63±1.77)mmHg降至术后(12.75±1.2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所有患者双肺水肿及6例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获得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床旁TEE引导下房间隔造口术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ECMO治疗过程中左心高负荷,大幅改善双肺水肿。
- 柳昂王珂段福建康文英龚俊松平措云旦闫朝武
-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体外膜肺氧合房间隔造口术
- 一种房间隔造口术专用手术器械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间隔造口术专用手术器械,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外鞘和内鞘;外鞘的前部固定连接有一环形刀,环形刀设置有中空内腔,环形刀的前端设置为环形刀头;外鞘的管腔设置为贯穿外鞘中轴线且供内鞘滑动穿接配合的...
- 周广如
-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经肱动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房间隔造口术救治心原性休克1例被引量:3
- 2023年
-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动脉端常经股动脉插管,与主动脉生理血流方向相反,使心脏后负荷增大,进而致使左心室血液排出受阻,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左心室扩张、左心室壁应力增加,此现象称为左心室卸载不足。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可导致心内膜缺血,从而阻碍左心功能的恢复。在心肌梗死或心肌炎引起的心原性休克患者中,心功能恢复更加困难。因此,VA-ECMO辅助下对心原性休克患者救治时实施左心室卸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报道1例VA-ECMO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过程中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房间隔造口实施左心室卸载,且患者股动脉入路困难,使用经左侧肱动脉路径置入IABP,最终救治成功的案例。
- 陈鑫宇徐俊杰徐承义马小静刘成伟
- 关键词:心原性休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
- 心腔内超声引导下房间隔造口术1例
- 2022年
- 对于经标准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未缓解的肺动脉高压和终末期右心衰竭患者,通常可考虑心肺联合移植,但受益人数有限。球囊房间隔造口术是缓解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急迫需求的一种替代治疗策略。本文报道1例终末期肺动脉高压患者,尽管接受了优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但患者的症状没有任何缓解。随后,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实施球囊房间隔造口术。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调查评分明显提高。本病例结果表明,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球囊房间隔造口术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状况不佳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 汪麟许邦龙程诚王晓晨
- 关键词:心腔内超声肺动脉高压
-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经皮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儿童暴发性心肌炎1例被引量:2
- 2022年
- 暴发性心肌炎是儿童危急重症之一,发展迅猛、病死率高。该文报道1例暴发性心肌炎、心原性休克的患儿,在积极抗休克、纠正心律失常、免疫调节、器官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呼吸机辅助通气及经皮球囊房间隔造口术被成功救治。采用经皮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罕见报道,该病例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 范雪婷刘宁龙元夏琨孙东明张勇
- 关键词:心肌炎体外膜肺氧合
- 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联合经皮房间隔造口术治疗成人暴发性心肌炎1例
- 2022年
- 本文报道了1例31岁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期间经过优化药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仍出现急性肺水肿,再次联合经皮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后肺水肿明显改善。此外,该患者心功能恢复缓慢,延长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18 d后成功撤机,心功能恢复正常。采用长时程体外膜肺氧合联合经皮房间隔造口术治疗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罕见,本例报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王丽岚巫凯敏欧尾妹孙广峰王伟敏张国明王斌王焱
-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肺水肿体外膜肺氧合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中超声心动图指导房间隔造口术的应用价值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时房间隔造口术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ECMO治疗并行房间隔造口术的患者16例。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房间隔造口术中及术后每日造口内径大小、房水平分流方向、三尖瓣反流程度及估测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16例患者造口内径每日监测无明显变化(变异系数范围0.86%~4.77%);16例患者房水平分流方向均由右房至左房分流为主向左房至右房分流变化;通过三尖瓣反流速度压差估测的肺动脉压力降低(变异系数范围14.70%~32.13%)。结论房间隔造口术是ECMO治疗过程中缓解患者右心压力、改善右心功能的有效措施。超声心动图监测可为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 余正春马小静刘燕夏娟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体外膜肺氧合房间隔造口术
- 房间隔造口术联合体外膜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大动物实验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索房间隔造口术(ASD)联合体外膜肺(ECMO)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效果,以便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寻找一条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应用静脉泵入脂多糖(LPS)方法制作成年绵羊的ARDS大动物模型5只,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房间隔缺损(1~2 cm),在应用体外循环机模拟静脉-静脉体外膜肺(VV-ECMO)工作状态下,对比观察在ASD闭合和开放状态下动物的外周血氧合情况和体循环状态,以及心脏功能情况,评价ASD分流对改善心肺功能的意义。结果:在闭合ASD的情况下,未见房水平分流,仅应用VV-ECMO辅助下可见动物吸入100%氧的情况下心率(93±26)次/min,平均血压(MAP):(51.6±16.5)mmHg(1 mmHg=0.133 kPa),肺动脉压(PAP):(27.3±14.5)mmHg,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47.6±9.6)N·s·m^-2·L^-1,外周动脉PaO2为(134.2±21.3)mmHg,SaO2:(96.3±0.3)%,氧合指数(PaO2/FiO2)为335.0±53.3,心脏饱胀,运动幅度较小,显得无力;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打开ASD后房水平出现右向左分流,平均血压(MAP):(70.4±18.2)mmHg,PAP:(19.1±9.3)mmHg, PVRI:(32.1±8.1)N·s·m^-2·L^-1,外周动脉PaO2明显上升至(171.1±22.2)mmHg,SaO2:(98.2±0.3)%, PaO2/FiO2为427.5±55.5,心率(77±18)次/min,心脏运动幅度明显加大,心脏跳动显得轻松,体循环状态明显好转。统计学分析显示:与ASD关闭时比较,在ASD开放后MAP, PaO2, SaO2, PaO2/FiO2明显上升;PAP,PVRI明显下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房间隔造口术联合VV-ECMO是治疗ARDS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COVID-19引起的重症ARDS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需要临床应用进一步验证。
- 刁力为李温斌李温斌师启众张保全樊宏哲李阳阳杨英杰吴本清吴一彬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房间隔造口术体外膜肺
- 房间隔造口术联合体外膜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大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索房间隔造口术(ASD)联合体外膜肺(ECMO)治疗ARDS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效果,以便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寻找一条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应用静脉泵入脂多糖(LPS)方法制作成年绵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左心大动物模型5只,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房间隔缺损(1~2 cm),在应用体外循环机模拟静脉-动脉体外膜肺(VAECMO)工作状态下,对比观察在ASD闭合和开放状态下动物的外周血氧合情况和体循环状态,以及心脏功能情况,评价ASD分流对改善心肺功能的意义。结果:在闭合ASD的情况下,房水平分流消失,仅应用VA-ECMO辅助下可见动物吸入100%氧的情况下心率(HR):(108±17)次/min,平均血压(MAP):(49.3±13.5)mmH g,肺动脉压力(PAP):(28.9±12.7)mmH g,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45.2±9.2)N·S·M^-2·L^-1,外周动脉PaO2为(141.2±21.4)mmH g,SaO2:(96.1±1.3)%,氧合指数(PaO2/FiO2)为(353.0±53.5),心脏饱胀,运动幅度较小,显得无力;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打开ASD后房水平出现左向右分流,MAP:(68.2±16.1)mmH g,PAP:(18.1±7.8)mmH g,PVRI:(33.4±7.2)N·S·M^-2·L^-1,外周动脉PaO2明显上升至(169.3±18.9)mmH g,SaO2:(98.2±1.1)%,PaO2/FiO2为(423.3±47.3),心率(98±18)次/min,心脏运动幅度明显加大,心脏跳动显得轻松,体循环状态明显好转。与ASD关闭时比较,在ASD开放后MAP,PaO2,SaO2,PaO2/FiO2明显上升;PAP,PVRI明显下降。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房间隔造口术联合VA-ECMO是治疗ARDS合并左心功能不全(LVF)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COVID-19引起的重症ARDS合并LVF的患者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需要临床应用进一步验证。
- 刁力为李温斌李温斌师启众张保全樊宏哲李阳阳杨英杰吴本清吴一彬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房间隔造口术体外膜肺
-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右心衰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联合房间隔造口术对急性右心衰竭犬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12只犬分为急性右心衰竭对照组(对照组,n=6)和VV-ECMO联合房间隔造口术治疗组(治疗组,n=6),麻醉后行胸廓切开术,分别放置相应测压导管以监测左心房压力(LAP)、肺动脉压力(PAP)及右心室平均压力(MRVP)。将血管流量超声探头分别置于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外周以测量心输出量(CO)和肺动脉流量(QPA),分别测量出基础值。治疗组在建立体外循环后进行房间隔造口术,随后将体外循环改为VV-ECMO转流。两组均逐渐套扎肺动脉使QPA分别降至基础值的60%、40%和0,每降一个程度均保持30 min,并测量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各种血流动力学指标基础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CO于QPA降至60%和40%时明显下降,并且明显低于治疗组(P均〈0.05),治疗组CO在QPA下降过程中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在QPA降至60%和40%时,两组的PAP和MRVP均明显增加,另外,对照组的LAP和MAP均明显下降(P均〈0.05),而治疗组的LAP和MAP则无明显下降。除PAP外,治疗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在QPA降至40%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VV-ECMO联合房间隔造口术可有效改善肺动脉阻力增高所致急性右心衰竭犬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急性右心衰竭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郑俊波温良鹤戴青青姜雪松娄邵菲叶明于凯江
- 关键词:房间隔造口术
相关作者
- 刘燕

- 作品数:50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体外膜肺氧合 微创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手术
- 周达新

- 作品数:323被引量:1,639H指数:1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导管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封堵器 介入治疗 主动脉瓣
- 唐跃

- 作品数:171被引量:449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研究主题:小型猪 体外循环 动物模型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 潘文志

- 作品数:217被引量:9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导管 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置换术 置入术
- 胡海波

- 作品数:87被引量:49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