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46篇“ 成形性“的相关文章
- 一种改善24CrNiMo合金钢成形性的方法
- 本发明为一种改善24CrNiMo合金钢成形性的方法,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电子束选区熔化所需的合金钢粉末;构建三维零件模型;在不同预热温度和工艺参数下进行零件打印;本发明方法是在电子束选选区熔化制备24...
- 王岩郑浩刘世锋魏瑛康王建勇张亮亮贾文鹏
- 一种增材制造横向孔成形性高通量评价及优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横向孔成形性高通量评价及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横向孔高通量评价模型;采用目标工艺参数制备评价模型;基于不同孔径的成形性,确定极限成形尺寸,并对实际零部件孔径大于极限成形尺寸的横向孔建立相应结...
- 谭黎明张海龙刘锋黄岚苏捷王子张毅马鑫
- 激光粉末床熔融AM247LC合金的成形性与显微组织特征
- 2025年
- 目的研究新型高铝钛镍基高温合金AM247LC的成形性、显微组织形貌与室温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方式制备了新型AM247LC合金,通过光镜和XRM进行成形性表征,利用SEM和TEM对AM247LC的晶粒组织与析出相等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进行了AM247LC合金室温维氏硬度的测试。结果激光粉末床熔融AM247LC合金在较大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打印性能,致密度保持在99%以上,在选取的打印参数区间无裂纹产生,仅存在少量的孔洞;打印态合金的显微组织为典型的凝固胞状亚结构组织和缠结的高密度位错,在胞状亚结构的周围还分布有尺寸较小的颗粒。与CM247LC合金相比,LPBF制备的AM247LC合金的<001>织构强度明显变弱,晶粒平均尺寸变小,长径比缩小,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合金的沉淀物析出量大幅减少,样品的残余应力应变水平明显下降,因此AM247LC合金的开裂敏感性降低。AM247LC合金的室温性能优异,整体硬度为390HV~430HV,硬度值优于打印态CM247LC合金硬度。结论激光粉末床熔融AM247LC合金不仅具备优异的增材制造成形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室温性能。
- 贺戬乔绅卫东雨孔德成周文哲黄文貌谭庆彪祝国梁
- 关键词: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
- 基于三维加工图的AZ31与GW83镁合金热加工可成形性对比研究
- 2025年
- 为了研究传统商业牌号镁合金与稀土镁合金在热加工可成形性上的差异性,以传统商业牌号AZ31镁合金和高强韧GW83稀土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压缩温度300~4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开展了热压缩实验,得到了两种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关系曲线,对比分析了两种合金的热压缩变形特性。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失稳判据,分别建立了两种合金的三维加工图,预测了相应的安全区间和失稳区间,对比了两种合金的热加工可成形性。最后,以两种合金为原料,采用3组不同的工艺参数分别开展了针对同一规格薄壁管的反挤压成形实验。结果表明:与AZ31相比,GW83合金的安全区间较窄,失稳区间较宽,可成形性较差。以AZ31为原料反挤压成形的薄壁管外形较好且组织为细小的再结晶晶粒;而GW83合金在反挤压过程中成形困难,各组已成形薄壁管的边缘均发生了碎裂且组织中含有大量孪晶。验证了基于三维加工图实现不同材料可成形性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 曾健董帅王锋华王甫霖靳丽董杰
- 关键词:镁合金热加工可成形性
- 增材制造悬空结构成形性高通量评价及优化方法
- 本发明提供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悬空结构成形性高通量评价及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悬空高通量评价模型;采用目标工艺参数制备评价模型;基于不同悬空长度的成形性,确定极限成形尺寸,并对实际零部件悬空长度大于极限成形尺寸的悬空...
- 王子张毅黄岚谭黎明苏捷张海龙黄敏刘锋
- 一种高冷镦成形性7xxx铝合金卷棒材的生产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冷镦成形性7xxx铝合金卷棒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将铝合金熔体经快冷连续铸造成铝合金棒料,经均匀化处理后对铝合金棒料进行剥皮处理去掉氧化层,经连续挤压成铝合金卷棒材,对铝合金卷棒材进行拉拔,拉拔结束后,采用...
- 胡澍陈闻天陈勇刚赵国栋付前伟徐涛鸣
- 一种高冷镦成形性7xxx铝合金卷棒材的生产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冷镦成形性7xxx铝合金卷棒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将铝合金熔体经快冷连续铸造成铝合金棒料,经均匀化处理后对铝合金棒料进行剥皮处理去掉氧化层,经连续挤压成铝合金卷棒材,对铝合金卷棒材进行拉拔,拉拔结束后,采用...
- 胡澍陈闻天陈勇刚赵国栋付前伟徐涛鸣
- 采用应力预测分析玻璃层叠体制品的冷成形性以及相关方法
- 本申请涉及采用应力预测分析玻璃层叠体制品的冷成形性以及相关方法。提供了制品和涉及采用应力预测分析的玻璃层叠体制品的冷成形方法。基于玻璃层叠体制品的玻璃层的多个几何参数,计算冷成形估算量(CFE)值,其与玻璃层叠体的玻璃片...
- V·巴蒂亚朴娥英Y·K·卡洛士王能
- DH780+Z增强成形性双相钢硬化模型适用性研究
- 2025年
-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标定了Hollomon、LIAN、Swift、Hockett-Sherby、Voce及EI-Mgad等硬化模型。进行了液压胀形试验,获取了大应变范围下的等效应力-应变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硬化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弯曲试验并采用标定的硬化模型进行了弯曲过程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对于DH780+Z材料,在均匀变形阶段,各硬化模型的表征精度较高,但外推的大应变范围下各模型预测结果差别较大,等效应变为1时,预测的最大、最小应力差达745.5 MPa。液压胀形获取的等效应力-应变数据显示,大应变范围下硬化趋势与各硬化模型预测均不同。对于弯曲变形,在不考虑包申格效应的情况下,EI-Mgad及Swift/Hockett-Sherby(权重系数a=0.695)模型预测的DH780+Z弯曲方向外表面塑性应变精度最高,偏差分别为-0.35%及0.003%。
- 韩龙帅官英平韩赟李学涛郑学斌段永川张雪
- 关键词:大应变有限元
- 一种提高6101铝合金材料成形性和电导率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6101铝合金材料成形性和电导率的方法,包括:将冷轧后的6101铝合金材料先进行固溶处理,冷却后再进行时效处理;所述固溶处理的温度为500~560℃,机列速度为3~10m/min,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为...
- 汪磊王能均黄超欧新矢梁博韬
相关作者
- 郭明星

- 作品数:75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冲压成形性能 合金 铝合金板材 AL-MG-SI 溶质元素
- 张治民

- 作品数:832被引量:1,48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
- 研究主题:凸模 镁合金 数值模拟 凹模 筒形件
- 张济山

- 作品数:414被引量:1,614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铝合金 合金 合金板材
- 刘仁东

- 作品数:721被引量:634H指数:14
- 供职机构: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冷轧 钢板 光整 扩孔 热轧
- 徐鑫

- 作品数:291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钢板 冷轧 光整 扩孔 压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