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5篇“ 慢性下肢溃疡“的相关文章
探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灌洗联合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有效性
2025年
深入探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灌洗联合疗法对慢性下肢溃疡的治疗成效。方法 选取 2023 年 1月至2024年1月期间的60例慢性下肢溃疡患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 例)。其中,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手段,而观察组则采用 rhEGF 灌洗联合治疗方式。结果 相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溃疡愈合耗时明显缩短,溃疡面积的缩小比率大幅提升,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伤口渗液量明显减少,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大幅提高(P<0.05)。结论 rhEGF 灌洗联合治疗模式能够卓有成效地推动慢性下肢溃疡的愈合进程,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显著降低感染概率,明显减轻疼痛状况,并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田斌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慢性下肢溃疡灌洗治疗炎症控制感染率
改良生肌玉红膏外敷对慢性下肢溃疡疮面修复临床研究
2024年
探讨利用改良生肌玉红膏中医外敷疗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疮面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取永康中医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慢性下肢溃疡患者30名(其中包括糖尿病足、压疮及下肢静脉溃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外敷+常规清创)14例,对照组(常规清创)16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优于对照组的(50%),P<0.05。第2周治疗组疮面(11.57±3.92)cm,对照组(14.25±4.04)cm;第4周治疗组疮面(5.29±4.34)cm,对照组(8.88±4.76)cm,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疮面愈合时间是(22.71±3.23)d、疮面减小率(73.21%),对照组疮面愈合时间(32.81±5.21)d、疮面减小率(54.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治疗组(2.93±1.59)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下肢溃疡疮面患者外敷改良生肌玉红膏,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方玲窕邹艳
关键词:生肌玉红膏外敷慢性下肢溃疡创面分泌物
再生上皮岛促进大面积慢性下肢溃疡修复的临床体会及产生机制
2024年
再生上皮岛[1]指在远离创面边缘的位置上出现了孤立的一小片上皮组织,在慢性下肢溃疡的创面中较为罕见。这一现象的出现明显促进了慢性下肢溃疡创面的修复并提高了愈合速度。慢性下肢溃疡的愈合时间较长,且创面愈合的过程都是由创面边缘向内生长缩小.
王晴霄于文慧赵钢
关键词:慢性下肢溃疡富血小板血浆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银离子敷料对慢性下肢溃疡患者创面微环境影响的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银离子敷料在慢性下肢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创面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2023年12月慢性下肢溃疡患者75例为对象,信封法分为三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银离子敷料干预,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研究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三组均连续完成2周干预,比较三组有效率、创面微环境(创面分泌物pH)、换药创面温度、Bates-Jensen伤口评估与效果评价量表(BWAT)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2周有效率为92.00%高于冲击波组72.00%和对照组68.00%(P<0.05);冲击波组和对照组换药创面pH值无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第二次、第三次及第四次换药创面pH值低于冲击波组和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二、三、四次换药创面温度和BWAT评分低于冲击波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银离子敷料用于慢性下肢溃疡患者中,能提高患者有效率,降低创面分泌物pH值、创面温度及BWAT评分,改善创面微环境。
俞一蔡蕴敏戚晓霞陈世红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疗法银离子敷料慢性下肢溃疡创面分泌物创面
光子治疗仪创面照射在慢性下肢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仪创面照射在慢性下肢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下肢溃疡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清创、负压引流及换药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光子治疗仪照射创面,比较两组新肉芽长出时间、伤口渗液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新肉芽长出时间、伤口渗液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创面照射在慢性下肢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伤口渗液,促进溃疡愈合。
齐彬屹汪丹红余明宸
关键词:慢性下肢溃疡光子治疗仪创面愈合
生肌象皮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生肌象皮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下肢溃疡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灭菌凡士林纱布加压包扎创面治疗,观察组采用生肌象皮膏外敷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和治疗期间溃疡愈合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创面愈合指标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7%、90.5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血清IL-1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血清VEGF、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生肌时间、腐肉净化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溃疡深度、水肿性质、水肿程度、创周温度、创周肤色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肌象皮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可有效促进血清VEGF、TGF-β1水平升高,抑制IL-1β合成,控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疗效较好。
骆树林钱承美花双林朱童
关键词:慢性下肢溃疡生肌象皮膏凡士林白细胞介素-1Β转化生长因子-Β1愈合时间
当归四逆汤加味联合臭氧水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导师欧阳晓勇教授经验方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寒凝血虚型臁疮(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疗效,为寒凝血虚型慢性下肢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临床证据,为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根据研究方案,用SPSS26....
张成丹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臭氧水慢性下肢溃疡
补阳还五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气虚血瘀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处理,另予以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结果:治疗后疮面面积、创面疼痛、创面渗出量、炎性因子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气虚血瘀型疗效较好。
聂新月高翔许锦程吴常艳
关键词:慢性下肢溃疡气虚血瘀型补阳还五汤湿润烧伤膏
紫草油联合TDP照射治疗慢性下肢溃疡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紫草油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科收治的慢性下肢溃疡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创面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后,观察组采用紫草油联合TDP照射治疗,日1次;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纱块换药治疗,日1次,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观察2组溃疡创面面积、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溃疡创面均有所缩小,观察组溃疡创面缩小面积(0.80±0.23)cm^(2),明显大于对照组溃疡创面缩小面积(0.63±0.25)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22/2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治疗中,紫草油联合TDP照射可提升其治愈率及显效率,加快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显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建刚欧阳萍严张仁申淑娴
关键词:臁疮慢性下肢溃疡紫草油TDP
地中海贫血并发慢性下肢溃疡两例
2021年
病例介绍患者1,男,19岁,体重52 kg,身高170 cm。因"外伤致左踝关节内上方出现溃疡2+个月,就近医院换药未见好转且溃疡逐渐增大"于2020年2月3日前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就医,遵医嘱至伤口治疗中心换药。患者3年前曾因外伤在相同部位出现皮肤溃疡,于就近医院换药后皮肤愈合(方案不详);1年前相同部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破溃,就近医院换药后愈合(方案不详)。
杨馨婷戴燕李晓玲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下肢溃疡

相关作者

阙华发
作品数:311被引量:1,845H指数:2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外科 糖尿病溃疡 中医药治疗 难愈性
王云飞
作品数:92被引量:41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难愈性 慢性下肢溃疡 川牛膝 中医药疗法 皮肤溃疡
徐杰男
作品数:95被引量:53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下肢溃疡 慢性难愈性创面 中医药疗法 乳腺癌 外治法
唐汉钧
作品数:267被引量:1,61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乳腺癌 复黄生肌愈创油膏 名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邢捷
作品数:81被引量:48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益气化瘀 难愈性 慢性难愈性创面 学术思想 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