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6 篇“ 感觉神经病 “的相关文章
针灸辅助治疗急性感觉神经 病 1例 被引量:1 2022年 报告1例急性感觉神经 病 患者,患者为61岁老年男性,突发四肢麻木,自觉肿胀,行动迟缓,乏力气短,时有心烦起急。中医舌脉可见:舌暗红,苔黄,脉细涩。C3水平以下浅感觉 消失,四肢腱反射减低,继而消失。肌电图提示四肢感觉神经 损害。西医诊断为急性感觉神经 病 ,中医诊断为麻木,辨证为气虚瘀热证。西医治疗以激素冲击及营养神经 为主;针灸治疗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清热化瘀,点刺放血配合针刺泻法,其次为益气化瘀,艾灸结合补中益气针刺方。经治疗,患者四肢麻木感逐渐缓解,病 情趋于平稳,肌电图提示受损神经 得到良好恢复。本研究报道针灸疗法辅助治疗急性感觉神经 病 ,且具有良好疗效,可为日后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王迷娜 刘璐 李彬关键词:针灸 吉兰-巴雷综合征 病例报告 HIV相关感觉神经 病 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感觉神经 病 是艾滋病 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目前临床医生对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HIV)感觉神经 病 的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认识不足,以及缺乏相应的治疗手段,使得大多数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本文就HIV相关感觉神经 病 的危险因素、机制和治疗等相关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HIV相关感觉神经 病 的诊治水平。 陈瑶 韩亚坤 吴强 何仁亮关键词:艾滋病 感觉神经病 WNT信号通路 包膜糖蛋白 个体化手术治疗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引起的柔韧性高弓内翻足 2021年 目的评估个体化手术方案对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HMSN)引起的柔韧性高弓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足踝外科2013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HMSN柔韧性高弓内翻足患者共17例(26足)的临床资料,患足均采用个体化的软组织手术(松解、延长、转位)与截骨手术(后足、中足和跖骨的截骨术)治疗。测量所有患足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跟骨第1跖骨角(Hibb′s角)、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角)与跟骨内外翻角(CVA角)的变化情况,评估术前与末次随访的Maryland评分,采用李克特量表评价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3~26(17.2±3.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足的Pitch角、Hibb′s角、Meary′s角、CVA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Maryland评分较术前[(88.7±8.2)分vs(67.1±7.9)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李克特量表评价非常满意10例(58.8%),满意5例(29.4%),一般2例(11.7%),主观满意率88.2%。结论对于HMSN引起的柔韧性高弓内翻足,及早的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大多可获得满意效果。 白文博 李贵民 鹿军 梁晓军 徐军奎关键词: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个体化手术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Ⅰa型神经 电生理、基因与临床特点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Ⅰa型的神经 电生理、基因与临床特点。方法选择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Ⅰa型患者10例,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应用肌电图仪检测运动、感觉神经 传导速度和肌电图,其中6例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 10例患者感觉神经 均未引出反应,4例下肢运动神经 未引出反应,6例运动神经 传导速度明显减慢;肌电图示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大致正常。6例基因检测均提示周围神经 髓鞘蛋白22基因突变。结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Ⅰa型患者的电生理检测呈神经 性损害,运动神经 传导速度减慢,基因检测及神经 肌电图检查有助于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Ⅰa型的诊断。 王立利 董琰 张淑敏关键词:夏科-马里-图斯病 电生理学 基因 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 病 的特点及诊断的热点问题 2016年 遗传性周围神经 病 (hereditary peripheral neuropathies,HPN)包括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 病 (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ies,HMSN)、遗传性运动神经 病 (hereditary motor neuropathies,HMN)、遗传性感觉神经 病 (hereditary sensory neuropathies,HSN)以及遗传性感觉 和自主神经 病 (hereditary sensory and autonomic neuropathies,HSAN)[1].遗传性运动神经 病 通常没有或仅有轻微的感觉 障碍,而遗传性感觉神经 病 一般以感觉 受累为主,可能同时伴随有自主神经 功能紊乱以及皮肤溃疡[2].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 病 ,又称为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遗传性周围神经 病 中最常见的类型[1].文中就CMT的特点,尤其是目前的诊断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孙博 黄旭升关键词:感觉神经病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运动神经病 腓骨肌萎缩症 自主神经病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常见致病 基因检测与表型分析 目的对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CMT)病 例进行常见基因检测及表型分析。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125例CMT拟诊病 例。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48例,X-连锁遗传家系14例,散发病 例63例。根据临床资料分为脱髓鞘型、轴索型和髓... 段晓慧 顾卫红 王国相 郝莹 汪仁斌 孙少杰 董明睿 樊东升关键词:PMP GJB 散发病例 锥体束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联合多种基因检测技术在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致病 基因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HMSN),又称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周围神... 段晓慧 刘小璇 王国相 郝莹 汪仁斌 孙少杰 董明睿 樊东升 顾卫红关键词:基因分析 基因突变 先证者 遗传型运动感觉神经 病 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及新基因的发现 遗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 變(Hereditary Motor Sensory Neuropathy;HMSN),又稱做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最常見的遺傳性周邊神經病 變其臨床症狀包括... 李宜中呈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样表现的线粒体肌病 二例:临床病 理和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背景线粒体肌病 主要表现为慢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伴肌肉酸痛,可合并亚临床周围神经 损害,而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样表现伴乳酸酸中毒极为罕见。本研究对2例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样表现伴乳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病 理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通过周围神经 和肌肉肌电图检查,分析神经 损害特点;改良Gomori三色、琥珀酸脱氢酶等肌肉组织酶学染色明确肌肉病 变性质;电子显微镜观察肌肉组织超微结构改变;24对重叠引物测序法行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测定。结果肌电图提示神经 源性和肌源性损害并存,运动神经 波幅显著降低、传导速度正常,感觉神经 波幅轻至中度降低、传导速度正常。病 理检查呈慢性肌肉病 改变,改良Gomori三色染色可见较多破碎红纤维;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数目和形态显著异常,并可见典型的"结晶"样包涵体。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测定明确为3243A>G(例1)和8344A>G(例2)位点突变,均为已知致病 突变。结论线粒体肌病 可以表现为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 病 样表现和代谢危象,为急症型,值得重视。 尹厚民 邵宇权 刘莉 沈春红 都爱莲关键词:线粒体肌病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基因 突变 干燥综合征合并感觉神经 病 1例及文献复习 2013年 目的探讨以感觉神经 病 为主要表现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例以感觉神经 病 为主要表现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电生理特点,结合国外文献复习予以分析总结。结果感觉神经 病 的诊断在临床上可早于干燥综合征,以不对称感觉 异常起病 ,逐渐发展,深感觉 障碍较为突出,可出现假性手足徐动。典型的电生理改变为广泛的感觉神经 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但不伴有神经 传导速度减慢。结论感觉神经 病 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类疾病 ,干燥综合征是其常见病 因之一。 王玮璐 李颖 史朗峰 乔凯 赵重波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感觉神经病
相关作者
袁云 作品数:603 被引量:1,642 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骨骼肌 基因突变 肌病 病理 肌肉病 樊东升 作品数:974 被引量:4,058 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肌萎缩侧索硬化 运动神经元病 缺血性卒中 卒中 帕金森病 王渝 作品数:25 被引量:44 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患者 膈神经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电生理研究 血压变异性 徐迎胜 作品数:117 被引量:291 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电描记术 上运动神经元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 三叉神经-颈反射 于日磊 作品数:39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芋螺毒素 突变体 抗菌肽 多肽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