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8篇“ 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的相关文章
肝脏恶性孤立纤维瘤影像表现一例
2024年
肝脏孤立纤维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本文报道了一例肝脏恶性孤立纤维瘤的影像诊断与病理特点。CT平扫通常表现为大的、界限分明、高血供肿块。增强后,血管较多的成分可见早期动脉增强;纤维成分的增强会持续到静脉期和延迟期。当体过大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囊变坏死。病理免疫组化常以CD34、CD99、Bcl-2、NAB2-STAT6等指标阳作为诊断孤立纤维瘤的依据。
刘宇航罗成林王庆谭杰
关键词:肝脏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表现
腹盆部良恶性孤立纤维瘤的CT鉴别诊断价值评估
2024年
目的本文应用 CT技术,对腹部盆内单发的孤立纤维瘤和腹腔内的孤立纤维瘤作了对比分析,并讨论了两者的区别。方法本次研究中,一共选取了40个受试者,并采用了回顾的方法。40名受试者在接受 CT扫描后,其日常数据被收集,以其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并与 CT扫描相对照,对40例孤立纤维瘤良、恶变进行研究。结果 在40名参与者中,15名患者的腹部单纯纤维瘤为良,25位分析对象的腹盆部孤立纤维瘤恶性的;肿病灶的最大直径≥10cm,静脉期出现地图样强化并出现平台型强化,动脉期出现蚯蚓钻土样;腹盆部良孤立纤维瘤病人与腹盆部恶性孤立纤维瘤病人之间,在年龄、肿病灶的大小、静脉期的CT征象、强化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显示,在40名参与者中,有17名患者的腹盆部孤立纤维瘤为良,23例患者为恶性;CT在腹部单纯纤维瘤的良、恶之间的鉴别敏感为82.35%(14/17)。特异分别为95.65%(22/23);阳预测率为93.33%(14/15);阴预测率88.00%(22/25),其准确为90.00%。结论 在腹盆部良孤立纤维瘤与腹盆部恶性孤立纤维瘤的鉴别工作中,CT检查能从病灶大小、 CT征象、强化特征等方面区分患者,其鉴别的正确率为90.00%,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李飞
关键词: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
腹盆部良、恶性孤立纤维瘤的CT鉴别诊断价值及病理学基础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分析腹盆部良、恶性孤立纤维瘤(SFT)的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探讨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腹盆部SF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总结CT的影像学特点和术后病理结果。结果34例SFT中良13例,恶性21例,平均年龄分别为45.3岁和56.2岁(P=0.01)。肿最大径≥10cm(P=0.038)、动脉期见“蚯蚓钻土征”P=0.002)、静脉期见“地图样”强化(P=0.048)并呈平台型强化(P=0.001),这四种CT征象对于鉴别腹盆部良、恶性SFT具有诊断价值。免疫组化结果:Bcl-2+(28/34)例,CD34+(27/34)例,STAT6+(24/34)例、S-100-(34/34),Ki-67指数≥5%(23/34)例。6例良SFT复发,7例恶性SFT复发。结论腹盆部良恶性SFT在CT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恶性SFT患者年龄多较大、肿体积较大、“蚯蚓钻土征”、“地图征”及静脉期呈平台型强化等特征更常见。同时结合病理学镜下特点和免疫组化结果可提高对SFT的良恶性鉴别。
钱国珍孙永灿纪东旭张铭李文杰张恩龙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腹盆部病理学
右肾恶性孤立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2022年
患者男,58岁,无痛肉眼血尿3周,无排尿困难及尿频,外院CT提示右肾肾癌;既往体健。查体:右中腹扪及约15cm×15cm肿块,质硬,边界欠清,无压痛。实验室检查:尿蛋白(+)、25个红细胞/μl。MRI:右肾上极9.0cm×7.0cm×6.5cm肿块,T1呈明显低信号、以中心为著(图1A),T2呈大片状低信号、中心呈等-高信号(图1B),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
伍雪威莫笑开
关键词:肾肿瘤孤立性纤维瘤磁共振成像
肾窦恶性孤立纤维瘤一例
2022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8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1年余,既往明确诊断前列腺增生症。现右侧腰腹部疼痛4个月,为阵发胀痛,无血尿、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专科查体、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尿液)液基涂片查见少许上皮细胞及炎细胞,未见明显异形细胞。超声检查示:右肾实肿物。
彭宇婕李兵杜勇
关键词:实性肿物尿常规检查肾窦排尿困难病例资料
腹膜后巨大恶性孤立纤维瘤术后复发1例被引量:1
2021年
腹膜后孤立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梭形细胞,在所有软组织肿中所占比例不到2%[1]。这些肿通常表现为生长缓慢、无症状的肿块,偶然发现;也可表现为非特异的胃肠不适,缺乏特异表现,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文报道1例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的腹膜后巨大恶性孤立纤维瘤并在术后3个月复发的病例,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病的诊治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何国锐朱宣进黄勇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孤立性纤维瘤腹膜后非特异性术后复发
肝脏恶性孤立纤维瘤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上罕见的肝脏恶性孤立纤维瘤。患者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增强CT示肝内巨大富血供软组织肿物。全身麻醉行开腹肝脏病灶切除术,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肝脏恶性孤立纤维瘤。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复发征象。
吕蓉胡维娟王迪辛琪于长路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肝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恶性
恶性孤立纤维瘤影像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恶性孤立纤维瘤(MSFT)的CT、MRI征象以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例MSFT的病例资料,就其临床、病理及影像诊断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例病变部位分别在盆腔、胸腔、脑部,表现为圆形或分叶形肿块,最大径约108 mm,2例边缘不清晰,1例边缘清晰。2例病灶CT平扫可见囊变或坏死,1例伴钙化。1例MRI平扫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2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伴延迟强化,1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伴延迟强化。3个病灶增强后显示病灶周围及内部血管影。2例出现术后转移。免疫组化:CD34+(3/3),Bcl-2+(3/3),Vimentin+(3/3),CD99+(2/3),Ki-67+(3/3),S-100+(1/3),Desmin、CK、SMA均为阴。结论MSF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多样,前瞻诊断不易。若发现病灶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信号或密度不均匀,呈侵袭生长,增强扫描呈持续或延迟强化且见到迂曲血管影时,应考虑到MSFT的可能,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是确诊MSFT的金标准。
卢德伟黄德尤
关键词: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对1例腹膜后恶性孤立纤维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对1例疑似腹膜后恶性孤立纤维瘤(SFT)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例疑似腹膜后恶性SF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然后,观察对该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结果。结果:经CT检查,该患者的病情初步被诊断为腹膜后肿。在全身麻醉下对该患者进行腹膜后肿切除术。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该患者的病情被确诊为腹膜后恶性SFT。在术后的3个月,该患者的病情未复发。结论:腹膜后恶性SFT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SFT,仅见于个案报道。此类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异,因此临床医生在对腹膜后肿患者进行肿清除术后,需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以免其病情被误诊。完整地切除患者的肿(必要时对其进行辅助放化疗)是治疗腹膜后恶性SFT的有效方法。
刘登峰段降龙刘思达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
腹膜后良恶性孤立纤维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良、恶性腹膜后孤立纤维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孤立纤维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良恶性的CT特征表现。结果38例腹膜后孤立纤维瘤中,良18例,恶性20例,其中明显坏死囊变(P=0.0434)、边界不清晰(P=0.0265)、肿直径>15 cm(P=0.0354)、出血(P=0.0415)、钙化(P=0.0381)这五种征象对于鉴别恶性腹膜后孤立纤维瘤具有诊断价值。结论腹膜后孤立纤维瘤的边界、囊变坏死程度、肿大小、出血和钙化的CT影像学特征对鉴别良恶性有意义,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及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罗志凌张邢张秀萍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腹膜后肿瘤计算机体层成像恶性

相关作者

李天栋
作品数:123被引量:60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脑功能区 直接电刺激 胶质瘤 神经导航 脑定位
王卓才
作品数:124被引量:488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观察 SARS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王伟民
作品数:396被引量:1,393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伽玛刀治疗 伽玛刀 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 脑功能区
刘萃龙
作品数:98被引量:29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增生 绿激光 激光手术 膀胱肿瘤 尿道
关维民
作品数:83被引量:29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增生 绿激光汽化术 尿道 膀胱肿瘤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