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90篇“ 总体性“的相关文章
人的现代化的总体性阐释
2025年
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重要属性,马克思在审视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进程时,采用的是一种总体性的方法论框架。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人”身上的集中体现,具有全球性、世界性的一般性要求,更有区域性、特殊性的总体性要求。准确理解和深入把握人的现代化,需要具有总体性思维,运用总体性方法,以总体性视野全面剖析人的现代化的主体自觉和创生特征,这主要体现于人作为现代化主体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类属性”“自在—自为—自由”“创造—生成—超越”三个层面上的辩证统一。当前,要积极探索推进人的现代化的总体性方法阐释,进一步明确和把握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生存性需求与发展性需求、虚幻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发展转变和区别联系。从总体性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人的现代化理论,不仅对于正确理解和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需求,而且对于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在本质特征上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张艳涛葛尊天
关键词:总体性辩证法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劳动总体性异化的批判与超越
2025年
生产性劳动的来源拓展促使资本在数字时代发展出新的总体性,正在形成统摄所有生产性劳动的新型异化关系。数字劳动总体性异化是劳动异化的深化和发展,它既具有劳动异化分离逻辑的普遍性,也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劳动异化分离的特殊性特征。数字技术的资本应用促使“生产性劳动”从狭义的劳动场域拓展到各劳动环节,劳动者与生产性劳动的分离关系不再局限于劳动场域,而是延展到各劳动环节。资本正在创造新的要素推进数字劳动总体性异化:一方面,资本将生产关系赋予新的“物”,数字空间和数字化主体被资本塑造为新的劳动空间和数据生产者;另一方面,资本也在掩盖这种新的异化关系,遮蔽主体的生产意识和异化观念,诱导主体在无意识中为资本生产海量的数据。我们应当从生产关系和主体力量两个向度思考数字劳动总体性异化的超越路径,在扬弃数字劳动异化中构建真正的数字共同体。
许忠明秦承振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几点总体性认识
2025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先要把握《决定》的总体设计、行文脉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把握《决定》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系统地、有联系地、恰如其分地领会每一个观点、每一项要求、每一个举措。
张来明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逻辑关系《决定》总体性三中全会
浅析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诞生背景——基于《历史与阶级意识》
2025年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形成于20世纪初的社会动荡与理论反思中,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及资本主义危机的多重影响。该思想继承并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强调将社会现实作为有机整体进行分析,以揭示资本主义物化与异化的本质,并寻求无产阶级解放的路径。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标志着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革新,其以实践为基础、以阶级矛盾为动力的分析框架,为理解资本主义危机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工具,至今仍具深远影响。Georg Lukács’s concept of totality emerged amidst the social upheavals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profoundly shaped by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and the crises of capitalism. Rooted in a critical adaptation of Hegelian dialectics and Marxia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s framework emphasizes analyzing social reality as an organic whole to expose the essence of capitalist reification and alienation, while charting a path for proletarian liberation. Lukács’s totality marks a transformative revision of orthodox Marxism, offering a practice-oriented analytical lens driven by class antagonism. It not only provided theoretical tools for understanding capitalist crises and envisioning socialist alternatives but continues to exert enduring influence on critical theory today.
陆清晨
关键词:卢卡奇黑格尔总体性思想
适于SCR的中空环柱式半潜平台总体性能分析
2025年
针对常规深吃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存在气隙要求高、稳性挑战大、空船吃水大而对码头及航道水深要求高、结构易疲劳、建造集成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带大型月池的中空环柱式半潜平台概念,并从平台稳性、运动及系泊系统性能、SCR强度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具有悬挂SCR的潜在可行性,并且具有组块重心低、储油量大、结构强度高、建造集成便捷等技术和经济优势,可作为适于SCR悬挂的新型平台方案选择。
杨辉宋安科杨宁刘松史振喆李英
关键词:总体性能系泊系统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燃气轮机总体性能不确定性分析
2025年
【目的】燃气轮机设计加工过程中,部件几何结构和运行条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从而引起燃机热力性能的显著波动。为了准确辨识燃机运行状态,需要定量评估这种不确定性对关联部件及整机总体性能的影响。【方法】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和燃气轮机热力过程机理方程组,建立燃气轮机总体性能不确定性分析模型,研究部件效率、流量不确定性的定量传播特性。针对航改燃机结构,引入压气机效率、压气机进口流量、透平效率和冷却空气流量4个独立参数的不确定分布,获得各影响参数不确定性相互耦合及独立情况下,燃机总体性能及部件运行参数概率分布。【结果】相比于其他3个参数,透平效率的不确定性对燃机输出功率分布、效率和排温的影响更明显;压气机效率虽然对其他部件工作状态的影响范围更大,但当叠加其他不确定因素后,影响程度降低;整机各处的温度和输出功率更易受部件不确定性的影响。【结论】设计及运行中透平应是重点关注部件。在燃机使用中,监测温度及输出功率更能捕捉到部件性能的波动。
卢文强卢文强付经伦付经伦孔祥玲
关键词: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蒙特卡罗方法总体性能热力性能
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体系的总体性建构——基于大历史观的分析视域
2025年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之道,历史视野构成了观察和分析统一战线及其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视角。作为一种总体性的建构,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体系需要秉持大历史观,深入探讨这一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文化实践资源。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内化、知识阐释、表达类型和传播方式四个层面整体把握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体系。在大历史观的指引下,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团结联合目标、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政治的主题、立足统一战线发展新任务新要求新实践等方面建构与完善话语体系。
王东
关键词:大历史观
总体性视野与历史感生成——第五届青年学者创新研讨会听会札记
2025年
这次会是个务虚会,就像会议的主题“挑战与未来”,都不是能轻易落实的话题,所以不要求提交会议论文。这对于越来越正规化的学术会议来说似乎很少见了。不过会议的初衷就是提供青年学者一个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尽管现在网络发达,随时可以线上交流,但再怎么方便,也比不了面对面的交流。
萨支山
关键词:青年学者历史感总体性
总体性视阈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理路探析
2025年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需要将其视为一种总体性存在,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形成强大的制度合力。这种总体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结构、运行过程和实施环境三个维度,具体呈现为体系完备性、主体协同性和系统集成性等样态。在当前的制度实践中,坚持这一根本制度面临着制度供给难题、机构条块分割、配套支撑滞后等总体性困境。对此,应通过优化制度供给、深化机构改革、强化配套支撑等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健全以党的领导为统领的根本制度体系、优化以机构协同为依托的制度运行模式、完善以多向赋能为保障的制度治理格局,推进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黄长义崔锦文
关键词:总体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可疑的“新”与走向碎片的历史总体性——“新东北作家群”的审美范式及限度
2025年
重回“新东北作家群”的历史化现场,可以重新辨析“新东北作家群”审美范式之“新”,在其共同偏好的父与子双线结构形式下,隐藏着子一代试图召唤历史又无力超越历史、试图超越历史暴力但仍落回历史暴力逻辑的双重悖论。隐含作者“我”与叙事者“我”、包括批评家在内的读者“我”与作者“我”达成为“父亲”即工人阶级代言的身份共识。“东北”成为“我”的移情对象,这使得“我”将20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工人处境从完整的共和国工业发展史脉络中孤立出来,情感认同挤占反思意识,在试图超越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反而拥抱了意识形态的期待。在地方性写作盛行的当下,有必要鼓励青年作者重新召唤历史总体性,考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探讨超越“地方”的可能。
辜玢玢
关键词:工人阶级社会阶层

相关作者

仰海峰
作品数:224被引量:1,338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研究主题:资本逻辑 马克思哲学 生产逻辑 鲍德里亚 历史唯物主义
王金胜
作品数:122被引量:206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文学 叙事 总体性 现实主义 小说
王雨辰
作品数:310被引量:1,53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西方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思想
罗骞
作品数:113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历史唯物主义 存在论 现代性批判 马克思主义 总体性
赵文
作品数:48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阿尔都塞 斯宾诺莎 唯物主义 总体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