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3篇“ 急诊抢救室“的相关文章
- 单手两指留置针穿刺技术在急诊抢救室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单手两指(拇指、食指)留置针穿刺技术在我院急诊抢救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2023年1~10月100例进入急诊抢救室需要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急危重症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手留置针穿刺技术,观察组采用改进的单手两指(拇指、食指)留置针穿刺技术,对比改进穿刺方法前后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实施时间缩短,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手两指(拇指、食指)留置针穿刺技术更适用于临床,尤其是急诊抢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
- 李文霞孙艳艳
- 关键词:留置针穿刺急诊抢救室
- 急诊抢救室处理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对策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急诊抢救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时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院区就诊的96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试验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8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PaO_(2)和PaCO_(2)水平、不良情绪、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PaO_(2)和PaCO_(2)水平、焦虑和抑郁情绪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PaO_(2)和PaCO_(2)水平和不良情绪均改善,试验组PaO_(2)高于对照组(P<0.001),PaCO_(2)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95.83%)和护理满意度(100.00%)均高于对照组(79.17%,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抢救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的满意度。
- 王叙嫄王婉瑜
- 关键词:护理血气分析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预见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50例。主要观察两组在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抢救有效率、医患纠纷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调查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抢救时间(15.48±5.46分钟)显著短于对照组(23.37±4.62分钟),抢救成功率(68.00%)及有效率(4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22.00%),医患纠纷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组为6.00%,比对照组为24.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00%,比对照组的72.00%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危重病人进行前瞻性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有效率,减少抢救时间,降低医患纠纷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杨慧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
- 急诊抢救室患者主要照顾者信息需求及体验的质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患者主要照顾者在信息方面的需求及体验,为临床医护人员满足主要照顾者信息需求以及制订针对性、有效性的医患健康信息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对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14名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14名受访者年龄为28~66岁,其中男6名,女8名;共提炼出4个主题:多样化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困境、融合医患信息共同决策与沟通、渴望信息与情感支持。结论急诊抢救室患者主要照顾者信息需求呈多样化,照顾者在面临患者发生疾病时,迫切寻求患者相关信息,同时渴求情感支持和沟通。医护人员应提供对照顾者信息需求的帮助,改善患者及照顾者医疗就诊服务体验,实现医患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 达志张丽黄夕华高敏刘才荣何斌
- 关键词:主要照顾者信息需求
- 结构化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结构化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至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红区收治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10月至12月急诊抢救室红区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开展交接班工作,研究组采用结构化沟通模式开展交接班工作。对比实施结构化沟通模式前后,护理人员交班质量、接班质量、护理人员对交接班效果评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除交班环境评分,研究组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其余交班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接班环境评分,研究组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其余接班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姓名、患者状况、生命体征、检查结果、治疗方式、用药及饮食交接完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化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中,可提升交接班质量及信息交接完整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顾晓琳钱丹
-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
- 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急诊抢救室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 2025年
- 探究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急诊抢救室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将2023年12月至2024年10月间我院急诊抢救室的62例危重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随后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再对最终的急诊抢救效果实施对比。结果 两组相比之下,观察组最终的抢救质量以及抢救下患者的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抢救中以及抢救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抢救后的生理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呈P<0.05。结论 在急诊抢救室中,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可以有效加快急诊抢救室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速度,强化最终的抢救质量,加快患者生理指标健康的恢复效果,降低急救过程中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能够有效提高最终的急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陈梓薇乔艳
-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呼吸机治疗
- 评价护理风险干预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探讨评价护理风险干预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excel表格汇总40例病例(人群: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20例),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照),二组接受护理风险干预(观察),以SPSS软件统计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效果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治疗中展开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效果,值得借鉴与实施。
- 周博文
-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价值
- 改良OTD联合微格教学法在急诊抢救室规培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改良OTD联合微格教学法在急诊抢救室规培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某医院急诊抢救室的规培护士50人作为对照组,另取2023年1月—6月在急诊抢救室的规培护士50人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试验组实施改良OTD联合微格教学法。比较两组规培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临床工作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上的考核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工作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OTD联合微格教学法应用于急诊抢救室规培护士培训中,可以激发规培护士对急诊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规培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规培护士对患者的整体护理能力,提高规培护士对急诊抢救室教学的满意度。
- 韩婷秦娟萍
- 关键词:微格教学急诊抢救室
- 多功能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消毒对急诊抢救室空气净化及消毒效果比较
- 2025年
- 目的分析比较多功能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消毒对急诊抢救室空气净化及消毒效果,为降低急诊抢救室医院感染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发热查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消毒方法使其分别进入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组(n=30)和紫外线消毒组(n=30),检测2组空气中的颗粒物[PM_(0.3)(空气中直径≤0.3μm的颗粒物,其他依次类推)、PM_(0.5)、PM_(1.0)、PM_(3.0)、PM_(5.0)]浓度,并观察2组空气净化效果(患者入室后0、15、20 min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结果消毒前,2组PM_(0.3-1.0)、PM_(1.0-3.0)、PM_(1.0-5.0)、PM_(3.0-5.0)颗粒物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组的PM_(0.3-1.0)、PM_(1.0-3.0)、PM_(1.0-5.0)、PM_(3.0-5.0)颗粒物浓度均低于紫外线消毒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发现:紫外线消毒组消毒前、后PM_(0.3-1.0)、PM_(1.0-3.0)、PM_(1.0-5.0)、PM_(3.0-5.0)颗粒物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组消毒后PM_(0.3-1.0)、PM_(1.0-3.0)、PM_(1.0-5.0)、PM_(3.0-5.0)颗粒物浓度均较消毒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菌落总数比较:消毒后患者入室后15、20 min,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均明显低于紫外线消毒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杀菌率比较:在患者入室后15、20 min时,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组的杀菌率均明显高于紫外线消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对急诊抢救室的空气净化效果和空气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刘昶权张国明罗育虹黄进弟罗灿伟蔡水江邓西龙潘越峻
-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灯空气净化消毒效果
- 集束化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室停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2025年
-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 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精神状态、调节心脏功能、并发症及患者满意程度。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通过对两组病人的评分、抢救时间、开放手术室、门-球时间、焦虑症状量表、抑郁症量表、心跳、舒张压、收缩压、并发症及病人的满意程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抢救所需的所有方面,观察组比正常组好(P<0.001);干预前后 SAS和 SDS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2),心脏功能也有显著提高(P<0.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 37),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 21)。结论 对 AMI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急救效率,改善病人的心理情绪,调整心血管指标,降低病人的并发症,还可以增加病人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方法。
- 徐腾腾尹素芳潘馨悦
- 关键词:集束化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抢救并发症
相关作者
- 聂时南

- 作品数:525被引量:1,78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急性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 百草枯中毒 预后
- 孙宝迪

- 作品数:83被引量:32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抢救室 S100B蛋白 限制性液体复苏 MEWS评分 S100B
- 任艺

- 作品数:108被引量:51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急诊抢救室 急诊危重患者 百草枯中毒 急性百草枯中毒 MEWS评分
- 张炜

- 作品数:134被引量:56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急性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中毒 急诊抢救室 百草枯 肺损伤
- 唐文杰

- 作品数:187被引量:97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抢救室 急性肺损伤 急性百草枯中毒 中毒 MEW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