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篇“ 急诊体外循环“的相关文章
- 急诊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替换术中出现肝素抵抗临床报道一例
- 2023年
- 为了研究心脏体外循环(CPB)手术过程中常见的肝素抵抗原因并探索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手术中栓塞和术后出血的几率,提高手术安全性,为后期肝素抵抗的出现提供有效的处理思路,在手术过程中,肝素抵抗(CPB)手术过程中,肝素抵抗的发生可以避免栓塞的发生。方法 本实验选取的是本院急诊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替换术出现肝素抵抗1例,通过追加肝素处理,输入新鲜冰冻血浆后ACT达转机指标。结论 肝素抵抗的常见病因有感染,DIC,肝胆疾病,心房粘液瘤等病变。应对措施有:增加肝素量,输新鲜血浆,术中改用低分子肝素、添加糖蛋白受体拮抗剂(如替罗非班)或预防血栓形成的新型抗凝血药(如比伐芦定),术后肝素能得到准确中和,防止因肝素反跳引起的二次开胸止血。
- 郑静彭明清
- 关键词:体外循环活化凝血时间
-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冠状动脉开口阻塞室颤急诊体外循环支持1例
- 2022年
- 探究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冠状动脉开口阻塞室颤急诊体外循环支持效果。方法:选出 1 例患者为样本研究,且经临床评估该患者具备外科手术中风险,为TAVR 手术治疗绝对适应症。分别对该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准备(降低心脏前负荷、改善心肌供血)及 TAVR 手术治疗。结果:手术顺利完成,且患者术后未出现体外循环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或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它是经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后,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的治疗方法。一方面,此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因而值得运用推广。另外,要强化对中高危患者的体外循环支持,为 TAVR 手术疗效提供保障。
- 叶亚茹刘翼赖前成
- 关键词:室颤急诊体外循环
- 妊娠期非急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总结单中心近11年妊娠期心脏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2020年妊娠合并心脏病行非急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28.6±4.9)岁。根据手术时孕周将患者分为两组:变化组(手术时孕周<21周)和稳定组(手术时孕周≥21周)。收集患者的住院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时平均孕周为(23.4±4.2)周。1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15例为心脏瓣膜病。平均术后重症监护治疗时间(2.5±2.4)d,平均总住院时间(22.5±9.5)d,共5例术后胎儿死亡。随访中患者无死亡。两组患者在术后结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心脏手术的患者数量在增加,死亡率低、预后情况良好,但术后胎儿流失率仍有待降低。妊娠生理性心肺改变建立前后行心脏手术不改变患者术后结局。
- 谢慈燕罗晓康陈寄梅庄建
- 关键词: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孕周
- 急诊体外循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 2018年
- 目的探究急诊体外循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2月份至2018年3月份在本院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共156例,在心肺复苏中应用急诊体外循环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抢救失败率。结果 156例心肺复苏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患者例数为154例,成功率为98.72%。抢救失败的患者例数为2例,失败率为1.28%。结论在心肺复苏中应用急诊体外循环方法具有可行性,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提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 林述钦
- 关键词:急诊体外循环心肺复苏
- 两种不同超滤技术在急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影响输血量的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心脏手术失血和输血量较多,英美等西方国家10%~20%的血液用于心脏手术。如何减少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输血成为当前临床工作研究热点之一。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我们对52例急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采用两种不同超滤技术,回顾性分析输血情况如下。
- 卢金峰张倩张鲁英姜冠华梁家立
- 关键词:急诊体外循环超滤技术输血量手术中围手术期输血手术失血
- 心脏外伤急诊体外循环下心脏修补术的手术配合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心脏外伤急诊体外循环下心脏修补术的手术配合方式。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修补术治疗的心脏外伤急诊患者中择取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7例心脏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心脏修补术的治疗,并给予必要的抗休克护理。结果 17例患者均治疗成功。结论对心脏外伤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心脏修补术治疗时,应该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手术配合是影响抢救成功与否关键的因素之一。
- 宋莉娜
- 关键词:心脏外伤急诊体外循环心脏修补术
- 急诊体外循环救治心外科急症体会
- 2014年
- 目的总结急诊体外循环(ECPB)在救治心外科急症的经验并探讨其最佳方案。方法收集我院2002—2012年间,17例心外科急症患者并对有ECPB适应症的病例和实施了ECPB的救治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ECPB下行外科手术治疗14例,其中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吻合口漏5例,心脏外伤1例,急性流出道梗阻3例,主气管极度狭窄2例,主动脉异常气栓1例,出血至长时间辅助1例,左胸腔巨大肿瘤1例。实施ECPB14例,生存率13/14。有ECPB适应症的17例,生存率13/17。结论ECPB是救治心外科急症最有效、安全方法,在最短时间内果断实施是成功的关键。
- 陈晨陈子墨
- 关键词:急诊体外循环
- 急诊体外循环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并讨论在心血管外科中应用急诊体外循环的经验和临床疗效,并对急诊体外循环在临床中应用指征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进行急诊体外循环术救治的50例患者,其中包括5例心脏肿瘤,12例心瓣膜功能不全,14例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手术,7例大血管手术,2例外伤性的心脏破裂,4例患者实施法洛四联症的急性缺氧的矫治手术和6例先天性的心脏病介入治疗失败急诊术。结果:进行急诊体外循环手术的50例患者中,在手术后有45例存活,其手术的成功率是90%。结论:急诊体外循环术是心外科中救治急危重患者的一种重要有效措施,也是临床上救治心外科患者的唯一有效方案,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科室进行协作,并及时掌握手术中的各项指征,及时建立体外循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王平善
- 关键词:急诊体外循环手术成功率存活率
- 关于普胸外科中急诊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诊体外循环(ECPB)在普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发展。方法急诊体外循环抢救普胸外科患者5例,术中实施紧急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对患者进行抢救。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抢救,术后恢复良好,可进行简单日常活动。其中2例1年内死于癌复发,2例2年内死于癌复发。结论急诊体外循环作为普胸外科危重患者抢救手段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抢救有重要意义,但限于目前医疗技术水平和生物技术水平不能作为恶性肿瘤常规治疗手段。
- 张跃东
- 关键词:普胸外科急诊体外循环
- 单次胺碘酮预防男性急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单次应用胺碘酮对男性患者行急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ABG)后新发心房颤动预防的疗效.方法: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患者全身状况分级III-IV级急诊行ONCABG的男性患者,均伴有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史。随机分为试验组(Y组,n=25)和对照组(C组,n=25)。Y组和C组分别在升主动脉开放前经中心静脉注入0.9%氯化钠液20mL和胺碘酮注射液20mL(3mg/kg)。结果:Y组和C组的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28%vs.24%),胺碘酮转复率(100%vs.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体外循环时间和术后发生心房颤动会影响患者ICU入住时间(P<0.05)。结论:单次静脉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并不能降低男性患者急诊ONCABG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长时间体外循环和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是延长患者ICU入住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杨彦伟李书闻金沐卢家凯程卫平
- 关键词: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房颤动胺碘酮
相关作者
- 姜冠华

- 作品数:165被引量:29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外科治疗 急诊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婴幼儿
- 张鲁英

- 作品数:60被引量:167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急诊体外循环 外科治疗 婴幼儿 超滤技术
- 梁家立

- 作品数:169被引量:27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主动脉夹层 外科手术 室间隔缺损
- 张广福

- 作品数:130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法乐四联症 先天性心脏病
- 蒋锡初

- 作品数:66被引量:209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