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99篇“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文章
- 成人晚期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 2025年
- 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cell lymphoblastic leukaemia,B-ALL)患者中部分人群尚无法通过现有疗法获得治愈,新近批准的数款免疫疗法在该群体中显示安全有效。本述评旨在对晚期成人B-ALL免疫疗法的临床研究数据进行概要总结,包括利妥昔单抗、贝林妥欧单抗、奥加伊妥珠单抗、替沙仑赛、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和obecabtagene autoleucel。
- Robert Peter GaleDavid KegyesCiprian JitaruCiprian Tomuleasa
-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疗法
-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 2025年
-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因其高侵袭性和治疗复杂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儿童T-ALL的治疗效果已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微小残留病(MRD)的存在仍然是影响儿童T-ALL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目前定量PCR、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已经能够对MRD进行精确地检测,从而实现患者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本文旨在综述当前儿童T-ALL MRD的检测方法、多药联合化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MRD监测与评估的临床意义,以及应用MRD衡量近期T-ALL中新疗法的反应性与有效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 牛凤凤高超
-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参数流式细胞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定量PCR
- 多靶点CAR-T细胞疗法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 2025年
-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细胞免疫疗法,在治疗恶性血液瘤尤其是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上已经展现出较好的疗效。然而,单一靶点选择存在抗原丧失和免疫逃逸等问题,因此多靶点治疗策略逐渐受到关注。多靶点CAR-T是通过同时靶向多个肿瘤相关抗原,既能有效避免单一靶点导致的抗原逃逸问题,降低了复发风险,又有望提高治疗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多靶点CAR-T细胞疗法的结构类型以及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试验应用,期望在未来为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提供参考。
- 曹金金杜娟瞿姗娜朱明宇汪洋胡翰刘滨磊
- 关键词:多靶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
-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微小残留病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 2025年
- 目的观察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微小残留病阳性(MRD+)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7月—2023年1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16例MRD+B-ALL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8例患者诱导缓解后MRD持续阳性,1例骨髓复发治疗后MRD+,7例MRD转阳。8例完成1个疗程贝林妥欧单抗治疗,8例仅使用15-21天。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MRD转阴率87.5%。11例患儿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位随访时间5.7(3.6-18.7)个月,16例患儿均存活且MRD均为阴性。不良反应有发热1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0例,皮疹5例,贫血3例,肝损害3例,胃肠道反应3例,血小板下降2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2例,予相应对症处理后均消退,均未影响治疗。结论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MRD+B-ALL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较轻,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进一步提高MRD+B-ALL缓解率。
- 邓绍阳旷文勇张本山何姗宋娜郑敏翠
- 关键词:儿童微小残留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第19天微小残留病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的关系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第19天(D19)微小残留病(MRD)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的关系及与相关生物学改变的联系。方法统计2016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初诊且符合入组条件的88例B-ALL患儿诱导治疗D19 MRD、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和突变基因,以MRD≥0.01%为阳性,将入选儿童分为MRD阳性组和MRD阴性组,比较两组3年OS率、EFS率、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特点。结果88例患儿3年OS率和EFS率分别为92.0%和86.4%,MRD阳性组OS率及EFS率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阳性组CD10检出率低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36.4%)患儿检出8种35个融合基因。MRD阳性组中BCR-ABL1、E2A-PBX1检出率均高于MRD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54.5%)患儿检出41种91个突变基因,余突变基因均<5例;18例(20.5%)患儿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7例无核分裂相,正常和异常核型MRD无区别。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CR-ABL1、E2A-PBX1均是B-ALL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19 MRD阳性是B-ALL患儿OS和EFS不良的影响因素,E2A-PBX1、BCR-ABL1均对B-ALL患儿预后有不良影响。
- 辛聪密鑫潘俞夙郭雷王勇超高吉照
-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微小残留病儿童
- 伴PAX5P80R突变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
- 2025年
- 目的:分析伴PAX5P80R突变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探索该亚型患者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9月—2024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收治的B-ALL患者中,伴PAX5P80R突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6例B-ALL患者中,10例(1.1%)伴PAX5P80R。其中,男性占80%,初诊中位年龄为35.5(14.0~59.0)岁。10例患者均表达CD10、CD19,其中7例患者还表达CD34和CD38。4例患者合并染色体异常,所有患者融合基因均阴性。7例患者合并22个共突变,其中NRAS最为常见(5/7)。异常核型患者伴有2个以上共突变比例明显高于正常核型患者(100.0%vs 16.6%,P=0.02)。经过基于VP(长春地辛+地塞米松)方案的多药联合诱导化疗后,10例患者均达到形态学完全缓解(CR),其中5例(50%)流式微小残留病(MFC-MRD)阴性(<0.01%);巩固治疗期间,4例在CR1期间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存活,3例患者化疗期间出现复发(2例死亡,1例经移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后存活),2例化疗患者无复发生存[1例儿童患者已完成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2015化疗方案(CCCG-ALL-2015),1例拟行allo-HSCT],其余1例患者失访。中位随访时间42(2~63)个月,5年总生存率(OS)及无复发生存率(PFS)分别为75%(95%CI 0.153~0.503)和62.5%(95%CI 0.171~0.365),中位OS和PFS均未达到。结论:PAX5P80R突变的B-ALL对诱导化疗敏感,总体预后良好,但合并其他高危遗传学异常对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索。
- 吴倩解珺丹申真杨小飞薛梦星邓爱玲窦雪晴秦天陈苏宁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突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的基因突变谱, 讨论基因突变在疾病预后分层中的价值。方法病例系列分析。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新诊断儿童T-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ALL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研究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诱导治疗反应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分析突变基因对患儿总生存(OS)和无事件生存(EFS)的影响。结果共纳入80例初诊儿童T-ALL患者, 男女比例3.4∶1.0, 中位发病年龄8岁(2~17岁)。其中74例患儿共检测到了57种基因突变, 37例(46.2%)存在≥3种基因突变, 突变基因之间共存现象明显。PTEN突变在男性患儿中更好发(P=0.018), 且初诊白细胞计数更高(P=0.038)。JAK3突变患儿初诊白细胞计数更低(P=0.002), NOTCH1突变患儿融合基因阳性率更高(P=0.043)。PTEN突变患儿诱导治疗15/19 d微小残留病(MRD)缓解率更高(P=0.013), FBXW7突变患儿诱导治疗33/46 d MRD缓解率更高(P=0.004), JAK3突变患儿诱导治疗33/46 d MRD缓解率更低(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IL7R突变及≥3种基因突变是影响OS和EFS的独立危险因素(OS:HR=3.252、7.357, 95%CI:1.020~10.372、1.646~32.882;EFS:HR=3.372、3.009, 95%CI:1.234~9.214、1.174~7.708;均P<0.05)。结论基因突变在T-ALL患儿中普遍存在, 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同时突变基因之间共存现象明显。IL7R突变及≥3种基因突变的儿童T-ALL患者预后较差。
- 毛舒婷李白王叨吴新蕊苏淑芳魏林林刘莹柴方园刘玉峰
- 关键词:基因突变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
-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继发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目的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继发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T-ALL继发LCH成年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19岁女性,2018年2月诊断为T-ALL。2021年10月维持化疗期间出现四肢、躯干暗红色皮疹,病灶活组织检查提示单系统LCH,基因检测提示存在NRAS、NOTCH1、TET2突变。患者LCH未表现出侵袭性征象,采取原T-ALL维持化疗方案治疗LCH。治疗后T-ALL与LCH均处于缓解状态。结论LCH成年患者治疗方法尚不统一;T-ALL继发单系统LCH成年患者沿用原发肿瘤化疗方案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疗效。
- 杨植赵卫华廖兴昀覃炫绚李绮淇林雨黄睿谢文强
- 关键词: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临床分析
- 2025年
- 为探讨贝林妥欧单抗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纳入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瑞金医院血液科收治并采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16例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中,10例为复发/难治B-ALL,6例为新诊断的Ph-B-ALL患者。10例复发/难治患者在使用贝林妥欧单抗1个疗程后有8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病(MRD)阴性。6例新诊断患者在初始诱导化疗后序贯贝林妥欧单抗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骨髓MRD均为阴性。其中有4例患者顺利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持续缓解。提示贝林妥欧单抗对于复发/难治B-ALL、新诊断B-ALL患者均有较高的缓解率,为后续桥接移植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供了可能,而且不良反应可控。
- 刘之茵张苏江严泽莹孙海敏陈玉宝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由AML转化为ALL罕见。查阅至2024年3月已发表文献,AML转化为T淋巴细胞ALL(T-ALL)仅见两例报道,且发生于幼儿或儿童^([4-5]),未见成人报道。
- 李秋洁孙楠楠万鼎铭王萌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