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39篇“ 急性脑出血“的相关文章
泻火平肝汤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患者使用泻火平肝汤所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我院90例急性脑出血的患者展开临床治疗对比实验,按照双盲法将每45例分别划分在参照组和观察组当中,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收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血肿体积数据、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血肿体积小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各项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在治疗时使用泻火平肝汤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
周震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
临床护理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与效果研究
2025年
分析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引入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对其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3.06-2024.06于本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双色球法分设组别,参比组(常规护理,n=30),分析组(Snyder希望理论护理,n=30)。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后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均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及希望水平评分均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将Synder希望理论引入到临床护理中,一方面利于其神经功能及躯体功能改善,还利于提升其希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高,可推广。
宋晨晨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一种用于急性脑出血CT影像的智能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急性脑出血CT影像的智能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库存储,获取移动手术室急性脑出血的原始CT图像数据;S2:数据分辨率增强,以获得增强分辨率的CT图像;S...
唐晓英符炜浩范应威高天欣郭瑞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趋化因子受体5(CCR5)、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6(sIL-6R)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30 d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72例)和转归不良组(24例),对比不同脑出血严重程度、不同神经缺损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血肿体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对比两组入院时、治疗2周后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分析治疗2周后血清各指标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2周后转归不良组血清CCR5、CXCL12、sIL-6R均大于转归良好组(P<0.05);对比不同脑出血严重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大血肿>中血肿>小血肿(P<0.05);对比不同神经缺损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重度神经缺损>中度神经缺损>轻度神经缺损(P<0.05);入院时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与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各指标联合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变化与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密切相关,对评估脑出血病情程度及预后转归具有重要价值。
王相相洪旋科刘光辉周春鹏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疾病转归
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超急性梗死与超急性脑出血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梗死与超急性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超急性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各35例。超急性梗死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58.69±5.16)岁,发病时间(2.45±1.02)h。超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8.42±5.05)岁,发病时间(2.39±1.03)h。所有患者进行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DWI和常规MRI对超急性梗死和超急性脑出血的检出率和病变部位信号特征,分析DWI检查超急性梗死和超急性脑出血的病变位置特征。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DWI对超急性梗死的检出率为97.14%(34/35)、超急性脑出血检出率为94.29%(33/35),均高于常规MRI检出率[62.86%(22/35)、65.71%(23/35)](均P<0.05);DWI和常规MRI检查超急性梗死病变部位的信号特征主要为高信号,超急性脑出血病变部位的信号特征主要为混杂信号和低信号,且DWI对超急性梗死和超急性脑出血的病变部位信号特征的灵敏度均高于常规MRI检查(均P<0.05)。DWI检查结果显示,超急性梗死病变位置在小、大皮质的检出率分别为54.29%(19/35)、25.71%(9/35),高于超急性脑出血[5.71%(2/35)、2.86%(1/35)];在干、基底节区的检出率分别为2.86%(1/35)、14.29%(5/35),低于超急性脑出血检查[22.86%(8/35)、65.71%(23/35)](均P<0.05)。结论DWI能提升超急性梗死和超急性脑出血的检出率,准确判断病变部位,评估病灶信号特征,为临床鉴别梗死与脑出血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远波杨晓庆李俊丽闫松
关键词:脑梗死脑出血超急性弥散加权成像
MRI DWI与SWI序列在诊断梗死与急性脑出血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在急性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常熟市中医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探讨DWI与SWI序列在诊断急性梗死、急性脑出血中的影像学特征、诊断效能、相位值(PV)、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急性梗死患者DWI显示病灶位置高信号,SWI显示梗死灶等信号。急性脑出血患者DWI显示血肿周围较弱的高信号,SWI显示血肿低信号,血肿周围高信号。DWI序列对急性梗死的检出率为99.17%,高于常规序列、S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序列在急性梗死中的检出率为83.47%,高于S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序列对急性脑出血的检出率为100.00%,高于常规序列、D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序列对急性脑出血的检出率为76.67%,高于D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梗死患者的PV值高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梗死患者病灶周围ADC值低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梗死患者病灶中心ADC值高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RI诊断急性卒中时应用DWI、SWI序列可获得更全面的诊断信息,DWI、SWI序列在急性梗死与脑出血的诊断中各自具有不同优势,联合应用可减少漏诊、误诊,对合理诊疗急性卒中具有重要价值。
石静倩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脑梗死急性脑出血弥散加权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诊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能
2025年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出血诊断中应用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脑出血的364例患者临床资料,以结合临床表现以及颅CT见有出血病灶为金标准,分析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及单一诊断的诊断结果。结果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诊断急性脑出血,阳性例数更接近金标准,Kappa值高度一致性,且检出符合率高达97.00%(P<0.05)。在两项序列的影像学特征上,扩散加权成像以血肿区域混杂信号为主,而血肿周围信号为高信号,且血肿边缘存在有线状信号边缘清楚,而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同样血肿边缘清楚、血肿周围信号特征呈高信号,但在血肿中心区域部分以低信号为主。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诊断中应用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能够展示出血病灶部位的影像学特征,利于临床鉴别出血面积和周围累及情况,从而为手术以及药物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数据支持。
林勇智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出血患者肌钙蛋白T水平、心率变异性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肌钙蛋白T(cTnT)水平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探究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崇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的cTnT水平及24 h心电信号,在动态心电图分析基础上进行HRV分析,取24 h HRV时域参数即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比(PNN50)、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进行记录;根据出院3个月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两组患者的cTnT、SDNN、PNN50和r-MSSD的水平变化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组的cTnT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SDNN、PNN50及r-MSSD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cTnT水平,低SDNN、PNN50及r-MSSD水平是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cTnT联合SDNN、PNN50及r-MSSD水平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的cTnT水平更高,SDNN、PNN50及r-MSSD水平更低,即高cTnT水平,低SDNN、PNN50及r-MSSD水平与急性脑出血的预后不良相关,cTnT和HRV联合应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更有价值。
赵洪张勋祝秀蓉梁世福赖婷婷李元斌何斌张亚西吴有林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肌钙蛋白T心率变异性预后
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性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醒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ENTRAL、MEDLINE和Embase等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醒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醒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或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检索时间为建库2024年7月5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篇文献,共20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21,95%CI=1.16~1.26,P<0.00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MD=2.83,95%CI=2.23~3.43,P<0.00001)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MD=-4.43,95%CI=-5.24~-3.63,P<0.0000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MD=-4.38,95%CI=-6.73~-2.03,P=0.0003)、白细胞介素6水平(SMD=-3.27,95%CI=-4.30~-2.25,P<0.0000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SMD=-2.84,95%CI=-3.83~-1.85,P<0.00001)、白细胞介素1β水平(SMD=-1.86,95%CI=-2.28~-1.43,P<0.00001)低于对照组,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MD=-2.77,95%CI=-4.91~-0.64,P=0.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提高总有效率,明显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和炎症状态。但由于目前的临床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尚需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行证实。
陈文博陈锐唐妍妍刘金响吴涛马小兵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急性脑出血META分析
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5年
探究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源于淮安市中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7人,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高压氧治疗),在治疗整个过程中,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一组设为观察组,选择预见性护理;一组设为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结果 在不同指标的对比中,结果 显示,观察组的数据明显更胜一筹(P<0.05)。结论 在给予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同时,辅以预见性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健康,还能拉近护患距离,值得研究和推广。
花向平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高压氧术后康复护理满意度

相关作者

东贵荣
作品数:331被引量:1,60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头穴透刺 针刺治疗 针刺 针灸 急性脑出血
陈绍宏
作品数:67被引量:297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脑出血 中风醒脑口服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急性脑出血 脑出血
张晓云
作品数:224被引量:1,254H指数:16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 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脓毒症 急性脑出血
刘泰
作品数:357被引量:1,470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出血 疏血通 利水 胶囊
王凡
作品数:64被引量:30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刺手法 急性脑出血 头穴透刺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