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4篇“ 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相关文章
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急性胆汁淤积大鼠的肠道菌群
2024年
目的 探讨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胆汁淤积(acute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AIC)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 以SPF级的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组24只,依据取材时间不同又将各组随机分为24 h、48 h、72 h 3个亚组,每组8只。模型组通过一次性予2%ANIT按100 mg·kg^(-1)·d^(-1)灌胃造模诱发AIC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等容积色拉油灌胃。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肠道粪便细菌16S rRNA的V_(3)~V_(4)区进行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AIC造模后,随着时间增加,α多样性指数逐步升高,造模72 h组相比造模24 h组,Shannon指数有显著性差异;β多样性发现,利用基于加权Unifrac距离PcoA分析或NMDS分析均显示:正常对照组、造模24 h组和造模48 h组的肠道菌群显示比较明显的聚集效应;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在造模48 h后显著下降,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显著上升,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显著上升;LEfSe对组间差异显著的物种分析结果显示,LDA值大于4的微生物类群有35个。结论 模型组干预后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均发生显著变化。
黄一曼孙凤霞李晓玲
关键词: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肠道菌群
三黄柴术方调控Nrf2抗氧化应激防治急性胆汁淤积损伤
2024年
目的探讨三黄柴术方对异硫氰萘酯(ANIT)诱导的急性胆汁淤积大鼠脏Nrf2表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及熊去氧胆酸(UDCA)组,每组8只。实验第3天使用一次性灌服4%ANIT 100 mg/kg造模,各药物干预组于第1~5天进行不同药物灌胃。造模后48 h取材。空腹麻醉后腹腔静脉抽血检测血清功能;分离脏,存入-80℃冰箱中待用,测定SOD活力、MDA含量、GSH-PX和CAT活力,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测定组织Nrf2、SOD1、SOD2、SOD3、CAT的mRNA表达,WB检测组织Nrf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造模后48 h脏MD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SOD、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组织Nrf2mRNA及蛋白、SOD、CAT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三黄柴术方各剂量组及UDCA组脏MDA含量明显下降,SOD、GSH-Px及CAT的活性全部或部分升高,Nrf2mRNA及蛋白、SOD、CAT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三黄柴术方对急性胆汁淤积淤积损伤的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Nrf2蛋白及mRNA的表达,加强脏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刘彬彬姚嘉明杨晴柔陈曦陈芝芸叶蔚张洁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NRF2氧化应激
黄芪多糖对急性胆汁淤积损伤大鼠模型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探究黄芪多糖对急性胆汁淤积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将雄性健康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除空白组、模型组外,其余四组大鼠均给予熊去氧胆酸溶液及黄芪多糖低、中、高(0.2、0.4、0.8 g/kg)溶液,1次/d,共7 d。于第5 d,实验组给予1%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油溶液灌胃建立模型,空白组给予等容积橄榄油。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LT、AST、TNF-α、IL-6均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熊去氧胆酸组及黄芪多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熊去氧胆酸组相比,黄芪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ALT、AST、TNF-α、IL-6均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芪多糖可以缓解ANIT诱导的急性胆汁淤积损伤并降低ALT、AST、TNF-α、IL-6水平。
牛美兰雷永浩张郡核王子昂王梓淇邵琳涵王翔龙
关键词:黄芪多糖Α-萘异硫氰酸酯炎症因子
ANIT诱导亚急性胆汁淤积大鼠模型脏氧化应激水平及胆汁酸受体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异硫氰萘酯(ANIT)诱导亚急性胆汁淤积大鼠模型脏氧化应激水平及胆汁酸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4只,模型组24只,模型组在第1、7、14、21天分别灌服1.6%ANIT80 mg/kg,正常组以等量麻油灌胃,分别在第9、16、23天各处理大鼠8只。各大鼠于处理前晚禁食不禁水,次日上午空腹麻醉下腹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功能;分离组织,部分在10%中性甲醛中固定行病理观察,其余组织存入-80°C待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组织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组织MDA含量,比色法测定组织GSH-PX和CAT活力,荧光定量PCR测定组织Nrf2、SOD1、SOD2、SOD3、CAT、FXR、Ntcp、Bsep、Mrp2、Mrp3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在每次给药后48 h血清ALT、AST、ALP、GGT、TBA、TBIL、DBIL水平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ALB水平比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其在三个时相点均维持明显的胆汁淤积,并出现早期纤维化表现。在三个时相点,模型组组织MDA含量均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SOD、GSH-Px、CAT的活性比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组织SOD1、SOD2、SOD3、CAT、FXR、Ntcp、Bsep、Mrp2的mRNA表达比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Mrp3 mRNA比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组织Nrf2的mRNA表达在第16、23天比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ANIT间隙性多次给药可成功诱导大鼠亚急性胆汁淤积,其发生过程中存在氧化应激及胆汁酸代谢障碍。
姚嘉明陈芝芸陈曦刘彬彬叶蔚王小奇张洁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胆汁酸代谢
姜黄素对亚急性胆汁淤积大鼠肠菌群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亚急性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IHC)大鼠肠菌群变化的影响,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38只IHC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姜黄素低剂量组(9只)、姜黄素高剂量组(10只)、阳性药物组(10只),9只健康大鼠设置为对照组。姜黄素低、高剂量组姜黄素200、400 mg·kg-1灌胃;阳性药物组熊去氧胆酸60 mg·kg-1灌胃;对照组与疾病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为每天一次;干预14 d。检测功能指标、胆红素代谢指标、炎症指标;qRT-PCR反应定量检测肠菌群;Western blot检测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p-NF-κB p65、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p-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疾病组比较,姜黄素低、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均降低,白介素-10(IL-10)均升高,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增加,大肠杆菌均减少(P<0.05);与姜黄素低剂量组比较,姜黄素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ALP、ALT、AST、GGT、TBIL、DBIL、TBA、IL-1β、IL-6、TGF-β1均降低,IL-10均升高,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增加,大肠杆菌均减少(P<0.05)。与疾病组比较,姜黄素低、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均降低(P<0.05);与姜黄素低剂量组比较,姜黄素高剂量组、阳性药物组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均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改善亚急性IHC模型大鼠功能、胆红素代谢、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及脏组织病理变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推测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赵克昌吴世乐杨金煜刘林勋刘光辉
关键词:姜黄素炎症因子
三黄柴术方对急性胆汁淤积损伤大鼠脏水通道蛋白8/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三黄柴术方对急性胆汁淤积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对组织水通道蛋白8/9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复方高剂量组、复方低剂量组,每组8只。复方高、低剂量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起分别灌服20 g/(kg·d)、10 g/(kg·d)的三黄柴术方水提液,每天1次,连续4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灌服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第3天上午正常组大鼠灌服1 ml/kg麻油,其他3组均1次性灌服1 ml/kg 4%萘异硫氰酸酯(ANIT)麻油溶液。实验第5天上午采集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实验大鼠血清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实验大鼠组织AQP8 mRNA、AQP9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TB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复方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组织出现细胞脂肪变,汇管区、小叶周边出现小的胆管增生和少量胶原沉积,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复方高、低剂量组大鼠组织病理变化程度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组织AQP8、AQP9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下调(P<0.01),复方高剂量组大鼠组织AQP8、AQP9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复方低剂量组大鼠脏AQP8 mRNA、AQP9 mRNA和AQP 9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NIT诱导的急性胆汁淤积大鼠组织AQP8、AQP9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下降,三黄柴术方能够上调实验大鼠组织AQP8/9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大鼠胆汁淤积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陈曦严峻彬张智慧姚嘉明姚侃男陈芝芸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水通道蛋白8水通道蛋白9
清热化瘀中药治疗胆湿热型急性胆汁淤积症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我国人群急性胆汁淤积症发病率约为1%~5%,急性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区疼痛等,同时血清胆红素、总胆汁酸及相关酶等水平会明显上升^([1-2])。此病发展至晚期后,患者会发生黄色瘤、门脉高压、硬化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3-4])。目前西医治疗急性胆汁淤积症尚无特效药物,多采用对症干预,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5])。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胆汁淤积症已被证实具有多靶点和多途径干预作用,在针对主要发病机制的同时,还可兼顾次要发病机制.
苏瑞钟
关键词:肝胆湿热型清热化瘀
复方茵丹汤对急性胆汁淤积大鼠孕烷X受体和组成性雄烷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复方茵丹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胆汁淤积(AIC)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组,每组18只,依据取材时间不同又将各组随机分为24h、48h、72h三个亚组,每组6只。模型组、中药组、UDCA组大鼠一次性给予2%ANIT按100mg/kg灌胃造模,正常组予等容积色拉油灌胃。造模2h后,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含量为24.48、12.24、6.12g·kg^-1·d^-1的复方茵丹汤中药煎剂1mL/100g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UDCA组给予67.5mg·kg^-1·d^-1 UDCA水溶液1mL/100g灌胃,均1次/d。造模后分别于24h、48h、72h处死相应时相大鼠,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和IHC技术检测PXR及CAR在大鼠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同时相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XR、CA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UDCA组PXR、CAR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PXR、CAR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中药低剂量组和UDCA组(P<0.05,P<0.01)。结论:复方茵丹汤对ANIT灌胃诱导AIC大鼠有防治作用,可能与其上调PXR、CAR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李晓玲孙凤霞隋京利罗明理朱达徐萌
关键词:急性肝内胆汁淤积ANITPXRCAR
益生菌对急性胆汁淤积模型大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益生菌对急性胆汁淤积模型大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幼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干预组,每组各20只。干预组大鼠每天1次行益生菌4.2×10^8个活菌数/kg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同等量温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与干预组第5天开始建立急性胆汁淤积模型,造模后48、72h分别处死大鼠,取血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检测,取组织测定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造模后48、72h模型组及干预组血清TBIL、DBIL、ALT、DAO、D-LA水平和组织NF-κB、TNF-α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干预组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能有效保护急性胆汁淤积模型大鼠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益生菌下调血清DAO、D-LA及组织NF-κB、TNF-α表达有关。
王菊平马姝丽李小芹周方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
茵陈蒿汤对急性胆汁淤积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和NF-κB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急性胆汁淤积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及NF-κB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10只),大鼠经ANIT诱发急性胆汁淤积模型组(30只)、造模成功后茵陈蒿汤灌胃中药组(30只),其中中药组和模型组又按灌服ANIT后24 h、48 h、72 h 3个时间点分为3组,每组各10只。检测大鼠血清功能、小肠组织病理形态和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活动量、进食、精神状态及毛色均有明显改善。与空白组比较,中药组与模型组大鼠均出现ALT、ALP、GGT、TBIL的迅速升高,中药组24 h与模型组24h比较,ALT及TBIL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模48 h后,中药组与模型组ALT、TBIL均达到高峰,且两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72 h后,中药组与模型组ALT、TBIL均较同组造模48 h下降,且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造模后24 h及48 h两个时间点比较,中药组的ALP、GGT均低于模型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至造模72 h后,中药组ALP、GGT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同期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病理显示各时期中药组较同期对照组小肠结构改变较轻;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中药组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结论:茵陈蒿汤可以改善急性胆汁淤积大鼠的一般状况和功指标,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减轻脏炎症损伤。
李京涛焦俊喆魏海梁闫曙光李日向常占杰郭英君
关键词:茵陈蒿汤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肠道黏膜屏障NF-ΚB

相关作者

黄志华
作品数:210被引量:1,551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婴儿 胆汁淤积 胆道闭锁 婴儿肝炎综合征
姚嘉明
作品数:36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肝内胆汁淤积 反流性食管炎 银杏叶提取物 大鼠肝脏 不同中医证型
叶蔚
作品数:97被引量:300H指数:10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反流性食管炎 不同中医证型 胰腺纤维化 慢性胰腺炎 中医证型
于芳芳
作品数:7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肝内胆汁淤积 清热化湿 肝功能 疏肝法 ICAM-1
王小奇
作品数:82被引量:273H指数:10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反流性食管炎 不同中医证型 酒精性肝病 大鼠肝组织 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