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92篇“ 急性缺血“的相关文章
- 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前延迟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确定院前延迟的可改变的独立相关因素,建立院前延误预测模型,为制定缩短院前时间与减少院前延迟发生的策略提供科学性指导。方法:收集医院2021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31日接收所有确诊的18岁以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发病至入院的院前时间以6小时为时间间隔将其分为两组,大于6小时为延迟组(PHD)、小于等于6小时为未延迟组(Non-PHD)。全部有效数据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组为建模组和验证组,以建模组人群建立AIS患者PHD的预测模型,在建模组人群中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PHD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建模组人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发卒中(P=0.003)、首诊医院( P=0.062 )、发病时mRS评分( P < 0.001 )、DBP ( P < 0.001 )和SBP(P=0.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在建模组、验证组画出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急性缺血性卒中PHD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建模组发生PH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 ( P <0.001),验证组发生PH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P<0.001),均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建模组和验证组的Hosmer-Lemshow检验的P值分别0.706和0.566,均提示该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工作效果。结论: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有45.84%发病至入院时间大于6小时,即发生了PHD。发病时mRS评分≥2分是PHD发生的保护因素,首发卒中、DBP是PHD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发病时mRS评分≥2分、首发卒中、DBP为预测因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以列线图的形式呈现。此预测模型对于指导制定减少PHD发生的策略具有一定价值。
- 汪敬坤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院前延迟
- 一种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评估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基于ASPECTS评分系统得到的缺血区域的平均CT值和对侧正常区域的平均CT值;基于缺血区域的平均CT值和正常区域的平均CT值确定第...
- 欧鸿儒陈甜吴程辉罗洪钟子珊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转诊模式研究进展
- 2025年
-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死、致残的重大疾病之一,是我国成人第一位死亡原因。早期再灌注治疗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重要手段。脑卒中的早期治疗都具有高度时间依赖性。在实际工作中,大量患者因各种因素不能得到及时诊治而导致疗效不佳,特别是对伴有大血管闭塞(LVO)的患者,需转运至能进行血管内治疗(EVT)的卒中中心进行救治。目前存在多种转诊模式,不同转诊模式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现对AIS各种急诊转诊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杨颂唐广立殷文朋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 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评估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治疗的重点是再灌注治疗,且再灌注治疗具有严格的时间依赖性。而醒后卒中患者由于发病时间不明确,其再灌注治疗决策面临挑战。本文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涵盖了基于昼夜节律、影像学和人工智能的评估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效能,以期为醒后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的选择提供支持依据。
- 池琦赵颖韩东倩张锶琪杜沛洁董琬玥徐安定杨振国孟珩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影像学人工智能
- 一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模型训练单元、检测单元和预防单元,其中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基础生理参数;数据预处理单元对基础生理参数进行前置处理获取训练数据集,模型训练...
- 帕哈提·吐逊江王云玲罕迦尔别克·库锟艾尼卡尔江·艾合麦提依木然·苏比徐蕊赵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HFMEA模式急救护理效果
- 2025年
-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行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护理效果,优化AIS患者的救治流程。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AIS患者,以抽签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HFMEA护理。比较两组急救环节用时、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及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急救环节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ADL、NC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DL、NCSE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IS急救护理中应用HFMEA护理,可通过量化分析筛选出影响救治因素,优化救治流程,缩短各环节用时,改变患者结局;并且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结合证据、急诊特点对流程实行再造,达到标准、规范化,从而提供可靠、最佳参考准则。此外,该护理打破常规急救流程,联合多学科团队运用合作模式,进一步降低NIHSS评分,提高自理能力与认知功能,保障生命安全。故运用HFMEA护理效果明显,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 朱利宋承真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自理能力
- 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替奈普酶作为第三代静脉溶栓药物,与阿替普酶相比具有半衰期更长、纤维蛋白特异性更高的优点。目前对于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经累积了大量临床研究。该文围绕已完成的随机对照研究及相关荟萃分析,从药理特性、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当前指南推荐情况等方面对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 卓娜樊宇赵美丽王璐张菊林
- 关键词:替奈普酶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
-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时效性分析
- 2025年
- 血管内介入治疗(intra-arterialtherapy,IAT)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时效性,评估治疗时机对患者预后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到202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在卒中发病后的6小时内入院,并按治疗时效分为两组:早期治疗组(发病后3小时内进行介入治疗,30例)和延迟治疗组(发病后3至6小时进行介入治疗,30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介入治疗的具体操作过程。主要终点为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及神经影像学评估,次要终点包括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卡方检验和t检验用于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早期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延迟治疗组,改良Rankin评分(mRS)显著低于延迟治疗组(p<0.05)。影像学评估显示,早期治疗组的脑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延迟治疗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早期治疗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治疗成功率较高(p<0.05)。早期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低于延迟治疗组。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脑梗死面积,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表明,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
- 肖阳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神经功能恢复
- 舌骨压迫相关颈动脉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一例
- 2025年
- 急性缺血性卒中较少由舌骨压迫相关颈动脉闭塞导致。笔者报道1例舌骨压迫相关颈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表现为语言障碍及偏瘫,既往无动脉粥样硬化,有运动史,头颈部CT血管成像示责任血管以外未见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结合其舌骨与颈动脉之间的关系,考虑发病机制为同侧舌骨大角反复机械压迫致颈动脉内皮损伤后闭塞,导致缺血性卒中,这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较为罕见。该文拟结合文献复习对这一特殊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 王志飞韩鹰鹏李珊珊周肖东王璐高强
- 关键词:舌骨颈动脉狭窄缺血性卒中颈动脉闭塞
-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栓异质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2025年
-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疾病负担之一,血管内治疗是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血栓异质性的影像学研究为AIS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效果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相关研究的进展将进一步推动AIS治疗领域的发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综述血栓异质性命名、组织病理学、影像学评估及新技术进展,以助于了解AIS的病理特征、优化治疗策略并改善预后,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个体化的医疗策略。
- 戴琦陈姝彤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学评估血管内治疗
相关作者
- 彭亚

- 作品数:118被引量:267H指数:9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导管 大血管
- 宣井岗

- 作品数:110被引量:3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大脑中动脉 介入治疗 大血管
- 朱旭成

- 作品数:71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大脑中动脉 SOLITAIRE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颅内动脉瘤
- 陈荣华

- 作品数:67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大脑中动脉 大血管 颅内动脉瘤 急性
- 杨向军

- 作品数:576被引量:1,387H指数:1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室肌细胞 缺血后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