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7篇“ 急性期血清“的相关文章
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清双特异性磷酸酶1、可溶性分化簇93与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患儿急性期血清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可溶性分化簇93(sCD93)与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急性期BA患儿100例(急性期组)、缓解BA患儿100例(缓解组)、健康儿童10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急性期组又分为轻度亚组47例、中度亚组36例、重度亚组17例。检测各组血清DUSP1、sCD93水平和肺功能指标[峰值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气道炎症指标[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采用Pearson法分析BA急性期患儿血清DUSP1、sCD93水平与PEF、FEV_(1)%pred、EOS、FeNO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血清DUSP1水平和PEF、FEV_(1)%pred低于缓解组、对照组,sCD93水平和EOS计数、FeNO高于缓解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亚组血清DUSP1水平和PEF、FEV_(1)%pred低于中度亚组、轻度亚组,sCD93水平和EOS计数、FeNO高于中度亚组、轻度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急性期患儿PEF、FEV_(1)%pred与血清DUSP1水平呈正相关,与sCD93水平呈负相关(P<0.01);EOS计数、FeNO与血清DUSP1水平呈负相关,与sCD93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BA急性期患儿血清DUSP1水平降低和sCD93水平升高与病情加重、肺功能降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或可成为BA急性期患儿治疗的新靶点。
马娇霍静雨韩彩云
关键词: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
带状疱疹急性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炎症标志物对后遗神经痛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患者急性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变化及其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博爱医院皮肤科门诊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带状疱疹患者202例,根据其是否发生PHN分为PHN组和非PHN组,收集并比较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其初次就诊时外周静脉血25(OH)D、ESR、CRP、NLR、IL-6水平。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使用Brier Score和AUC对预测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纳入202例患者,PHN组55例(27.2%),非PHN组147例(72.8%)。两组在年龄、VAS评分、HZ分型、是否合并泼尼松治疗、血清IL-6、CRP、25(O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Z值分别为-4.32、-3.719、9.943、7.316、7.226、9.063、10.53;P值分别为<0.0001、<0.0001、0.004、0.007、0.007、0.003、0.005)。两组性别、皮疹出现天数、NLR、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Z值分别为0.836、-4.427、0.438、-0.337;P值分别为0.360、0.154、0.091、0.0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年龄(OR=1.04,95%CI 1.02~1.07,P=0.001)、CRP(OR=3.99,95%CI 1.27~12.56,P=0.018)、血清25(OH)D(OR=4.49,95%CI 1.320~1.522,P=0.016)是HZ患者发生PHN的影响因素。血清25(OH)D、CRP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HZ患者发生PHN的AUC分别为0.701、0.728、0.846,Brier score为0.164。结论血清25(OH)D水平在急性期HZ患者中下降,CRP、IL-6水平在急性期HZ患者中上升,年龄、血清25(OH)D、CRP水平可能对预测PHN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张玉芳李莲荣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5-羟基维生素DC反应蛋白
脑出血急性期血清神经递质及应激激素变化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清神经递质及应激激素变化与继发性脑损伤(SB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宿迁医院收治的149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根据脑出血患者治疗后5 d后是否发生SBI分为并发SBI组、未并发SBI组,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3 d的血清神经递质及应激激素。比较并发SBI组、未并发SBI组血清神经递质及应激激素水平,分析影响SBI发生的因素,分析血清神经递质及应激激素预测脑出血患者并发SBI的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脑出血量、γ-氨基丁酸(GABA)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是脑出血患者并发SBI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GABA、CRH及二者联合预测脑出血患者并发SBI的灵敏度分别为68.29%、70.73%、85.37%,特异度分别为70.37%、72.22%、89.81%,AUC分别为0.708(95%CI:0.604~0.813)、0.711(95%CI:0.597~0.825)、0.882(95%CI:0.812~0.951)。结论 血清神经递质GABA及应激激素CRH与脑出血患者并发SBI有关,二者联合预测脑出血患者并发SBI效能良好。
徐瀚陆岳袁璞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递质应激激素继发性脑损伤
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IL-6和IL-33及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白介素(IL)-6和白介素(IL)-33及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期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儿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8例)和重度组(24例),并选取同缓解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IL-6、IL-33、Eotaxin水平、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最大深呼吸后第1 s呼除气量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水平差异,分析血清IL-6、IL-33、Eotaxin水平对患儿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IL-6、IL-33和Eotax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PEF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IL-6、IL-33和Eotaxin水平均低于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PEF值均高于重症组患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33、Eotaxin水平变化与小儿急性期肺炎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97,0.675,0.317,P<0.05);与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PEF值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r=-0.456,-0.520,-0.325;IL-33:r=-0.561,-0.511,-0.444;Eotaxin:r=-0.300,-0.385,-0.522,P<0.05)。结论IL-6、IL-33和Eotaxin可能参与着小儿肺炎的发生发展,在急性期呈高水平状态,与肺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程度的指标。
杨柳杜伟鹏王鑫鑫
关键词:小儿肺炎急性期白介素-33嗜酸细胞趋化因子病情严重程度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的表达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的表达及对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 CAL)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27例(川崎病组), 根据冠状动脉受累程度分为CAL组和无CAL组, 选取同于本院进行查体的健康儿童30名为健康对照组, 另选取本院同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30例为发热对照组。比较有无CAL组川崎病患儿与发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 不同冠状动脉扩张程度CAL患儿血清sCD40L水平, 分析川崎病患儿血清sCD40L与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和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影响因素, 评价血清sCD40L用于川崎病并发CAL的筛查效果。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并做Bonferroni校正。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和Spear man法。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sCD40L水平对川崎病并发CAL的诊断价值。结果 127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有无CAL分为CAL组45例和无CAL组82例, CAL组血清sCD40L水平高于无CAL组、发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7.03±0.91)μg/L比(4.66±1.23)、(2.21±1.08)、(1.73±0.96)μ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AL组中冠状动脉扩张患儿血清sCD40L水平低于小型冠状动脉瘤、中型冠状动脉瘤和大型冠状动脉瘤患儿[(6.04±0.22)μg/L比(6.95±0.69)、(8.02±0.57)、(8.23±0.26)μ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川崎病患儿血清sCD40L水平与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均呈正�
孙益芳安新江薛莹张弛王镇洲石丹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可溶性CD40配体儿童
轻中度TBI急性期血清标志物GFAP和UCH-L1动态变化研究
第一部分:闭合型创伤性脑损伤小鼠模型建立及评价目的:本研究意在建立闭合型创伤性脑损伤小鼠模型,并通过行为表现、组织病理学以及炎症因子的表征变化来验证模型的成立?方法:首先将170只SPF级ICR小鼠(雄性,7-8周)随机...
卜苑静
关键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PCT hs-CRP水平与心肌损害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PCT、hs-CRP水平与心肌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137例小儿肺炎急性期患儿,其中合并心肌损害的82例患儿分为心肌损害组,未发生心肌损害的55例归为非心肌损害组,依照心肌损害程度分为轻度组33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21例。分析心肌损害组和非心肌损害组的基线资料、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血清PCT、hs-CRP水平,对比轻、中、重度组血清PCT、hs-CRP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与CK-MB、cTnI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hs-CRP水平及两者联合对肺炎急性期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发病至入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害组的血清CK-MB、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心肌损害组(P<0.05);心肌损害组的血清PCT、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心肌损害组(P<0.05);不同心肌损害程度的三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轻度组显著低于中、重度组(P<0.05),中度组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肺炎急性期并发心肌损害患儿的血清PCT、hs-CRP水平与血清CK-MB水平呈正相关(r=0.621、0.778,均P<0.001),与血清cTnI水平呈正相关(r=0.501、0.6668,均P<0.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T及hs-CRP水平与急性期小儿发生心肌损害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PCT、hs-CRP水平及两者联合诊断小儿肺炎急性期发生心肌损害的AUC分别为0.858、0.914和0.955(P均<0.05),敏感度分别为85.37%、90.24%和93.90%,特异度为72.73%、83.64%和70.91%。结论:血清PCT、hs-CRP高表达可能提示肺炎急性期患儿发生心肌损害,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孙先琳刘冬阳罗兵兵尹显源王君霞
关键词:小儿肺炎血清PCT血清HS-CRP心肌损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3和白细胞介素-17A水平与GOLD分级的关系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和稳定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水平变化,探讨IL-6、IL-13和IL-17A在COPD急性加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病人42例设为COPD急性加重组(AECOPD),经过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的COPD病人42例设为COPD稳定组。收集各组血清并采用双抗体加心法(ELISA)检测IL-6、IL-13和IL-17A,同时采集和检测各组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采用肺功能评估COPD稳定的COPD全球创议(GOLD)分级。结果 COPD稳定急性期之间的相关炎症指标CRP、血沉(ESR)、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IL-6、IL-13和IL-17A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急性期CRP、ESR、PC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IL-6、IL-13和IL-17A均显著高于稳定(P<0.05)。COPD病人血清IL-6、IL-13和IL-17A水平治疗前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病人随着GOLD分级的级别增高,血清IL-13和IL-17A是增高的,GOLD分级与血清IL13呈正相关(r=0.58,P<0.01),与IL-17A水平呈正相关(r=0.53,P<0.01),与IL-6水平不相关(r=0.25,P=0.114)。稳定病人血清IL-17A与GOLD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GOLD分级呈正相关(r=0.57,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IL-6、CRP、PCT、血沉、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等均升高,但缺少特异性和相关性。COPD病人血清IL-13逐渐增高与GOLD分级呈正相关,而血清IL-17A水平与COPD气道炎症反应与重塑相关,更好地控制Th17细胞因子的产生可能是治疗COPD的有效手段之一,联合检测IL-6、IL-13和IL-17A相关细胞因子能更好地指导COPD病人的管理和治疗。
庄兰妹陈海华朱婷季志娟王瑾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17
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PPARs调控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PARs调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39人)和治疗组(36人),常规组根据指南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治疗;针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我科诊疗常规,辨证给予针刺治疗。2周后对比临床疗效及血清PPARs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PARα、PPAR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上升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ARβ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较常规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可能机制与激活体内PPARα和PPARγ有关。
王慧李汶阳李政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针灸治疗
5岁以上川崎病患儿临床特征分析及川崎病急性期血清IL--31水平与临床意义
第一部分5岁以上川崎病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5岁以上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疗,改善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510川崎病患儿的...
张彬伟
关键词:川崎病IL-31儿童患者急性期

相关作者

何跃娥
作品数:52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川崎病患儿 冠脉损害 丙种球蛋白
项如莲
作品数:186被引量:556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川崎病 儿童 川崎病患儿 病毒性心肌炎 冠状动脉损害
荣星
作品数:47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川崎病 小鼠 病毒性心肌炎 心率变异性 人血丙种球蛋白
张园海
作品数:171被引量:616H指数:1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川崎病 川崎病患儿 儿童 冠状动脉损害 病毒性心肌炎
吴蓉洲
作品数:230被引量:628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川崎病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小鼠 川崎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