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9篇“ 急性小肠梗阻“的相关文章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3年
分析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产生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中于2020.01~2023.01时间阶段内选择8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做样本,随机平均分组后两组实施不同治疗手段。对照组使用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观察组实施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探究患者治疗有效率、各项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腹痛程度,临床指标各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缓解时间数值均为观察组更低;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不突出,治疗后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日均胃减压量高于对照组,中转手术概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能够帮助急性肠梗阻患者进一步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各类缓解时间,让患者疼痛程度减轻,进一步提升胃减压量,使得治疗综合效果得到临床上的充分肯定。
李辉王浩
关键词:急性小肠梗阻疼痛反应
急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例被引量:1
2023年
肠梗阻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病因包括粘连、感染、肿瘤等。现报告1例以急性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诊治经过。该病诊疗过程中需要与嗜酸细胞性胃炎、克罗恩病、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关疾病进行鉴别。在病因未明确时,应综合各项检查指标,多维度综合诊疗,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及其可能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恰当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王如意范震
关键词:小肠梗阻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成人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预测因子的多因素分析
2022年
探讨成人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预测因子,建立手术治疗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316例的患者资料。结果 患者高热(T>38.5℃)、腹痛进行性加重、腹部压痛包块、腹膜炎体征、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水平、非手术治疗时间、CT检查见壁增厚(≥3mm)、系膜脂肪密度增高、粪便征等11个危险因素与肠梗阻手术治疗密切相关。对有意义的11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有7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预测肠梗阻是否手术治疗的准确度为81.96%,敏感度为83.76%,特异度为80.90%。结论 7个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可较好的预测成人急性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秦万民战俊綦声波王孟姣裴昌增
关键词:小肠梗阻外科手术
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的护理分析
2021年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应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的护理措施,给予急性肠梗阻患者,所收获到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总计数量是有九十名,此九十名患者都是通过鼻插入型进行相关的导管治疗,采取随机分组形式, 其中观察组的四十五名急性肠梗阻患者在本次研究当中应用的护理举措是内科的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举措,其余对照组四十五名急性肠梗阻患者在本次研究当中应用的护理举措是内科的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急性肠梗阻患者,以及对照组的其余四十五名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相关的临床治疗并发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将两组急性肠梗阻患者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45名急性肠梗阻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45名急性肠梗阻患者(P<0.05)。将两组急性肠梗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45名急性肠梗阻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45名急性肠梗阻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来说,应当在经鼻插入临床治疗过程当中,积极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举措,减少急性肠梗阻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采纳。
朱崇蓉
关键词:急性小肠梗阻护理
经鼻肠梗阻导管内排列术治疗急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比经鼻肠梗阻导管内排列术和传统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永昌县人民医院外一科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中选取76例,根据不同术式分成两组:对照组(传统手术)、观察组(经鼻肠梗阻导管内排列术)均为38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比较恢复时间和胃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GS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率相近(P>0.05),但观察组复发率(2.63%)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内排列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具有创伤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能进一步改善胃功能,推荐优先选用。
王培儒焦多延苏建超
关键词:急性小肠梗阻胃肠功能复发率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儿童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儿童急性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与同期40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两组均除外急性套叠、嵌顿疝、炎症性病和肿瘤导致的肠梗阻及新生儿肠梗阻患儿。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33例患儿中,腔镜下成功完成22例(66.7%),中转开腹手术11例(33.3%)。中转原因为操作空间或暴露不佳5例,广泛紧密粘连4例,发现大段坏死1例,医源性穿孔1例。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含观察管活力时间)为(124.00±26.07)min,开腹组为(130.47±38.22)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除中转开腹患儿外的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0(3.0,5.25)d和8.0(5.75,9.0)d与传统开腹组5.0(4.0,6.0)d和9.5(9.0,13.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并发症以浆膜和浆肌层损伤最多见,分别为8例和5例;术后并发症以再次肠梗阻多见,有8例。腹腔镜组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9例(27.3%)和6例(18.2%)与传统开腹组7例(17.5%)和10例(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总费用为22063.5(18485,24761)元,开腹组为25433.5(19243,32569)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儿童急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可以缩短禁食时间及住院天数,且不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对于熟悉腹腔镜操作的医生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孙俊徐伟珏吕志宝刘江斌黄雄叶国刚吴一波
关键词:小肠梗阻腹腔镜儿童
87例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及术式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需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术式,为临床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0年1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的8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为急性肠梗阻且需急诊手术治疗者,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分析急诊肠梗阻手术时机及术式。结果:8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73例行开腹手术,14例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其中9例中转开腹,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治愈85例,好转2例,2例术后出现漏,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一旦伴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水、穿孔、壁缺血或者无以上征象而行保守治疗12 h效果不佳等均为手术探查时机,而对于急性非粘连性肠梗阻,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探查,肠梗阻术式以开腹为主,腹腔镜手术需严格控制指征。
侯丁丁王建方秦春和张子超许建林杨国山赵力
关键词:肠梗阻小肠外科手术
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具有病情发展快等诸多特点。此类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多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以及呕吐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的脱水,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曾惠明李文煜王骅陈旭豪严立君
关键词:急性小肠梗阻腹腔镜手术手术治疗开腹病情发展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bowel obstruction from Crohn’s disease被引量:2
2019年
Background:Conservative therapy for Crohn’s disease(CD)-related acute bowel obstruction is essential to avoid emergent surgery.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using a long 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tube(LT)in treatment of CD with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Methods:This i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CD patients treated with LT(the LT group)and nasogastric tube(the GT group).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he avoidance of emergent surgery.Additionally,predictive factors for failure of decompression and subsequent surgery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There were 27 and 42 CD patients treated with LT and GT,respectively,in emergent situations.Twelve(44.4%)patients using LT were managed conservatively without laparotomy,while only nine(21.4%)patients in the GT group were spared from emergent surgery(P<0.05).Both in surgery-free and in surgery patients,the time to alleviation of symptom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LT groups than in the GT groups(both P<0.01).C-reactive protein decrease after intubation and 48-hour drainage volume>500mL were predictors of unavoidable surgery(both P<0.05).The rate of temporary stoma and incidence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the LT surger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T group(both 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frequency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recurrences between the LT and GT groups(all P>0.05).Conclusions:Endoscopic placement of LT could improve the emergent status in CD patients with acute bowel obstruction.The drainage output and changes in C-reactive protein after intubation could serve as practical predictive indices for subsequent surgery.Compared to traditional GT decompression,LT decom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fewer short-term complications and did not appear to affect long-term recurrence.
Rui-Qing LiuShuai-Hua QiaoKe-Hao WangZhen GuoYi LiLei CaoJian-Feng GongZhi-Ming WangWei-Ming Zhu
成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学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成人急性肠梗阻(small bowl obstruction,SBO)病因复杂,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SBO的病因谱特征及其与绞窄的关系,为SBO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6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住院手术的320例SBO的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合并绞窄、绞窄程度、梗阻病因等不同分类方法,将患者分为不同病因组、绞窄组与单纯组、坏死亚组与可逆性绞窄亚组。分别统计各病因的分布情况、各病因与绞窄的关系等。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320例成人SBO患者中,病因包括黏连107例(33.4%)、外疝73例(22.8%)、扭转46例(14.4%)、内疝32例(10.0%)、套叠28例(8.8%)、肿瘤7例(2.2%)、其他病因27例(8.4%)。其中,绞窄组的扭转与套叠例数显著多于单纯组(均P<0.05),绞窄组的肿瘤例数显著少于单纯组(P<0.05)。在绞窄组中,外疝与内疝引起的坏死亚组患者显著多于可逆性绞窄亚组患者(均P<0.05)。结论在成人SBO患者中,黏连仍是主要病因,其次是腹外疝;扭转与套叠倾向于引起绞窄;外疝与内疝有引起不可逆性绞窄的倾向。
田晶田晶汪灏汪灏管文贤何健
关键词:急性小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病因学

相关作者

邵国良
作品数:296被引量:1,201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引导 原发性肝癌 CT表现分析 CT
汪灏
作品数:80被引量:29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树突状细胞 胃肿瘤 胃癌组织 伊立替康
何健
作品数:164被引量:722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计算机体层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X线计算机
管文贤
作品数:204被引量:69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结直肠癌 腹腔镜 淋巴结
周竹萍
作品数:13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X线计算机 T分期 绞窄性小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