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8篇“ 思维框架“的相关文章
生物学系统思维框架的内涵及其应用
2025年
生物学系统思维是一种认识生命系统事物和解决生物学系统问题的能力,可用“结构—行为—状态”这样的形式框架表述。生物学系统思维框架作为描述系统思维的结构化概念工具,可用于统一生命系统有关概念的表述,支持生命观念的形成,指导系统模型构建及各水平系统问题的解决。
吴开其崔鸿
关键词:系统思维思维框架生命系统科学思维
基于EDIPT设计思维模型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思维框架研究与实践
2025年
目的深化与完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思维框架,帮助设计者正确认识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完整设计流程,引导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正向思考。方法首先对EDIPT设计思维模型及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策略进行综述研究,而后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EDIPT-PSS模型,并将其应用于DesignParty 2023国际联合课程的教学中,以实践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对设计实践过程中使用者和专家们的反馈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后可得,EDIPT-PSS模型对于启发设计者思维,帮助设计者理解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全流程,推动创新有着积极作用。结论创新性地将EDIPT设计思维模型引入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策略的研究之中,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张慧仪韩少华
关键词:产品服务系统
建构语言鉴赏的理性思维框架——以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语言鉴赏札记”的作前指导为例
2025年
语言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鉴赏的思维路径非常重要。因此,为了让语言鉴赏札记能够细致深入、条理清晰,在正式撰写之前,需要引导学生建构分析语言的理性思维框架。我们的方法是:品味语言的“弹性”,从用词、修辞、句式、风格等角度品味语言,建构鉴赏语言的横向思维;品味语言的“张力”,运用“五何思维法”层层探究,建构鉴赏语言的纵向思维。文章还设计测评工具让学生完善,在总结课堂要点的同时也给学生一个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郭冠群沈国全
关键词:语言张力
突破思维框架
2024年
大家好。今年我一直陪同上海星小目队征战女子围甲联赛,在观战以及与队员探讨的过程中,自己也受益匪浅。本期与大家分享两招女子围甲比赛中“出现”的妙手,这两招妙手都有一个特性,就是需要突破常规思维框架才能发现。下面我们就进入正题。
胡耀宇
关键词:思维框架妙手受益匪浅队员围甲联赛围甲比赛
聚焦新课标及中考的数学大单元自学提问与思维框架
2024年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公布,我国的数学教育迎来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等数学素养的新时代。“数学大单元”为这个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提出了一种可能性,通过对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分析,提炼出基于考点的大单元与核心概念,并形成提问与思维框架,可以协助学生将自学时间与精力聚焦,在加强学生对数学大单元整体理解的同时,也为中考的好成绩提供了保障。
郑富李宛濛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维框架
构建思维框架 引领自主探究——以中考复习课“再探三角形一边上的‘三线’”为例
2024年
以三角形一边上的“三线”为研究对象,创设探究性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探究的全过程,在发现规律、得出性质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逐步构建数学探究的思维框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段春炳
关键词:数学探究思维框架
指向人的内在品质刻画的计算思维框架构建被引量:2
2024年
计算思维作为培养目标,应该指向人的内在品质。为此,文章借鉴胡塞尔认识论思想,在认识发生的视野中分析人的构造过程,形成“它—我”结构,即“知识—素养”结构,以此解释概念与观念的根本相关性。借鉴皮亚杰两个范畴说说明概念与观念的关联是在思维过程中实现的,借鉴布伦南计算思维框架结构及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中关于应用的强调,最终给出结构与应用兼备的指向人的内在品质的包括概念(基本概念、核心概念、大概念)、思维(关联、抽象、系统化)、观念(局部、聚合、全局)的计算思维框架
朱彩兰周铭李艺孙继红
关键词:计算思维思维
构建思维框架 超越题型教学——对高三解析几何教与学的思考
2024年
目前,高三解析几何复习教学仍局限于题型教学,如何突破现状,真正发挥解析几何的育人价值?回到几何问题的本质上,超越具体题目的“现象”,培养学生“哲学式”思考习惯,以及整体把握解题方向的能力,正是解析几何的育人价值.
郑燕
关键词:育人价值
打破辅导思维框架,激发第二序改变——高中生躯体症状的心理辅导
2024年
对问题(症状)的无效应对可能会成为问题的一部分,第二序改变强调当依据惯有的解决方案无法处理问题时,应当跳出系统去寻找一些超乎常理的解决策略。以对一个躯体症状长达九年之久的高中生的心理辅导为例,阐述了如何突破常规的心理辅导路径,引导来访学生重新构建对症状的认识,缓解对症状的焦虑情绪,从而引发来访学生发生第二序改变,成功应对症状。
温文香
关键词:躯体症状
科学解释教学中思维框架法(TFA)的应用模型与案例设计
2023年
科学本质观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其科学解释能力是科学本质观的具体表现。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解释能力,科学教育研究者提出了多维概念变化方法,其是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社会/情感视角的整合,以理解如何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模型来解释现象的一种策略。从Posner等人(1982)提出概念变化模型开始,利用多维概念变化策略(如思想框架法),帮助学生在已有的原初概念基础上,向科学概念认知转变,并促使学生意识到有必要提升自身对特定现象的解释能力.
夏喜泉
关键词:思维框架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本质观

相关作者

张萍
作品数:90被引量:50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文职人员 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 护理 继续医学教育
尤陈俊
作品数:69被引量:49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健讼 中国法律史 法律史研究 诉讼 讼师
金碚
作品数:437被引量:8,440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国有企业 经济全球化 工业化 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邱立
作品数:9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4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质量 大数据 思维框架 数据管理中心 满意度
何云景
作品数:39被引量:16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建桥学院
研究主题:创业支持 大学生 创业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