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92篇“ 必需氨基酸“的相关文章
- 一种监测和计算必需氨基酸维持需要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监测和计算必需氨基酸维持需要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方法,该监测和计算必需氨基酸维持需要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该方法应用于监测和计算肉鸡必需氨基酸动态维持需要量,使用自动称重系统每日记录肉鸡体重、增重和采食...
- 呙于明王斌赫勇
- 一种优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微环境的益生菌与必需氨基酸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优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微环境的益生菌与必需氨基酸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方案中的脆弱拟杆菌DSM 2151与支链氨基酸联合的组合物能够促进血清HBsAg清除,且清除率高...
- 潘金水曾丹艺朱月永
- 泌乳母猪低蛋白质饲粮必需氨基酸限制性顺序研究
- 2025年
- 本试验旨在利用氨基酸部分扣减法研究泌乳母猪低蛋白质饲粮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和缬氨酸(Val)的限制性顺序,为精准评估氨基酸营养需要量以及建立氨基酸平衡模式提供理论基础。选取84头胎次、预产期和体重相近的“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LP组)饲粮中粗蛋白质(CP)水平为15%;其余5个试验组在LP组饲粮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氨基酸的扣减,分别为:LP-Lys组[扣减20%回肠标准可消化(SID)Lys]、LP-Met组(扣减20%SID Met)、LP-Thr组(扣减20%SID Thr)、LP-Trp组(扣减20%SID Trp)和LP-Val组(扣减20%SID Val)。各组饲粮净能(NE)和CP水平一致。试验期28 d(从妊娠第107天至分娩后第21天)。结果表明:1)母猪生产性能方面,与LP组相比,饲粮扣减20%SID Lys或SID Val均显著提高初生仔猪弱仔数(P<0.05);饲粮扣减20%SID Lys、SID Met或SID Trp均显著提高母猪体损失(P<0.05)。2)母猪泌乳性能方面,与LP组相比,饲粮扣减20%SID Val显著降低母猪泌乳量(P<0.05);饲粮扣减20%SID Lys或SID Val显著降低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和断奶个体重(P<0.05),饲粮扣减20%SID Thr显著降低仔猪ADG(P<0.05)。此外,饲粮扣减20%SID Lys还降低初乳和常乳中乳蛋白质含量,且在常乳中达到显著水平(P<0.05);饲粮扣减20%SID Val不仅显著降低常乳中乳蛋白质含量(P<0.05),而且显著降低常乳中乳糖含量(P<0.05);饲粮扣减20%SID Thr显著降低常乳中乳蛋白质含量(P<0.05)。3)氨基酸代谢及饲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方面,饲粮扣减20%目标氨基酸均提高血清尿素氮(UN)和乳尿素氮(MUN)含量,其中,LP-Lys组和LP-Val组表现较为显著(P<0.05),其次为LP-Thr组、LP-Met组和LP-Trp组。与LP组相比,饲粮扣减20%SID Lys显著降低母猪血清Lys含量(P<0.05);同时,LP-Lys组血清Met、Thr、Val、异亮氨酸(Ile)和苯丙氨酸(Phe)含量均高于其他各组。与LP组相比,饲粮�
- 韩萌萌龚渝廉潇弯梦辽李博文王睿泽郭秋平段叶辉陈红羽李凤娜
- 关键词:低蛋白质饲粮必需氨基酸泌乳母猪
- 7种必需氨基酸平衡低蛋白质饲粮对31~6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养分消化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研究7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平衡低蛋白质饲粮对31~6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及消化功能的影响,探讨低蛋白质饲粮在清远麻鸡上的应用。【方法】选取31日龄健康清远麻鸡960只(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对照组鸡饲喂基础饲粮(CON,粗蛋白质水平为17.5%),试验组鸡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6.5%(A组)、15.5%(B组)和14.5%(C组)的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水平同对照组),试验期为30 d。60日龄时称重、采血、屠宰取样,测定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试验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B组鸡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③对于十二指肠,3个试验组鸡隐窝深度均显著升高(P<0.05),A和B组鸡绒隐比均显著降低(P<0.05);对于空肠,C组鸡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B组鸡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绒隐比显著降低(P<0.05);对于回肠,A组鸡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平衡7种必需氨基酸的条件下,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6.5%、15.5%、14.5%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清远麻鸡肠道组织形态的发育,但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等指标无明显负面影响。综合考虑,清远麻鸡氨基酸平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以15.5%为宜。
- 欧建存黄健丘婷岑明珠郑朝军王文河黄威龙张辉华
- 关键词:低蛋白质饲粮清远麻鸡肠道形态
- 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1~3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2025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1~3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清远麻鸡母鸡960只,按照体重无差异原则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蛋白质水平为21%),3个试验组(A、B、C组)分别饲喂较基础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2%、3%的试验饲粮(蛋白质水平为分别为20%、19%、18%)。试验饲粮通过添加晶体氨基酸保持与基础饲粮一致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缬氨酸比值。试验期为30 d。结果显示:1)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C组清远麻鸡30日龄的粗蛋白质、粗灰分及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A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的十二指肠绒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清远麻鸡1~30日龄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或2%并平衡必需氨基酸,可显著改善清远麻鸡30日龄十二指肠组织形态;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3%并平衡必需氨基酸,可显著改善清远麻鸡30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形态,并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粗灰分及磷的表观消化率。
- 欧建存黄健丘婷岑明珠郑朝军王文河黄威龙张辉华
- 关键词:低蛋白质饲粮清远麻鸡肠道组织形态
- 牛奶中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快速批量检测方法
- 本发明属于奶牛性能测定和牛奶品质检测领域,公开了牛奶中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快速批量检测方法。申请人使用邻接约束分层聚类(HAC)+人工手动选择的方法。最终选取的特征波不仅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还克服了光谱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 张淑君褚楚张宁温佩佩徐学文王东微周傲江汉余青梅
- 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的冬荪菌株ZJDS001及其栽培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的冬荪菌株ZJDS001及其栽培方法,涉及冬荪种植技术领域,分类学名为冬荪(Phallus dongsun);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74。冬荪菌株ZJDS001具有个体大、单菇...
- 孙达锋华蓉李雪松刘绍雄罗孝坤李建英岳万松张晓华高章会岳婷松张琳
- 以蚝壳粉为钙源制备复合必需氨基酸螯合钙的工艺研究
- 2024年
- 利用废弃蚝壳为原料,通过酸水解法制备可溶性钙,再采用水体系合成法制备复合必需氨基酸螯合钙,以螯合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酸解条件为0.1 g生蚝壳粉加入2.5 mL浓度为1.25 mol/L的盐酸,酸解时间为22 min,温度为70℃,此时的可溶性钙得率为291.63 mg/g;氨基酸螯合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氨基酸溶液与酸解液的体积比为5∶2,在温度75℃,pH 8的条件下反应45 min,此条件下最佳的螯合率为80.85%。该研究为生蚝壳的高值化利用及复合必需氨基酸的生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郑洁敏杜冰
- 关键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螯合钙螯合率
- 低蛋白饲料补充必需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实验以初重为(12.71±0.11)g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Carassius gibelio var.CAS V)为研究对象,基于异育银鲫必需氨基酸需求量,探究在低蛋白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3组等能饲料:CON组(35%粗蛋白)、LP组(28%粗蛋白)和LP+EAA组(28%粗蛋白+晶体氨基酸),养殖周期为50d。实验结果显示:低蛋白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生长性能(P<0.05),并与CON组无显著差异(P>0.05);LP+EAA组的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LP组(P<0.05),而谷丙转氨酶活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补充必需氨基酸对肠道中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无显著影响(P>0.05)。肠道中cat2、asct2和b0at1三种氨基酸转运蛋白显著上调(P<0.05),LP组的b0,+at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而pept1的表达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中LP组tor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LP+EAA组的s6k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4ebp2和eif4e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背肌中LP+EAA组的tor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LP组的eif4e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而s6k1和4ebp2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向异育银鲫“中科5号”幼鱼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至需求量可以将饲料蛋白水平由35%降至28%,而不会对生长、氨基酸转运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等产生负面影响。
- 何林岳刘昊昆韩冬朱晓鸣金俊琰杨云霞解绶启
- 关键词:低蛋白饲料必需氨基酸MTOR信号通路
- 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对斑鳢幼鱼生长性能、肌肉氨基酸组成、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脏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探究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对斑鳢幼鱼生长性能、肌肉氨基酸组成、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脏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540尾健康的斑鳢幼鱼,初始体重为(16.85±0.21)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高蛋白质组(HP组,对照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48%的高蛋白质饲料,低蛋白质组(LP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42%的低蛋白质饲料,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组(LP+EAA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44%的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HP组和LP+EAA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LP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LP组(P<0.05)。LP组和LP+EAA组的氮沉积率显著高于HP组(P<0.05)。2)LP组的鱼体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HP组和LP+EAA组(P<0.05)。LP+EAA组的肌肉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HP组和LP组(P<0.05),肌肉酪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HP组(P<0.05)。3)LP+EAA组的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HP组(P<0.05),LP组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低于HP组和LP+EAA组(P<0.05),LP组的血浆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LP+EAA组(P<0.05)。4)LP组的肝脏中y+L型氨基酸转运体(y+LAT2)、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小肽转运体1(PepT1)和增强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HP组(P<0.05),肝脏中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和发育和DNA损伤反应调节蛋白1(REDD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HP组(P<0.05);LP+EAA组的肝脏中PepT1和CHOP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HP组(P<0.05)。5)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LP组肝脏空泡化严重,而LP+EAA组肝脏形态正常。综上所述,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从48%降低到42%并补充必需氨基酸,不影响斑鳢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
- 费树站康茄敏张军豪刘海洋罗青张新铖陈昆慈欧密赵建
- 关键词:斑鳢低蛋白质饲料必需氨基酸肝脏健康
相关作者
- 王文亮

- 作品数:504被引量:2,105H指数:21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香菇 金针菇 食用菌 低盐 多酚
- 陈相艳

- 作品数:212被引量:57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金针菇 香菇 呈味核苷酸 锅巴 多酚
- 弓志青

- 作品数:259被引量:93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香菇 食用菌 金针菇 果蔬 毛木耳
- 宋莎莎

- 作品数:85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香菇 呈味核苷酸 锅巴 食用菌 金针菇
- 崔文甲

- 作品数:142被引量:4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香菇 金针菇 低盐 食用菌 腌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