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4篇“ 心血瘀阻型“的相关文章
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疗法对心血瘀阻病患者LVEF、LVDD等指标影响分析
2025年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疗法对心血瘀阻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大名县沙圪塔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心血瘀阻病患者被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接受了标准的治疗程序,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使用了血府逐瘀汤。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临床症状积分等参数。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LVEF有所提升,LVDD有所减少,hs-CRP含量降低,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程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心血瘀阻病患者脏功能和炎症状态,缓解临床症状。
郭晓磊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常规疗法心血瘀阻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血府逐瘀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心血瘀阻绞痛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体外反搏对心血瘀阻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92例心血瘀阻绞痛患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48例。A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B组、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和体外反搏,D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比较4组绞痛症状、硝酸甘油含服量、中医证候积分、肌耗氧量、西雅图绞痛量表(SAQ)评分、临床疗效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脱落3例,B组脱落1例,C组脱落3例,D组脱落2例。治疗后,4组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服量、中医证候积分、肌耗氧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C组、D组均低于A组(P<0.05),D组低于B组、C组(P<0.05);治疗后,4组SA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B组、C组、D组均高于A组(P<0.05),D组高于B组、C组(P<0.05);D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C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体外反搏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瘀阻绞痛病人临床症状,降低肌耗氧量,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良好。
刘媛媛李杨胡珍珍
关键词:心绞痛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体外反搏心肌耗氧量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心血瘀阻胸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功能的影响
2025年
探析心血瘀阻胸痹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共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50例心血瘀阻胸痹患者样本,随机分组为观察组(25例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25例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心血瘀阻胸痹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安全有效,适合在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王元军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西医心血瘀阻胸痹
胸痹活血合剂治疗心血瘀阻绞痛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心血瘀阻绞痛患者采用胸痹活血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收治60例心血瘀阻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实施联合胸痹活血合剂治疗。比较两组在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使用剂量、绞痛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评估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甘用量、中医证候积分、绞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胸痹活血合剂治疗心血瘀阻绞痛临床疗效确切,治疗价值高,安全性好。
顾蔚文薛勇何盼周鑫智庄燕
关键词:心血瘀阻型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病的研究
2024年
评价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加减)对于冠病(即CHD)心血瘀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年内入院的84例CHD(心血瘀阻)患者,摸球法均分,组一予以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加减)治疗,组二则是西药治疗,相互比较的是治疗效果等多项指标。结果 组间治疗以后的各个指标相比,结果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加减)可以提升CHD(心血瘀阻)患者的总体疗效,全面控制病情,因此治疗方案较为合理。
王文东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心血瘀阻型冠心病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隔物灸治疗心血瘀阻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隔物灸治疗心血瘀阻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诊治的70例心血瘀阻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滴,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滴联合三七粉、桃仁粉隔物灸于膻中穴外治,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N端B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T(cTn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变化,统计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占比及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NT-proBNP、cTnI、FIB、D-D、CRP、SCr、BUN、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NT-proBNP、cTnT、D-D、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胸闷、胸痛、气短、形寒肢冷、两胁胀痛、咳痰、肢体沉重症状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2%(32/34)比77.14%(27/35),P<0.05]。2组均未发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过敏事件,均未发生肝肾功能受损、消化道出血、急性脑血管事件、凝血障碍等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隔物灸于膻中穴治疗心血瘀阻病能明显改善患者阳虚、痰饮、血瘀症状和血液高凝状态,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肌。
杜晓妹陈燕华陆鹰蒋丽徐翠宏李深广
关键词:冠心病银杏叶提取物隔物灸心血瘀阻型
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病效果评价
2024年
分析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对于冠病(心血瘀阻)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入3年间院内就诊的84例冠病(心血瘀阻)患者。随机表分组,一组42例,选择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饮(加减);二组42例,选择西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一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二组(P<0.05)。治疗前,组间的中医证候积分、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对比,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一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二组,功能指标均优于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二组(P<0.05)。一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二组(P<0.05)。结论 为冠病(心血瘀阻)患者实行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可改善相关症状,恢复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减少用药副作用,进而提升疗效。
张利青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心血瘀阻型冠心病
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病的药学作用评价
2024年
探讨心血瘀阻病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的效果,并对其药学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的40例心血瘀阻病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更明显,且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前的血脂指标和血管内皮及细胞因子参数值相似,无显著差异。经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血脂参数值更低,显示更优的治疗效果(P<0.05)。同时,两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尿酸、N末端B钠尿肽原等参数值也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同样表现出更低的水平(P<0.05)。此外,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也显示出更低的不良反应率(P<0.05)。结论 针对心血瘀阻病患者采取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状况,同时可有效调节血管内皮及细胞因子水平,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洪玮余婷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病的临床价值评价
2024年
评价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血瘀阻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心血瘀阻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改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能够提高心血瘀阻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其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水平。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血瘀阻病伴失眠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血瘀阻病(CHD)伴失眠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心血瘀阻CHD伴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血瘀阻CHD伴失眠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改善中医症候、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吴志阳林冰冰
关键词:冠心病心血瘀阻型失眠耳穴压豆

相关作者

王肖龙
作品数:290被引量:1,48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电图 冠心病患者 慢性心力衰竭 META分析
沈智杰
作品数:50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阿托伐他汀 速效救心丸 氯吡格雷抵抗 益气活血方 心血瘀阻型
郭蔚
作品数:41被引量:24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速效救心丸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心血瘀阻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李建华
作品数:165被引量:83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高血压 推拿 胰岛素抵抗 手法 中药组合物
符德玉
作品数:251被引量:1,13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证型 活血潜阳方 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