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02 篇“ 心脏永久起搏器 “的相关文章
心理干预用于植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患者并发不良情绪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目前,我国植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患者数量呈增长趋势。该文围绕植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患者并发不良情绪的情况综述了并发不良情绪的研究现状、心理干预的作用机制、并发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预防及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及心理干预在植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患者并发不良情绪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植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宁佳丽 王海迪 吴倩 张莹 陈春艳 陈祖琨关键词: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 植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焦虑或抑郁的影响 2025年 分析植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焦虑或抑郁的影响。方法 从该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中选择60例患者,依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实施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治疗,分析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治疗,能够对患者的消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改善,临床运用价值显著。 周小晋关键词:心脏永久起搏器 缓慢性心律失常 焦虑 抑郁 探究人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提高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价值 2025年 探讨人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对改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门诊随访置入人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SF-36量表评分;结果 在安装人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的缓解,SF-36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人工心脏 永久 起搏器 可改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王冠达关键词:缓慢型心律失常 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围手术期的精细化护理方案研究2024年 分析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拟行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精细化护理),每组各46例。结果 两组患者常见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其中腰背酸痛、术侧肢体关节僵硬、腹胀、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小时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小时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及术后恢复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常见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卧床期间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时间,提高手术恢复质量。 朱智宁关键词:起搏器 围手术期 精细化护理 复健器 (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术后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复健器 (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术后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起搏器 术后复健。;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复健... 张文波 胡思思 唐海霞 杨玉雯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2023年 本文报道1例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突发颈背部疼痛半小时”就诊。查心电图提示VVI模式起搏 心律,心室率60次/min,查心肌酶学未见异常。考虑到起搏 心电图形会掩盖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形,心肌酶因时间窗原因难以早期诊断。遂以阿托品0.5 mg静脉推注后,自主心室率可升至约80次/min,心电图示下壁导联ST段弓背抬高,考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支架植入后症状缓解。对植入起搏器 患者怀疑冠心病时,可采用起搏器 程控或使用提高心率药物等方法观察患者自主心律心电图图形,有助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郝骥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后应激性心肌病1例报道被引量:1 2023年 应激性心肌病又称Takosubo综合征(Takotsubo syndrome,TTS),1990年由日本学者Sato等[1]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报道日益增多。本文报道1例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后诱发的应激性心肌病。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4岁,因“胸闷、头晕6 d”于2020年12月31日入院。 叶士勇 吕玲春 施振华关键词:应激性心肌病 心脏永久起搏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抗栓药物治疗时代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后的囊袋并发症分析 2023年 关于在抗栓药物时代植入永久 性心脏 起搏器 后发生囊袋并发症的情况分析。方法 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到我院首次植入永久 性心脏 起搏器 的人群中选出22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存在囊袋并发症和抗生药物使用史的人群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 (1)所有所选病例共出现31例囊袋并发症患者,且存在抗栓药物使用史188例,其中脑袋并发症人群占27例;(2)188例存在抗栓药物使用史的目标人群中出现早期和晚期囊袋并发症人数分别为21例和6例,而无抗栓药物使用史的人群存在早期和晚期囊袋并发症人数分别为3例和1例;(3)在所有植入永久 性心脏 起搏器 的具有抗栓药物使用史的人群中晚期囊袋并发症的患者年龄与早期囊袋并发症患者相比更大,且基础疾病的发生率比后者更多,体重比后者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植入永久 性心脏 起搏器 的患者会因为使用抗酸药物而增加术后囊肿并发症的风险,且并发症多为早期发生,也有晚期发生者,但多局限于年事较高、存在基础慢性疾病和低体重人群中。 龙历 文松海 王治忠 罗琳璇 杨从喜关键词:抗栓药物 心脏 永久起搏器 术后 囊袋并发症 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目的本研究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框架,构建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方案,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优化常规护理方案,降低行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患者术后常见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为行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患者... 杨宁关键词:起搏器 围手术期 精细化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优化护理方式对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的影响 2023年 探究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方式对其术后囊袋出血以及电极位移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82例行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优化组与基础组,各为41例,基础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优化组加用优化护理方式。组间对比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优化组心理状态中躯体(42.51±3.64 vs 47.48±3.92)分、强迫(36.35±3.55 vs 40.36±3.99)分、人际关系(32.71±3.81 vs 6.93±4.02)分、抑郁(50.04±3.92 vs 54.93±3.85)分、焦虑(37.63±4.25 vs 41.08±4.22)分、敌对(21.36±3.15 vs 24.52±1.94)分、恐怖(23.58±4.02 vs 27.16±3.16)分、偏执(21.42±3.98 vs 24.39±1.40)分、精神病性(38.29±3.28 vs 42.83±3.10)分及其他(25.33±2.15 vs 28.92±3.01)分评分均低于基础组,数据比较意义存在(P<0.05);优化组服药依从性高于(92.68 vs 73.17)%基础组,数据比较意义存在(P<0.05);优化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少于(4.88 vs 21.95)%基础组,数据比较意义存在(P<0.05);优化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95.12 vs 80.49)%基础组,数据比较意义存在(P<0.05)。结论 优化护理方式对心脏 永久 起搏器 植入术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服药依从性提高,术后并发症情况减少,护理满意程度加强。 麻淑桃 吴庆关键词: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囊袋出血 电极移位
相关作者
王祖禄 作品数:813 被引量:2,282 H指数:1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射频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韩雅玲 作品数:2,585 被引量:6,874 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于海波 作品数:350 被引量:470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 射频导管消融 臧红云 作品数:222 被引量:334 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双心室 永久起搏器 王守力 作品数:549 被引量:1,515 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