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171篇“ 心理分析“的相关文章
用户心理分析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用户心理分析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心理研究设备,比如第一心理研究设备、第二心理研究设备进行图像数据、行为数据、情绪数据和关系数据的初步获取,再将这些数据上传至数据分析设备进行...
吴强
基于人工智能的儿童绘画心理分析与疏导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儿童绘画心理分析与疏导方法,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进行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分析,客观评估儿童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疏导方案。该方法提高了心理分析的客观性和效率,能够广泛应用于儿童心理健康领域。
崔圣梅
“画”见“危”与“机”--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在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个案中的运用
2025年
校园心理危机的预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筛查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做到早预防、早干预是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依据投射理论,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了解绘画者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等,继而开展工作,可以达到辅导和干预效果,简单且实用。心理教师将“‘画’见‘危险’”“‘画’见‘机会’”“‘画’见‘未来’”“‘画’见‘温暖’”等工作环节融入危机干预六步法中,干预效果显著。
马列子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
基于心理健康模型的对话理解与心理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深度学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心理健康模型的对话理解与心理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对话数据和第一面部数据;将第一对话数据和第一面部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更新到历史上下文特征中;...
欧红君刘胜坤黄倩影李伟基
大学生社交使用心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25年
社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随着网络信息通路的不断延伸,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论坛、社区和圈子,特别是Web2.0以来,人与人沟通的便利性大幅增强。大学生是社交媒体的重度使用人群,网络社交和人际交往是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一方面,社交媒体的使用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便捷的数据获取和统计又给大学生心理行为分析提供了便利。而引导大学生健康地进行网络社交,分析社交媒体影响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机理,在心理健康问题常态化下更加重要。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分析大学生社交媒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提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张高杰杨晨科
关键词: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考后心理分析及调适策略
2025年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业生涯的关键组成,其意义远不止于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深刻考验。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高考的升学压力,考试更会对其心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考后,学生可能出现焦虑、自卑、迷茫等多重心理困境,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心理调适策略,激励学生采取更为积极正向的视角来审视考试反馈,不仅关乎学生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他们后续的学习动力和目标设定。因此,探讨高中生考后的心理调适策略,为其未来的学习旅程铺设坚实的心理基石,助力其实现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沈雪芬
关键词:知识掌握情况调适策略学生心理素质学业生涯高中生心理困境
精神心理分析报告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系统和程序产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精神心理分析报告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系统和程序产品,所述精神心理分析报告的生成方法包括:获取被试者的原始表现数据,其中,原始表现数据通过记录被试者在执行精神心理测试任务的过程中的表现得到;将原始表...
戎戈于晨超刘思中
绘画心理分析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5年
绘画心理分析是艺术治疗的一种方法,当前在心理咨询中被广泛应用,将绘画心理分析引入到高校心理健 康教育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思路。目前,高校心理课堂存在重理论轻体验、学生参与度低、学生主体地位不明 显、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通过绘画心理分析的引入不仅能够增强心理课堂学生的心理体验感和参与度,而且可以减少 学生的心理防御,从而更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老师和心理咨询师及时给予帮助,同时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 效果。
刘香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AI技术的绘画心理分析平台
2025年
当前,社会心理健康领域的问题层出不穷,针对潜在的心理疾病问题,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手段来发现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文探讨了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构建的一款利用绘画心理进行辅助心理测试与分析的移动应用平台。
边佳敏吴泽昊刘晓平张丽娜
关键词:绘画心理心理疾病
“冒充公检法”诈骗中被害人心理分析及防控
2025年
“冒充公检法”作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主要类型之一,给民众乃至社会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目前,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法学、公安学等领域中针对民众的诈骗预警,从心理学视角探究被害人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较少,这或是反诈的关键着力点。本研究以诈骗发生过程中被害人心理变化为锚点,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剖析受骗心理过程,并将其总结为三个阶段:初步接触期、威胁诱导期和孤立控制期。本研究旨在探讨各个阶段中被害者的心理发展历程,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心理防控策略,为民众自我防范和警方精准反诈提供建议和参考。“Impersonating Public Security, Prosecution, and Court” fraud is one of the main types of telecom fraud, causing significant harm to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Existing research primarily focuses on legal and law enforcement perspectives, with limited studies on the victim’s internal psychological process from a psychological viewpoint, which could be a key focus for anti-fraud efforts. This study anchors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victims during the fraud process, analyz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ges of victimization, which a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phases: initial contact, threat induction, and isolation control. For each phase,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victims and proposes targeted psych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providing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public self-defense and law enforcement’s anti-fraud precision.
薛诗桦梁薇金玉倩陈静全

相关作者

申荷永
作品数:141被引量:1,336H指数:21
供职机构:澳门城市大学
研究主题:心理分析 沙盘游戏 心理治疗 心理学 中国文化
范红霞
作品数:76被引量:509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分析 分析心理学 大学生 人格面具 荣格分析心理学
汤世明
作品数:65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人格障碍 药物治疗 心理分析 精神病
崔景贵
作品数:264被引量:2,044H指数:23
供职机构:江苏理工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教育 职校生 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教育
章剑和
作品数:291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
研究主题:孩子 物理教学 老师 教师 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