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61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文章
“主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构建与实施
2025年
当前改革的背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系统化设计提出了要求。分析了“主题化”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并从确立目标、建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评价效果四个方面剖析了在构建、实施主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性建议。
杨红
关键词:主题教学课程改革课程评价
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研究
2025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还要重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其中对奋斗精神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将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其积极心理品质,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同时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此,文章从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结合学院特色与学生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践指导。
代丽偲
关键词:奋斗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政教学模式探析
2025年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政教学,对于推进公共基础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聚焦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制定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四个步骤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政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切实可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唐立王思奇杨黎高张清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政教学方法研究
2025年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人生的信念和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选择和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深远意义。教育的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教育教学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找到思政教育的发力点和二者的契合点,在教学中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结合起来,使之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李英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教学
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改革
2025年
数字化时代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着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数字技术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改革带来新契机。本文聚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深入剖析当前在教学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数字赋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改革的多方面体现,包括教学资源数字化拓展、教学方法多元化创新以及教学评价精准化升级,旨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数字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胡秋琼
关键词:数字技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政教学实施探析
2025年
文章主要讨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如何实施思政教学,从思政育人目标、思政元素设计、本土案例中挖掘思政元素、思政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政教学理念的设计和教学实施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意义,为高校教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政教学模式构建提供了思路。
高诚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研究
2025年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接着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最后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策略,包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堂导入环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堂案例分析环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堂实践环节等。
周婷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
基于萨提亚模式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究
2025年
萨提亚模式作为一种聚焦于个体内在一致和谐、自尊自信的积极心理学模式,本研究将其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改善当前教学形式较单一、内容相对陈旧、实效性有限等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研究、网络资源运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以期丰富教学模式的内涵,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张婧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研究
2025年
通过分析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该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细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该融入思政元素的实施策略,具体从构建思政元素体系和创新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展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育人效果,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苏晓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文化育警
心理资本驱动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创新研究
2025年
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核心成分,心理资本的开发能有效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本文探讨心理资本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并从开发心理资本四个核心成分的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基本原则、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为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提供理论借鉴和创新思路。
方丽芳
关键词:心理资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相关作者

段元梅
作品数:39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问题 单片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学改革
韩丹
作品数:15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课程观 课程观
宋传颖
作品数:46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邵阳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高校贫困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学视角 积极心理学
黄时华
作品数:74被引量:574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中介作用 网络游戏成瘾 信度 生命意义感
赵阿勐
作品数:143被引量:481H指数:10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健康 医学生 医学院校 精神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