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7篇“ 微阵列数据“的相关文章
- 综合微阵列数据分析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的lncRNA-miRNA-mRNA竞争内源性网络
- 2025年
-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的ceRNA网络在AS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A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从GEO数据库筛选GSE97210和GSE28858数据集,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mRNA和miRNA,而后基于ceRNA理论在Cytoscape3.7.2软件中构建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其次对ceRNA网络中的mRNA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再将ceRNA网络中的mRNA与自噬、焦亡和铁死亡相关的基因取交集,构建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的ceRNA网络。结果共获得1208个DElncRNA、4723个DEmRNA和139个DEmiRNA。构建了一个由64个lncRNA、8个miRNA和167个mRNA组成的ceRNA网络。ceRNA网络中的mRNA主要在转录和迁移的正调控以及蛋白结合等生物功能和PI3K-Ak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最终,构建了7种lncRNA介导的ceRNA对焦亡的调控途径和23种lncRNA介导的对铁死亡与自噬的调控途径。结论该研究构建了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的ceRNA网络,有助于我们了解程序性细胞死亡导致AS的作用机制。
- 杨琼宋月月贾雨涵盖秩舶杨雯晴张丹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 基于熵的微阵列数据特征选择
- 2024年
- 针对基于熵的特征加权算法忽略了数据集内在特性对特征重要性的影响,导致特征选择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熵的特征加权算法,根据信息熵计算特征维度的重要性权重,通过引入交叉验证实现不同数据集的阈值学习,确定用于度量特征重要性的最佳阈值参数,并基于该阈值对数据集进行特征选择。在微阵列数据集上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算法,所提算法能够减少更多的维度,且特征子集用于分类得到的准确率与原算法基本持平甚至有所提高,说明改进的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 邓蕊欣李达金德泉
- 关键词:微阵列数据信息熵
- 面向DNA微阵列数据分类的混合基因选择算法研究
- DNA微阵列技术是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在基因诊断和疾病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该技术所生成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往往呈现高维度、小样本量的特点,对数据分析和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高效的基因选择算法应运而生,其...
- 曹入屯
-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
- 基于网络药理学、微阵列数据分析和分子对接探究四君子汤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微阵列数据分析和分子对接探讨四君子汤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软件对GEO数据库中下载的缺血性心力衰竭(HF)的微阵列数据进行分析;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四君子汤中4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获取四君子汤有效成分与心力衰竭的匹配靶点;通过Cytoscape(v 3.2.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在R软件上使用clusterProfiler(v3.8)和DOSE(v3.6)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借助AutoDockTool、PyMOL软件进行预处理及分子对接。结果:通过对微阵列数据的分析,获得关于心力衰竭的37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共筛选出四君子汤有效成分136种,活性成分所涉及的相关靶点4 134个,对9个匹配靶点和5个重要化学成分进行后续分析,构建了“四君子汤-心力衰竭”PPI网络。通过GO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得到细胞对酸性化学物质的反应、有机羟基化合物转运、轴突再生、神经元投影再生、内质网腔、胶原三聚体、蛋白结合和局灶性黏附途径等重要生物学过程。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柚皮素与核心靶点载脂蛋白B(APOB)、补体C1q结合蛋白(C1QB)对接良好。结论:四君子汤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可能是多靶点、多途径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为后续的四君子汤药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 庄震坤李颖陈宏昱温妙愉蔡景太孙绪新宋晓丹张伟健陈奕群程红
- 关键词:缺血性心力衰竭四君子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基于人类蛋白质组微阵列数据筛选蟾毒灵抗癌作用靶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蟾毒灵人类蛋白质组微阵列数据,探究蟾毒灵互作蛋白之间的潜在联系,预测蟾毒灵在癌症中的作用靶点。方法使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进行关键蛋白筛选。下载TCGA数据库数据进行关键基因的泛癌分析;使用survival包绘制关键基因在肺癌、肝癌和胃癌中的K-M曲线,评估其预后效能。结果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蟾毒灵潜在互作蛋白显著富集于细胞内的各类囊泡的腔和膜以及核糖体等细胞组分,与鸟苷核苷酸结合、GTP结合、钙黏蛋白结合等分子功能以及氨基酸及衍生物代谢、糖代谢、核糖体、真核细胞翻译起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复制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筛选出前10位的核心蛋白,分别为RPL6、RPL8、RPL14、RPL24、RPL31、RPL36、RPS4X、RPS16、FAU和GNB2L1,其中除GNB2L1外均为核糖体蛋白。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核心蛋白中的9种核糖体蛋白在大多数癌症中差异表达且与我国死亡率前3位的癌症肺癌、肝癌和胃癌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蟾毒灵可能通过与核糖体蛋白直接相互作用调控癌细胞中核糖体的组装与发生,阻碍其蛋白合成从而发挥抑癌作用。
- 陈光刘畅颖宋庆航孙福林杨丽娜李冰
- 关键词:蟾毒灵蛋白质阵列分析计算生物学
- 基于芯片微阵列数据库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在精子发生障碍中的机制研究
- 刘彦星
- 一种基因微阵列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微阵列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涉及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微阵列技术,获得基因表达数据;构建多个低维度特征选择任务;通过多任务伪仿射变换算法得到最优特征子集;根据最优特征子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
- 朱淑娟庄仲杰潘正祥吴祖揚陈建铭
- 染色体微阵列数据的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染色体微阵列数据的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染色体微阵列数据,并根据设定标准对染色体微阵列数据进行筛选,获得目标染色体微阵列数据;根据染色体信息将目标染色体阵列数据转化为第一设...
- 徐迹叶秀峰张圆李宗阳赵卫华余志英刘文兰
- 基于DNA微阵列数据的肿瘤基因选择技术研究
- 统计数据表明,癌症是导致人类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随着DNA微阵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微阵列数据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处理微阵列基因表达谱数据对癌症的分型诊断和治疗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 吴邦语
- 基于网络药理学、微阵列数据分析和分子对接探索头花蓼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索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PC)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HAG)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数据库识别PC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HAG相关基因,并取交集获得PC治疗HAG的潜在靶标;利用Cytoscape 3.6.0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和PC治疗HAG潜在靶蛋白的PPI网络,采用多个拓扑指标筛选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获得PC治疗HAG的潜在信号通路,利用分子对接观察PC活性成分与关键靶蛋白的结合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内外实验对PC治疗HAG的相关靶标进行验证。结果通过数据库识别出PC活性化合物及靶标,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和潜在靶蛋白的PPI网络,多个拓扑指标筛选出52个hub genes,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显示,PC通过Akt/NF-κB/NLRP3通路对HAG发挥作用。基于此,通过实验发现PC作用于HAG GES-1细胞和HAG SD大鼠后,能够减少其IL-18和IL-1β的分泌,上调Akt及其磷酸化水平,减少NF-κB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从而改善HAG炎症反应。结论PC可通过激活Akt及其磷酸化水平,抑制NF-κB和NLRP3炎症小体相关因子的表达,对HAG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为阐释PC治疗HAG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袁艳杨烨晏娇艳袁艳何芸刘敏莫非黄健张姝
- 关键词:头花蓼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分子对接
相关作者
- 印莹

- 作品数:32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聚类 基因聚类 微阵列数据 数据挖掘 基因表达数据
- 荀鹏程

- 作品数:60被引量:38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印第安纳州立大学
- 研究主题:微阵列数据 巨大儿 寿命表 影响因素 汽车驾驶员
- 王国仁

- 作品数:351被引量:1,771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
- 研究主题:XML 面向对象 数据库 聚类 查询处理
- 赵宇海

- 作品数:33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聚类 基因聚类 数据挖掘 基因表达数据 微阵列数据
- 许光宇

- 作品数:50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图像去噪 聚类 图像去雾 基因聚类 微阵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