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32篇“ 微污染水“的相关文章
周丛生物膜强化污染脱氮除磷效能及其生物群落特征
2025年
利用天然周丛生物构建了藻-细菌-真菌三元复合生物膜,探讨了复合生物膜强化城乡小污染脱氮除磷处理效能及其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异养生物膜,藻-细菌-真菌三元复合生物膜对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磷酸盐(PO_(4)^(3-)-P)的去除效率分别提高了34.2%和60.1%。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复合生物膜强化污染氮、磷去除效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最佳运行条件下,TN和PO_(4)^(3-)-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4.1%和98.2%。批次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藻/光合细菌同化、生物诱导磷酸盐沉淀等过程可能共同驱动了污染中氮、磷的有效去除。16S rDNA/ITS/18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Bacteroidota、Planctomycetota、Verrucomicrobiota、Actinobacteriota、Dependentiae为复合生物膜中的优势细菌门;Ascomycota、Basidiomycota、Rozellomycota、Chytridi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Chlorophyta、Bacillariophyceae是优势藻门。Silanimonas、Chloroplast、Cyanobium_PCC-6307、Blastomonas、Leptolyngbyaceae、Porphyrobacter、NS11-12_marine_group、Sediminibacterium、Curvibacter、OLB12、Pirellula是复合生物膜中的优势细菌属;Trichoderma是优势真菌属;Chlorella、Chlamydomonas为优势藻属。其中,Silanimonas、NS11-12_marine_group、Sediminibacterium、Curvibacter、OLB12及Trichoderma是负责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过程的关键菌属;作为典型的厌氧氨氧化菌属,Pirellula可能有助于贫营养条件下氮的去除。研究结果初步解析了复合生物膜处理污染的多路径脱氮除磷过程及生物群落特征,对城乡小体的生态修复及其生态涵养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张林防钟琦王骏吴苏李豪黄晓丹付国楷张智张俊翔
关键词:微污染水脱氮除磷微生物群落结构
量H_(2)O_(2)触发铁/钼多级双反应中心驱动分子键网扭曲扩增污染自净力
2025年
以化学氧化为主的自净化过程依赖于惰性的溶解氧分子与结构稳定的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间随机且无序的相互作用,导致自净化效率极低.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策略,通过制备具有极性强化的双反应中心催化剂(LLWR-FMS),构建催化剂表面吸附的ECs与中内源性介质间电子传递通道,强化二者间相互作用,能有效扩增体自净力.实验表明,在天然江体系中,LLWR-FMS扩增型自净化体系能去除中90%以上的环丙沙星,且表现出极佳的适应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在仅0.1 mmol/L的H_(2)O_(2)调控下,LLWR-FMS体系对江体系中盐酸四环素的去除率在15 min内甚至能提高约50%.
曹文锐丘婷李容刘溢郑乐熙胡春吕来
关键词:低能耗
污染混凝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025年
对混凝处理污染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不同条件下污染的处理效果,选出最佳PAC投量。结果表明:温降低时,浊度和有机物去除效果下降,但COD_(Mn)的去除效果对低温不敏感。温在2℃时,PAC最佳投加量为24 mg·L^(-1),出最小浊度为5.51 NTU。pH降低有利于有机物去除,pH为7.37时去除率最高为39.19%。pH在7.78~8.21时,PAC最佳投加量最低,为9 mg·L^(-1)。原浊度升高时,PAC投加量增加。原浊度为60 NTU时,PAC最佳投加量最低,为22 mg·L^(-1)。当体中存在较多的有机物时,需要增加PAC投加量才能达到对体中有机物和浊度最佳的去除效果,当中COD_(Mn)为5.84 mg·L^(-1)时,投加18 mg·L^(-1)的PAC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李东展杨辉张鹤严
关键词:混凝PAC浊度
一种污染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染的检测装置,针对现有的对污染检测过程大多通过检测人员根据检测要求逐一向污染中加入各项试剂,使检测过程过于繁琐与费时,使检测效率极低,且不方便进行搅拌,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
王珲王顺王莹秋
一种以二氧化钛耦合藻复合材料处理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二氧化钛耦合藻复合材料处理污染的方法,其中二氧化钛耦合藻复合材料包括镂空的中空球形骨架以及置于中空球形骨架内部的聚氨酯海绵;在所述中空球形骨架的表面附着固定有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所述聚氨酯海绵的外...
胡真虎刘迪侯凯戈
一种污染的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处理,提供了一种污染的处理装置,包括滤池主体;滤池主体包括进室、与进室连通的过滤室,与过滤室连通的滤后室,以及设于滤后室中的光纤紫外消毒装置;光纤紫外消毒装置包括光源,以及与光源连接的光纤束,光纤...
朱敏赵柯康瑞鹏毕东河卢伟孙飞云冯亮
一种污染再生利用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再生利用,尤其为一种污染再生利用机构,包括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桶,所述压力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动伸缩...
丁丰
污染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进入到体。造成污染。如何有效处理污染是摆在处理领域研究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单一的污染处理技术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越来越多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被研究使用。文章主要介绍了臭氧组合技术、膜工艺组合技术和光催化氧化组合技术深度处理污染,并辅助案例说明,供处理领域研究者参考。
梁梦霖
关键词:微污染水
一种污染生态净化装置及处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染生态净化装置及处理系统,其中污染生态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沿流行径方向依次分隔为生物反应固定床格段、生物过滤格段以及缓冲出格段;所述生物反应固定床格段及所述生物过滤格段中均设置有处理填...
杨冲 韩瑾 李宁宁 刘成泽
建筑垃圾再生砖和混凝土骨料混合基质人工湿地处理污染及应用
2024年
为提高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对实际污染的净化能力,采用再生砖骨料(RBA)和再生混凝土骨料(RCA)混合物作为基质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设置2种配比:CW1(80%RBA+20%RCA)和CW2(50%RBA+50%RCA),并设置以天然骨料(沸石、火山岩、石灰石)为基质的对照组。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期内,CW1和CW2对TP去除率分别为57.5%和42.7%,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8.9%和24.1%;提高再生混凝土骨料比例的CW2对NH_(3)-N、TN、COD的去除效果与天然骨料系统接近,去除率分别为70.2%、16.9%和63.5%,达到了以废治污的效果。内梅罗污染指数计算进一步证明,提高再生混凝土骨料的比例有利于提升再生骨料系统的综合控污效能,优于传统天然骨料系统。环境风险评价表明,再生骨料系统在稳定运行阶段出污染物的环境风险等级均为理想级,对受纳体影响较小。经济性分析表明,CW2系统的成本最低,效益显著。采用50%再生砖骨料与50%再生混凝土骨料混合基质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成功在温榆河湿地公园进行了示范应用,当进质超过GB 3838—2002《地表环境质量标准》Ⅳ类质标准限值时,各出点出NH_(3)-N、TP、COD均达到Ⅲ类质标准。
李云青李海燕刘兆瀛张轶慧简美鹏武利园李昆
关键词:建筑垃圾垂直流人工湿地

相关作者

黄廷林
作品数:874被引量:4,648H指数:32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水源水库 造粒流化床 氨氮 扬水曝气 沉积物
王占生
作品数:389被引量:4,342H指数:4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饮用水 水处理 有机物 生物预处理 深度处理
王秀菊
作品数:91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研究主题:纯水通量 渗透膜 醋酸纤维素 海水淡化预处理 微污染水源水
王立国
作品数:132被引量:169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研究主题:纯水通量 渗透膜 醋酸纤维素 海水淡化预处理 微污染水源水
王仲鹏
作品数:143被引量:88H指数:7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研究主题:纯水通量 渗透膜 催化剂 醋酸纤维素 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