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1篇“ 微差时间“的相关文章
露天矿山台阶爆破合理微差时间优选及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为了降低露天台阶爆破后的岩石块度,减少二次破碎成本,根据杨家岭矿山的实际地质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微差时间对岩石损伤程度的影响,分析了关键测点随延期时间变化的规律,最后开展现场试验并利用块度分析软件WipFrag4.0对爆后岩石进行块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微差时间的增加,岩石的损伤程度先增加后减小,在孔间、排间微差时间分别为40、70 ms时,岩石的损伤程度达到最大;通过在现场开展爆破试验发现,在孔间延期时间为35、40 ms,排间延期时间为65、70 ms时,块度主要集中在10 cm处,块度大于31.6 cm的占比分别为21.26%、23.19%,明显小于其他方案;分析后发现爆后块度分布规律与数值模拟得到的岩石损伤程度变化规律具有较好一致性,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通过数值模拟岩石损伤程度的量化与现场爆破试验相结合,为后续研究岩石损伤提供新思路。
黄雪峰储亚坤杨赛群李洪伟梁昊
关键词:微差爆破爆破块度岩体损伤
基于调频减震的露天矿岩质边坡爆破孔间微差时间优选研究
露天矿岩质边坡爆破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爆破振动、爆破飞石等危害,严重威胁到矿山边坡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目前国家要求全面推广使用数码电子雷管,如何使用先进的数码电子雷管在提升爆破效果的同时降低爆破危害效应成为矿山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研博
关键词:矿山爆破信号分析数值模拟
基于震动波干扰叠加优选合理孔间微差时间的试验研究
2024年
为解决某地下矿山深孔爆破震动过大影响地表村庄的问题,采用爆破震动半周期干扰叠加方法减小爆破震动。依据地震波干扰叠加减震原理,采集不同药量对应下的单孔爆破震动波形图,得到逐孔起爆震动图像,并求得5个孔的爆破震动半周期分别为13.7、14.1、8.3、14.5、12.1 ms,由此取8、10、12、14 ms作为后续试验的孔间微差时间,再选取18 ms作为对比原爆破与新爆破设计的中间值参与后续孔间微差爆破试验,100 ms作为排间微差时间的爆破方案进行试验。为评价爆破震动衰减程度,对采集的原爆破设计的爆破震动信号进行了萨道夫斯基公式回归分析,求得与爆破条件、岩石特性等有关的场地系数k=222.09、震动衰减系数α=1.47。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2 ms孔间微差间隔时间起爆时,爆破震动无震动增大点,平均减震率30.8%,最大减震率达到了74.19%,震动半周期较集中的14 ms孔间微差时间爆破数据中,虽然有效减震点的平均减震率达到了50.31%,但是出现了44.44%的震动增大点,通过对比发现,12 ms减震效果最好。基于改变微差时间使震动波干扰叠加实现减震的方法原理简单、实用性强,在工程施工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优势。
褚夫蛟王作鹏李铭涵丁明海庞如顺韩景松
关键词:矿山爆破
基于HHT频谱分析逐孔起爆微差时间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为解决某矿山矿体回采时爆破振动过大影响地表村庄建(构)筑物安全的问题,通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与经验公式计算,选取8、10、12、14和18 ms的孔间微差时间和100 ms的排间微差时间作为在该矿Ⅲ矿体63113矿房试验的爆破参数,根据村庄多为1~2层砖混结构建筑计算得到其自振频率7.63~13.23 Hz。现场采集爆破振动数据并利用Matlab对测得的爆破振动信号做HHT变换并从时域、频域和能量的角度分析信号的特点。使用具有高度自适应性的EMD分解将原始振动信号分解为IMF分量,再对IMF分量做10层db8小波变换并总结level 9的频带7.8~15.7 Hz具有的能量在总能量中的占比规律,对用IMF分量重构后的信号做Hilbert变换得到三维希尔伯特谱及边际谱。通过对爆破振动信号做EMD分解和小波变换研究得出,12 ms的微差时间设计在3号测点的三向能量占比分别减小了14.07%、24.89%和6.26%,试验表明通过改进孔间微差时间可以改善低频能量在总能量中占比较多的问题,能有效避免共振效应。对比不同孔间微差时间的Hilbert边际谱和三维希尔伯特谱从频域和能量角度分析得出,孔间微差时间为12 ms的爆破的主振频率和最大瞬时能量出现在起爆后200 ms,集中在大于建筑固有自振频带的30~40 Hz间,对建(构)筑物产生的影响最小。试验通过HHT频谱分析为选择合理的逐孔微差起爆时间提供了有效的判断依据,为更多类似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褚夫蛟王作鹏李铭涵高智丁明海殷树海
关键词:HHT微差时间EMD自振频率
冻岩毫秒微差爆破中确定微差时间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冻岩毫秒微差爆破中确定微差时间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合理确定寒区冻岩的毫秒微差爆破开挖的微差时间,准确预测爆破效果。方法包括:步骤1,考虑温度对波速的影响,计算冻岩的应力波传播速度<Image file="DDA0...
严鹏贺华雄王相峰柳兵张翔宇成毅峰刘晓孙灿营孔凌浩郭万福王万明周永永董涛梅芳斌魏海洋
微差时间和填塞长度对临近充填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嗣后充填采场二步回采过程中,中深孔爆破会对临近充填体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充填体爆破响应对保证采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现场爆破振动测速,将监测数据进行拟合获得衰减方程,同时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不同微差时间和填塞长度的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衰减方程推算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保持一致,ANSYS/LS-DYNA软件用于模拟爆破对临近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②随着微差时间从19 ms增加到25 ms,矿房与充填体交界面的最大有效应力和峰值速度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当微差时间为23 ms时,达到最小值,满足规范要求,对充填体影响最小。③基于矿山原爆破参数方案,设计了4种填塞长度方案,通过分析矿房与邻近充填体交界面的最大有效应力和峰值速度,当填塞长度l_(s1)~ls5分别为2、4、2、5、4 m时,爆破对充填体影响最小,降振效果最佳。研究成果可供类似空场嗣后充填矿山炮孔参数设计参考。
姜琳婧金爱兵姚宝顺陈帅军
关键词:充填开采LS-DYNA充填体稳定性微差时间
电子雷管在岩巷爆破中掏槽孔微差时间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22年
为研究直眼掏槽爆破掏槽孔与辅助孔间延期时间对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通过电子雷管的模型试验对不同延期条件下的槽腔形成过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高速摄影仪对试块槽腔的形成过程进行观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槽腔裂纹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本模型试验条件下,延期时间为1~3 ms时掏槽孔与辅助孔之间的爆炸能量相互作用最紧密,并为辅助孔起爆提供了新自由面,降低了辅助孔起爆受到的夹制作用,爆破效果最佳。②同时起爆时,相邻掏槽孔与辅助孔之间的岩体比掏槽孔包含的槽腔岩体破碎更充分。延期1 ms起爆时,掏槽孔与辅助孔之间的岩石受辅助孔爆炸冲击波作用瞬时移动速度达到最大,辅助孔起爆产生的裂隙范围也最大,掏槽效果最佳。③掏槽孔起爆超过1 ms后对槽腔岩体的影响逐渐消失,此时起爆辅助孔不利于掏槽孔与辅助孔之间爆炸能量相互叠加,降低了掏槽爆破效果。
李洪伟黄昕旭吴立辉杨赛群管月强吴延梦
关键词:直眼掏槽电子雷管延期时间数值模拟
基于电子雷管条件下岩巷掘进爆破掏槽孔微差时间优化与实验研究
随着电子雷管大规模推广应用,岩巷智能爆破技术迈向新的台阶,但岩巷掘进爆破微差时间优化与选择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爆破理论,对直眼掏槽爆破掏槽孔与辅助孔间微差时间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优化,并通...
吴立辉
关键词:直眼掏槽电子雷管微差爆破高速摄影
一种隧道掘进爆破合理微差时间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掘进爆破合理微差时间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隧道掘进工作面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以建立微差爆破模型,并设计药量、孔数、孔间微差和排间微差四个不同维度爆破参数;步骤二、基于微差爆破模型,利用爆破参数仿真...
高军杜修力杨琪另本春薛惠玲王峰高宇馨王伟刘凯文冯怀平周斌温晓凯
一种隧道掘进爆破合理微差时间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掘进爆破合理微差时间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隧道掘进工作面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以建立微差爆破模型,并设计药量、孔数、孔间微差和排间微差四个不同维度爆破参数;步骤二、基于微差爆破模型,利用爆破参数仿真...
高军杜修力杨琪另本春薛惠玲王峰高宇馨王伟刘凯文冯怀平周斌温晓凯

相关作者

宗琦
作品数:339被引量:1,713H指数:24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爆破参数 爆破 数值模拟 光面爆破 炮孔
陈士海
作品数:229被引量:908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
研究主题:爆破 爆破振动 爆破地震波 隧道 动力响应
胡洋
作品数:53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预混气体 爆燃 激波管 同步控制 安全科学
邱海涛
作品数:11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冲击地压 爆破 工程爆破 称量误差 测区
史秀志
作品数:309被引量:1,893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爆破振动 爆破 数值模拟 采场 爆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