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6篇“ 微型钢板“的相关文章
- 锁定接骨板联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 2025年
-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联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将4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A组(采用锁定接骨板联合微型钢板双平面固定治疗,22例)与B组(采用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2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A组短于B组(P<0.05)。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6周、3个月A组均高于B组(P<0.01),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锁定接骨板联合微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疗效确切。
- 邱大权祖波
- 关键词:锁骨骨折双钢板内固定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析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在闭合性掌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有掌骨骨折且为闭合性的患者纳入试验小组中,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均为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患者,观察组均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包括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长、术中失血量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如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畸形等)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闭合性掌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相较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更突出,可以加快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以及最大程度规避不良事件出现,这样可进一步推动手部功能的恢复,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 高鹏吕立涛李华燕
- 关键词:微型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临床疗效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对患者手功能指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掌指骨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对其手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2020年8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273例掌指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36例)和试验组(1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克氏针内固定,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型钢板内固定,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3个月握力和捏力,术前、术后3个月手指总主动屈曲度与生活质量,术前、术后7 d疼痛程度,以及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术后3个月,试验组握力、捏力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手指总主动屈曲度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期间,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较之克氏针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能促进掌指骨骨折患者手功能恢复、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并有助于降低其疼痛程度,进而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张庆王新宏
- 关键词:掌指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手功能
- 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宜兴海吉亚医院骨科收治的掌指骨骨折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端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手指活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端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术后7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术后3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指活动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48)。结论:与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手术相比,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较好,手术时间较短,能够促进患者骨折端愈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手指活动功能。
- 朱旭勇陈志阳
- 关键词:掌指骨骨折
- 后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微型钢板内固定与螺钉内固定的效果比较
- 2025年
- 比较后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微型钢板内固定与螺钉内固定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螺钉内固定)和研究组(微型钢板内固定),各50例,观察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7.26±1.73)d、(3.84±0.51)d、(18.55±3.26)d、(9.57±1.89)周、(16.00%,8/50)比,研究组初次下床活动(6.45±1.22)d、抗生素使用(3.14±0.35)d、住院(14.29±2.53)d、骨折愈合时间(8.16±1.31)周更短,并发症发生率(4.00%,2/50)更低,踝关节功能与活动度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在后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微型钢板内固定有着比螺钉内固定更短的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值得应用。
- 李宏涧李林陈晓鹏何久盛
- 关键词: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的疗效
- 2025年
- 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53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Mayo肘关节功能、疼痛评分改善情况、并发症(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显著降低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和疼痛程度,促进肘关节功能康复。
- 赵夫文
- 关键词:微型钢板内固定肘关节骨折
- 微型钢板内固定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比较
- 2025年
- 目的:观察在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微型钢板内固定和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后踝关节骨折患者62例,按照不同治疗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研究组(31例)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治疗优良率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3 d的丙二醛(MDA)、醛固酮(ALD)、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相较于空心螺钉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足踝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创伤应激刺激,安全性更高。
- 杨雷王磊秦万金
- 关键词:微型钢板内固定空心螺钉内固定并发症
- 微型钢板内固定对后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 2025年
- 本研究聚焦于微型钢板内固定技术在后踝关节骨折治疗领域的运用,旨在深入探索该技术如何积极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与骨折愈合进程,同时全面评估其在加速患者整体康复进程中的实际效用与优势。方法 纳入60例我院收治的后踝关节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围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all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 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关节骨折,能获得显著疗效,具体体现在骨折愈合周期、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长的明显缩短方面。此外,方法 还有助于加速踝关节功能康复,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并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减少并发症出现。因此,微型钢板内固定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对于后踝关节骨折而言,既安全可靠又高效实用。
- 张墨
- 关键词:微型钢板内固定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
- 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术对掌指关节骨折预后影响对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术在治疗掌指关节骨折中的应用,并对比这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2021年10月至2024年11月在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掌指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微型钢板内固定组(n=47)和克氏针内固定组(n=49),采集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关节活动度、手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信息,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微型钢板内固定组除手术时间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外,其骨折愈合时间、开展功能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治疗前,两组掌指关节活动度、手功能评分比较(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掌指关节活动度、手功能评分均高于出院时,且微型钢板内固定组均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微型钢板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25%,显著低于克氏针内固定组20.41%(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虽长于克氏针内固定,但其骨折愈合时间、开展功能锻炼时间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有优势,同时该固定方式能够促进掌指关节关节活动度和手部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
- 应行谭金鑫郑标
- 关键词:克氏针内固定术手功能
- Herbert螺钉内固定与微型钢板应用于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中的VAS评分及对足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5年
- 研究在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中,使用Herbert螺钉和微型钢板进行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66例),选例地点:国药东风茅箭医院,选例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研究组(33例)(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分别应用微型钢板、Herbert螺钉治疗。随访时间:两组均持续随访12个月。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对照组、研究组各指标比较显示:VAS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后者更低,Maryland足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后者更高于对照组,血清IL-1β、IL-8、PGE2、NPY水平(术后7 d):后者更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微型钢板内固定,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应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可减轻疼痛,促进足功能恢复,缓解炎症应激反应,但两种术式远期疗效无差异,临床中可酌情选择适宜治疗方案。
- 查理涛曾令洲赵望明王子霄王坤
- 关键词:LISFRANC关节损伤疼痛程度
相关作者
- 刘浩

- 作品数:800被引量:1,957H指数:2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前路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颈椎 单节段 手术治疗
- 庄云强

- 作品数:96被引量:2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 骨折 钢板治疗 微型钢板 桡骨头骨折
- 陈华

- 作品数:67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颈椎 活动度 微型钢板 枕颈
- 龚全

- 作品数:467被引量:1,05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前路 手术治疗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单节段 胸腰椎
- 李晓阳

- 作品数:170被引量:50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疗效比较 掌指骨骨折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复拇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