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78篇“ 微创内固定系统“的相关文章
胫骨逆行髓钉联合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2025年
目的探讨胫骨逆行髓钉(retrograde tibial intramedullary nail,RTN)联合股骨远端外侧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第九〇九医院接受RTN联合LISS锁定钢板治疗的11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56.5±17.5)岁;骨折分型AO/OTA分型33A2型2例、A3型2例、C1型2例、C2型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3例(均为RorabeckⅡ型)。行胫骨逆行髓钉联合LISS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8.3±9.0)min(范围83~1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67.8±24.3)ml(范围120~210 ml)。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0±1.9)个月(范围9~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5.3±0.8)个月(范围4~6个月);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为(55.7±6.5)d(范围46~67 d)。末次随访时11例的股胫角为171.2°±1.8°(范围169°~174°)、膝关节ROM为129.5°±4.7°(范围120°~135°)、HSS评分为(86.8±6.9)分(范围69~95分)、VAS为(1.5±1.1)分(范围0~3分)。除1例术后出现手术切口浅表感染,其余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RTN联合外侧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利于快速康复,术后并发症少。
徐维臻丁真奇刘晖张金辉熊远飞林伟斌吴进
关键词:内固定器骨板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结合微创固定系统钢板固定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minimmalinvi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结合微创固定系统(limited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固定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宜春新建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MIPPO技术结合LISS钢板固定治疗,分析2组围术期指标、关节功能变化情况、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恢复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将MIPPO技术与LISS钢板固定联合用于四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较大限度改善围术期指标,增强关节功能,促进患者运动能力恢复,术后恢复效果更为理想。
周常保
关键词:四肢长骨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固定关节功能
顺行交锁髓钉结合微创固定系统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意外事故导致的外伤性骨折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导致的老年性骨折发生率也逐年上升。股骨是人体最长的管状骨,其骨折是临床上常见严重骨折,多见于年轻患者,大部分是由于外伤所致,如高处坠落、交通事故、暴力致伤等。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骨折处的局部神经与血管就可能会受到损伤,造成患者骨折处不愈合、延迟愈合、骨不连、畸形愈合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不当的治疗手段引起的患者死亡率可达15%~20%,严重影响骨折术后康复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对股骨骨折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目前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如外固定治疗、固定治疗、髓钉治疗以及全膝关节置换),随着骨科手术治疗技术和固定材料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保守治疗已经逐渐被弃用,手术成为首选治疗方式。本综述主要评估交锁髓钉与微创固定系统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交锁髓钉联合微创固定系统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加依达尔·地力木拉提谢增如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系统股骨骨折
股骨逆行髓钉与微创固定系统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股骨逆行髓钉与微创固定系统(LISS)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49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固定方法分为逆行髓钉组(n=24)和LISS锁定钢板组(n=25)。逆行髓钉组术中使用股骨逆行交锁髓钉,LISS锁定钢板组术中使用LISS锁定钢板。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年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逆行髓钉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LISS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ISS锁定钢板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LISS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行髓钉及LISS锁定钢板治疗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相当,但两种固定方法各有利弊,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李晗徐执扬吴冯胜吴飞华苏新杰梁喜斌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逆行髓内钉骨质疏松
股骨逆行髓钉与微创固定系统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探讨基于临床患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开展不同的固定方式,即:股骨逆行髓固定术、微创固定系统锁定钢板治疗手段,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择选研究开展时间范围显示在2023年1月-2024年2月,选取本医院接受诊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本观察治疗人群,采取随机法落实分组处置,即:分别是A组(n=30)、B组(n=30),A组相关病患则接受股骨逆行髓固定治疗,B组涉及患者则开展微创固定系统锁定钢板治疗手段。结果 对比A、B两组间的手术相关指标数据,显示A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用时均较B组而言更短(P<0.05)。对比A、B两组之间的疼痛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凸显经治疗后A组的疼痛评分更低于B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数据显示高于B组(P<0.05)。对比A、B两组间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率,凸显A组疗效率更高,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股骨逆行髓固定术更具治疗价值。
杨波
一种椎弓根螺钉及脊柱微创固定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弓根螺钉及脊柱微创固定系统,该椎弓根螺钉包括钉座和延长组件;钉座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外壁设置有连接凹槽,连接凹槽具有防退结构;延长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壁设置有连接凸起;第一连接片...
冯兰瑞崔克玲
微创固定系统与逆行髓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微创固定系统与逆行髓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比较微创固定系统与逆行髓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文献,检索时间设置为2010-01—2021-05。观察指标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6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10篇文献中病例数共503例,其中微创固定组245例,逆行髓钉组2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创固定组与逆行髓钉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髓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微创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微创固定组短,而微创固定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逆行髓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优于逆行髓固定,而逆行髓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中出血量更少且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谢威黄子阳黄泽茂王雷罗德庆彭杰练克俭林达生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逆行髓内钉内固定META分析
外侧微创固定系统联合侧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观察外侧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联合侧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外侧LISS钢板固定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9-01诊治的59例股骨远端骨折,单钢板组26例单纯采用外侧LISS钢板固定治疗,双钢板组33例采用外侧LISS钢板联合侧重建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最远骨折线与股骨髁关节面的距离、侧皮质粉碎患者比例、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结果 5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8(12~36)个月。双钢板组侧皮质粉碎患者比例高于单钢板组,最远骨折线与股骨髁关节面的距离小于单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单钢板组短,末次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单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侧皮质粉碎或最远骨折线与股骨髁关节面距离4~8 cm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侧LISS钢板联合侧重建钢板固定也许是更好的治疗方案。
曹浙标季烈峰任伟峰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重建钢板双钢板内固定
微创固定系统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微创固定系统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微创固定系统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优良率为83.33%,对照组为60.00%,研究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P>0.05)。结论:微创固定系统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术,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王飚陈传远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
mini-Swashbuckler入路联合股骨外侧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mini-Swashbuckler入路联合股骨外侧微创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观察组采用mini-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与对照组的10.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HSS和SF-36评分,效果优于传统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
成克松

相关作者

张长青
作品数:782被引量:6,100H指数:3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富血小板血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
刘阳
作品数:48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研究主题:微创内固定系统 关节镜 微创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牵引
曾炳芳
作品数:877被引量:8,555H指数:4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外科皮瓣
黄长明
作品数:174被引量:1,148H指数:1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研究主题: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关节镜检查 骨折 膝关节
沈瑞群
作品数:42被引量:329H指数:1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4医院
研究主题: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膝关节 微创内固定系统 AO微创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