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39篇“ 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文章
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看邓小平的伟大贡献
2024年
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不仅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也回答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何发展的问题。邓小平以改革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命活力,以开放推动社会主义融入全球化进程,并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生长点。邓小平的伟大贡献在于使改革成为社会主义的时代旋律,开放融入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民族特色成为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运动由此进入了区别于苏联模式的新进程。
孙力翟桂萍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伟大贡献的透视
2016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社会发展规律,否则不可能取得成功;也必然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否则也不可能取得成功。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生动地演绎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展现了社会主义运动始终需要把实践作为首要的基础才能够不断开拓自己前进道路的内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进程与实践进程相伴随行的内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已经由全球的统一性进程转入民族国家进程的新的内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始终要与时代的属性和主题相契合的内在规定性。
孙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社会主义运动
《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研究——兼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相关问题被引量:2
2014年
《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是马克思逝世后经恩格斯校阅过的第一个德文版序言。恩格斯在序言中以高度凝练的语言重申并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杰出贡献。序言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于恩格斯着眼于当时德国工人运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以鲜明而透彻的语言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观、政治观和历史观,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性质。这对于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王建礼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当代社会主义运动
拉美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全球化思想
2012年
全球化在拉美是一个被激烈争论的话题。随着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广泛实施,拉美比其它地区更早地经历和体验全球化.在对全球化各种影响的认识上也更加深刻。在经历失败和挑战后.全球化很快遭到拉美左翼的有力还击。
杨瑞
关键词:社会主义运动拉美新自由主义政策
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但社会主义并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呈现出一种风推浪涌的发展态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向深度发展。新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极大地增加...
张荟宾
关键词:资本主义新变化中国模式
科学与价值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离与整合
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体建构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发现"之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扬弃了从空想社会主义以来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价值建构论传统,使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达到了有机的统一。首先,科学...
曾瑞明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价值性当代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新认识
苏东剧变这一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最严重的历史悲剧,既标志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又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的新一轮改革浪潮此时出现重大分野。前苏东国家的改革变成"改向",亡党亡国,以彻底失败告终,...
程国花
关键词:社会主义执政党当代社会主义运动
“三个代表”与当代“第三条道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求同存异
2005年
自"第二国际"破产以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分裂为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两大主流运动。"三个代表"所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者的现代化形式,当代"第三条道路"所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是后者的当代形态。二者能否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摈弃前嫌,互为模式,求同存异,不仅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未来,更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而要真正做到求同存异,就必须求"社会主义"之"大同",存"民主"和"专政"之"大异"。
姜中才
关键词:求同存异社会民主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当代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运动
2003年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和演变 ,使社会主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而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绩 ,谱写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并为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闯出了一条新路。世界社会主义将在充满活力的多种模式中走出低谷 ,健康发展。
吴云
关键词:苏联模式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运动
新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新科技革命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为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抓住机遇,将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
王亚玲
关键词:社会主义运动

相关作者

赵甲明
作品数:94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世界历史 科学发展观
蒋孝山
作品数:33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 中共
包心鉴
作品数:508被引量:1,264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理论
赵晓呼
作品数:70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行政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执政党 执政能力 依法治国
王亚玲
作品数:22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扶贫 反贫困 贫困 农牧区 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