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5篇“ 归化植物“的相关文章
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毛茛天胡荽
2025年
本文报道了在云南发现的一种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毛茛天胡荽(Hydrocotyle ranunculoides L.f.)。该种原产于北美洲,目前已在中美洲、南美洲、欧洲等地归化并造成危害,现发现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海埂公园有归化种群。毛茛天胡荽全株无毛,叶柄长达40 cm,花梗明显短于叶柄等特征可与国内天胡荽属植物区分。本文还对其危害和入侵风险进行了简要评估,为今后该种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瞿路王云强李海涛
关键词:五加科
发现于浙江的新归化植物(Ⅲ)
2025年
文章报道了产自浙江的归化植物新记录属阔苞菊属Pluchea Cass.和新记录种翼茎阔苞菊Pluchea sagittalis(Lam.)Cabrera。描述了其形态特征与生境,并附有彩色照片。凭证标本现藏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林峰池方河颜福彬张芬耀谢文远马丹丹
关键词:归化植物
江西省归化植物一新记录属——伏胁花属
2025年
报道了江西省一归化植物新纪录,伏胁花[Mecardonia procumbens(P.Mill.)Small],该种隶属于伏胁花属(Mecardonia Ruiz&Pav.),为江西新记录属。凭证标本存放于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标本馆(LBG)。
邹云燕高伟平宋育英徐国良
关键词:归化植物车前科
广西3种新归化植物入侵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措施
2024年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管理广西新归化植物原野菟丝子、南美山蚂蝗和白花草木樨,2022—2023年对其分布、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等进行了调查。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区域分布情况、传入定殖和扩散可能性、潜在危害性、受害对象的重要性以及危害性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这3种归化植物进行入侵风险评估,并通过对各指标定量化赋分计算得到风险值,确定风险等级和入侵潜力。结果表明,原野菟丝子、南美山蚂蝗和白花草木樨的风险值分别为1.96、0.58和0.55,原野菟丝子入侵风险为中等级,南美山蚂蝗和白花草木樨入侵风险为低等级。可见,原野菟丝子具有较强入侵性,在广西全区应加强检疫、监测和清除,预防其传入未发生区;南美山蚂蝗和白花草木樨入侵风险虽低,但已在其他地区产生危害,所以应在广西地区定期监测以防止其潜在扩散和进一步危害。
李满韦立权覃永华韦春强唐赛春
关键词:风险评估入侵
广西两种新记录归化植物
2024年
该文报道广西两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分别为细柱西番莲(Passiflora suberosa)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目前,已在野外发现两种植物种群。两种植物均具有较强的结实和繁育能力,且种群正在壮大。该文还提供识别特征和彩色照片,以便对已归化种群进行动态监测。
覃杰黄海英黄红宝周寒茜梁圣华李健玲
关键词:归化植物紫穗槐
新发现于浙江的2种归化植物
2024年
报道了2种采自浙江的新归化植物,其中光萼甘薯Ipomoea cordatotriloba Dennst.var.torreyana(A.Gray)D.F.Austin为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华莲子草Alternanthera paronychioides A.St.-Hil.为华东归化植物新记录。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生境,指出了与相近类群的主要区别,并附有彩色照片。凭证标本藏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陈坚波吴东浩祝浩东洪庆红谢文远
关键词:归化植物
中国外来入侵与归化植物名录
本书所收录物种包括已在野外形成入侵并造成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植物和在野外归化但并未形成大面积入侵的外来归化植物,共涉及878种外来入侵与归化植物,隶属于93个科、431个属。所收录物种包括中文名、别名(如有)、学名、分类地...
于胜祥
华东归化植物图鉴
本书共收录了华东地区归化植物298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62科182属。对每一物种进行准确鉴定,并对其拉丁学名、原产地进行严格考证,排除尚存争议的种类,增加新发现的种类,根据APGⅣ系统进行科的划分,同时依据最新的分子...
严靖
华南地区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分析被引量:9
2023年
为了解华南地区外来植物现状,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等,确定华南地区有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45科141属223种,以菊科(Asteraceae,38种)、豆科(Fabaceae,36种)、禾本科(Poaceae,19种)植物为主,其中草本植物和原产美洲的植物占优势,分别有204种(占总数的91.5%)和163种(占73.1%)。广东外来入侵植物有159种,归化植物23种;广西有入侵植物135种,归化植物16种;海南有入侵植物111种,归化种15种;香港地区有入侵植物105种,归化植物9种;澳门地区有入侵植物89种,归化种4种;华南5省区共有的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为57种(55种为入侵植物,2种为归化植物)。广东是外来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与其他4省区共有的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种类也最多,说明广东同时是外来植物输入和输出大省。由于气候和生态生境的相似性,各省区都面临着其他植物从周边地区入侵的风险,因此在治理入侵植物时,应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联合监测和防控,以提升外来入侵植物的治理成效和降低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威胁。
郭亚男王瑞江
关键词:生物安全外来入侵植物归化植物
浙江省重要湿地归化植物现状与防控对策研究
2023年
2021年5月至9月,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调研,对浙江省8类典型生境(滨海沼泽、滨海滩涂、平原湖泊、基岩海岸、沙质河滩、砾质河滩、泥质河滩、山地沼泽)共33处重要湿地的归化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原产地、归化途径、危害性以及归化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浙江省重要湿地归化植物共32科71属108种,其中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豆科Fabaceae植物种类分别占总种数的23.15%、17.59%和7.41%,其余科物种数较少;按生活型分,草本植物最多,占总数的98.15%,且以一、二年生草本为主;按原产地分,起源于美洲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4.81%,起源于亚洲和欧洲的种类较少,分别占总种数的23.15%和19.44%,起源于非洲和大洋洲的种类最少,仅占总种数的2.78%;从归化途径看,有意引进的种类占42.59%,以观赏、生态修复、绿化植物为主,无意引进的种类占57.41%;按危害等级分,严重危害、中等危害和轻度危害的种类分别占总种数的25.00%、31.48%和43.52%;按危害方式分,以排挤、覆盖危害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96.30%;从归化率看,归化率最高(23.60%)的是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归化率最低(0.00%)的是龙游绿葱湖省级湿地公园,滨海沼泽的平均归化率最高,为20.89%,山地沼泽的平均归化率最低,为4.22%。针对浙江省重要湿地植物归化现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落实源头防控,强化检验检疫、创新除治技术、加强科普宣教的防控对策。
梁立成傅晓强谢文远倪钟涛杨绍钦
关键词:湿地归化植物生物入侵

相关作者

曾宪锋
作品数:142被引量:633H指数:12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植物区系 新记录植物 亚硝酸盐 硝酸盐 归化植物
邱贺媛
作品数:115被引量:403H指数:13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研究主题:硝酸盐 亚硝酸盐 植物区系 野菜 新记录植物
马金双
作品数:86被引量:59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入侵植物 归化植物 外来入侵植物 外来植物 归化
谢文远
作品数:142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研究主题:种子植物 植物资料 种子 新资料 植物区系
丁炳扬
作品数:210被引量:1,797H指数:25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百山祖 物种多样性 常绿阔叶林 群落 植物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