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8篇“ 弥漫性长病变“的相关文章
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原位弥漫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1977年,Grüntzig首次使用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实现了国际上第一例冠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介入手术治疗。但该术式不可避免地存在术后急回缩及...
周世龙
血管内超声评价StentViz技术在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中指导支架串联植入的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比较,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StentViz技术在冠状动脉(冠脉)弥漫性病变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CAG检查证实冠脉弥漫性病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AG组(n=25)和StentViz组(n=25)。术前使用定量冠脉造影(QCA)对两组CAG相关指标(最小管腔直径、参考血管直径、直径狭窄率)进行测量并比较其差异;在第1枚支架释放后,CAG组和StentViz组分别在常规CAG和StentViz实时指导下定位串联的支架,由同一位介入医师评估到位满意后,释放支架,选择合适的后扩球囊及压力后扩张支架。术后使用QCA对两组的相关指标(最小支架直径、最大支架直径、平均支架直径)进行测量并比较其差异;术后两组均行IVUS检查测量串联支架重叠部分的度、支架的最小、最大直径,比较两组在支架的定位(支架串联重叠部分的度)及扩张(支架的扩张指数)的差异。结果 术前经QCA测量,StentViz组和CAG组在最小管腔直径、参考血管直径、直径狭窄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经QCA测量,StentViz组和CAG组在最小支架直径、最大支架直径、平均支架直径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经IVUS测量,在两组的最小支架直径、最大支架直径和平均直径无统计学差异的前提下(P>0.05),StentViz组的支架偏心指数小于CAG组[(0.16±0.08)vs.(0.22±0.09),P=0.027],StentViz组的支架扩张指数大于CAG组[(0.84±0.08)vs.(0.78±0.09),P=0.027],StentViz组支架扩张优于CAG组。StentViz组串联支架重叠部分度明显小于CAG组[(1.22±0.32) mm vs.(2.20±0.37) mm,P=0.001]。结论 与常规CAG指导冠脉病变支架植入相比,StentViz可更加清晰的显示支架影,有效指导支架的定位及扩张。
陆奕杉彭龙华刘孝钧徐晤段洋冯辉李志梁毅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
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原位弥漫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对比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药物洗脱支架(DES)在冠状动脉原位弥漫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PCI术治疗的冠状动脉原位弥漫性病变患者202例,依据介入策略的不同,分为DCB组(68例患者,共72处病变)和DES组(134例患者,共142处病变)。DCB组患者在PCI术中应用DCB治疗,DES组患者在PCI术中应用DES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MLD)、术后即刻狭窄程度、术后即刻管腔获得。术后6~12个月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观察随访时MLD、随访时狭窄程度、晚期管腔丢失、净管腔获得。观察两组术后12个月时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靶病变再狭窄、靶病变血运重建(TLR)、非致死心肌梗死、全因死亡等。结果DCB组术后即刻MLD、术后即刻管腔获得均低于DES组(P均<0.05),DCB组术后即刻狭窄程度高于DES组(P<0.05)。DCB组术后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晚期管腔丢失低于DES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时靶病变再狭窄、TLR、非致死心肌梗死、全因死亡等并发症相比,P均>0.05。结论PCI术中应用DCB、DES治疗冠状动脉原位弥漫性病变,DES术后即刻疗效优于DCB,但DCB术后晚期管腔丢失更少。
周世龙王喜甲白雪洋韩旭飞李中根李凌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
探讨压力导丝测定FFR在冠心病弥漫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使用压力导丝测量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应用于冠心病(CHD)弥漫性病中,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的78例CHD弥漫性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利用压力导丝测定得出的FFR的结果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经皮状动脉介入(PCI)植入药物涂层支架或者药物治疗,跟踪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心绞痛发生情况差异,同时对比两组手术花费和住院时间差异以及支架植入数量情况。结果:两组植入支架数量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为16个、27个;冠状动脉病变数没有差异;研究组住院天数、总费用分别为(12.5±3.7)d、(4.17±0.57)万元,对照组分别为(15.7±4.1)d、(7.1±0.89)万元;研究组心绞痛、MACE发生率分别为3例(7.69%)、4例(10.26%),对照组分别为8例(20.51%)、6例(15.38%),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R作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参照指标,可以有效减少支架的植入数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而且1年内MACE结果更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左维
关键词:压力导丝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冠心病心脏不良事件
化繁为简策略在老年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化繁为简策略在老年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选择75岁以上高龄240例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且成功植入支架患者,根据全程还是局限支架置入,分为全程支架植入和点状支架植入两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病变特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情况和中远期预后。比较两组造影和手术成功率,随访用药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年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全因死亡率。结果两组共随访235例,两组在心源死亡[1.56%(2/128)比1.87%(2/107)]、非致死心肌梗死[1.56%(2/128)比2.80%(3/107)]、全因死亡[4.69%(6/128)比4.67%(5/107)]、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2.34%(3/128)比5.61%(6/107)]、心绞痛复发方面[4.69%(6/128)比7.47%(8/107)]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方面[18.75%(24/128)比8.41%(9/1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可采用化繁为简策略行点状支架植入,远期临床疗效总体满意。
王勇柳兢金元哲
关键词:老年人弥漫性长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串联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的远期疗效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串联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33例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且成功接受串联DES置入术或单个DES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置入支架方式及度的不同,分为A组:置入串联DES且支架总度34-59mm(n=85);B组:置入串联DES且支架总度60-95mm(n=71);C组:置入单个DES且支架度35-38mm(n=77)。比较各组术后第1年和第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年和第2年,三组间MACE和ISR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串联DES且支架总度≥60mm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总体满意,安全可行。
王辛李学奇曹雪王心镜戴晨光夏洪远
关键词: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药物洗脱支架
压力导丝在冠心病弥漫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2017年
目的探析压力导丝在冠心病弥漫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确实存在弥漫性病变,依照患者入院单双次序分为对照组(30例、35处病变)和观察组(30例、37处病变)。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介入治疗基础上增加压力导丝技术的应用。随访半年。结果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支架植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植入处狭窄、病变处狭窄、胸痛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办导丝在冠心病弥漫性病变介入治疗中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
周芃张申伟孙运于力
关键词:压力导丝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介入治疗心绞痛
探讨压力导丝测定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弥漫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弥漫性病变介入治疗中利用压力导丝测定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7月本院冠心病弥漫性病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由治疗者根据经验实施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治疗中通过压力导丝测定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植入支架数量、植入支架患者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0%、7.5%,对照组为30%、10%。结论:在冠心病弥漫性病变介入治疗中利用压力导丝测定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以FFR为指导进行治疗能够使支架植入数量减少,改善患者预后。
吴玉塘
关键词: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压力导丝心肌血流储备分数介入治疗
后扩张对冠心病弥漫性病变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PCI)后支架再狭窄的效果影响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后扩张对冠心病弥漫性病变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PCI)后支架再狭窄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弥漫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研究组在完成PCI术后予以支架后扩张,对照组未予以后扩张,比较两组PCI术式置入支架的参数与病变特征以及术后再狭窄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术式置入支架的参数与病变特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再狭窄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术后予以患者后扩张可降低术后再狭窄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健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术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斑块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治疗对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斑块组分及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血管直径狭窄50%~70%,病变度超过20mm的病例,化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对狭窄部位进行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记录斑块组分(如脂质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易损斑块)及结构(斑块负荷、最小管腔面积、管腔面积狭窄率、外弹力膜面积)的变化。入选43例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20mg,控制LDL-C≤1.8mmol/L)。服用瑞舒伐他汀钙1年,重新做CAG及VH-IVUS。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脂质斑块成分减少,易损斑块减少;纤维斑块及纤维混合斑块均增多;斑块负荷均明显下降(P〈0.05);最小管腔面积增加;血管外弹力膜面积略有减少,正重构减轻。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能减少弥漫性病变斑块的脂质成分,稳定斑块,减轻斑块负荷。
官兵韦旭斌林志杨帆孙林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

相关作者

甘舜进
作品数:40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 急诊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高国旺
作品数:56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患者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夏洪远
作品数:23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 造影剂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弥漫性长病变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郭金城
作品数:7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
研究主题:雷帕霉素 弥漫性长病变 前降支 E-选择素基因 E-选择素
李旭东
作品数:30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