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52篇“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相关文章
弥漫性轴索损伤被引量:2
2006年
刘兴华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颅脑损伤预后
弥漫性轴索损伤被引量:3
2005年
杨涛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被引量:5
2005年
颜玉峰季耀东昝明熙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急性硬膜下血肿植物生存诊治水平预后差DAI
弥漫性轴索损伤被引量:6
2004年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在特殊的外力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极差,本文对近年来DAI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孟庆涛刘宁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颅脑损伤神经轴索病理特征
弥漫性轴索损伤被引量:12
2002年
刘瑞东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病因病理学
弥漫性轴索损伤被引量:11
1991年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头部加速度运动引起的脑白质广泛损伤。在脑外伤中,DAT较常见,预后差,死亡率仅次于急硬膜下血肿。以往DAI是尸检病理诊断,近来由于CT和MRI广泛应用,使临床诊断成为可能。DAI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对DA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胡小吾赵孟尧过宗南
关键词:颅脑损伤轴索损伤病理学
儿童弥漫性轴索损伤误漏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2025年
目的分析儿童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临床误漏诊原因,总结其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2例儿童DAI临床资料,总结误漏诊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1例患儿因车祸后意识障碍入院,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初诊为脑挫裂伤,给予脱水及对症支持等治疗2 d后病情无改善,后行MRI检查发现DAI影像学改变,遂确诊为DAI。误诊时间2 d。确诊后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患儿意识逐渐恢复,随访6个月恢复正常生活。1例患儿因跌倒后头痛、呕吐伴短暂意识丧失入院,CT检查显示右侧轻微硬膜下血肿,初诊为硬膜下血肿,按硬膜下血肿予对症处理7 d后症状加重;后行头颅MRI增强扫描发现胼胝体及半卵圆中心区域有弥漫性损伤,确诊为DAI合并硬膜下血肿。漏诊时间8 d。确诊后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同时行早期康复干预,患儿1个月后可独立行走,随访6个月无明显后遗症。结论DAI因影像学表现隐匿及症状复杂,容易误诊为其他颅脑疾病或漏诊;对于外伤后出现意识障碍患儿,应高度重视头颅MRI检查,并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治疗以改善预后。
王学成朱磊张敏李政委霍晓利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儿童误诊漏诊脑损伤磁共振成像
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特点及与弥漫性轴索损伤鉴别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并研究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FES)临床特点及诊断鉴别难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科(包含抢救室、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4例脑型FES和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3例;年龄14~56岁,平均33.3岁;高处坠落伤4例,道路交通伤19例,重物砸伤1例。按最终诊断不同分为脑型FES组(11例)及弥漫性轴索损伤组(13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创伤后首次就诊时的神志状况、Hb、PLT、肌酸肌酶、IL-6、D-二聚体指标、24 h内头颅MRI结果。结果 脑型FES患者受伤部位以单纯下肢骨折为主(63.6%),而弥漫性轴索损伤以多发伤合并颅脑损伤为主(61.5%)。脑型FES患者伤后发生意识障碍的平均时间较弥漫性轴索损伤晚[(15.82±9.70)hvs.(0.78±1.99)h,P<0.05]。两组伤后首次Hb、PLT、肌酶、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型FES患者D-二聚体高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24 h内头颅MRI中,脑型FES在DWI及T2相多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对称,而弥漫性轴索损伤多不对称;其中SWI相最能区分两者差异,脑型FES为阴,弥漫性轴索损伤检出率为92.31%。结论 脑型FES与弥漫性轴索损伤在受伤部位及伤后发生意识障碍时间上各有其不同临床特点,脑型FES患者D-二聚体高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组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参考,头颅MRI表现可有效鉴别两者差异,对临床中脑型FES的诊断明确最有意义。
魏桂枝梁晓丽王仙琦樊菲菲王玉同
关键词: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弥漫性轴索损伤
一种模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装置,包括撞击机构和旋转机构;撞击机构包括撞击台和可向撞击台运动并撞击撞击台的运动部;旋转机构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运动部上的旋转部和用于驱动旋转部转动的旋转驱动部。本发明的模拟弥漫性轴索...
谢志权何志伟
弥漫性轴索损伤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2024年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指由于脑组织在瞬时外力作用下经历加速、减速和旋转等运动,导致轴索出现扭曲、拉伸及断裂等病理改变,最终表现为原发及继发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其损伤机制尚未明确,因此了解与弥漫性轴索损伤相关的信号通路对于深入理解其发病机制及探索可能的治疗靶点和时间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综述围绕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探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包括AKT通路、Rho/ROCK通路、Hippo通路、Nrf2通路等。本文将对与弥漫性轴索损伤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归纳和分类,分别阐述其特征及与疾病的关联,以期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致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聪慧姜岩杜成华范文斌温鑫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信号通路

相关作者

宋锦宁
作品数:195被引量:836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蛛网膜下腔出血 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内动脉瘤 颅脑损伤 血管内栓塞
马延斌
作品数:57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弥漫性轴索损伤 SLC22A18 胶质瘤 颅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冯东福
作品数:151被引量:49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弥漫性轴索损伤 神经干细胞 SLC22A18 颅脑损伤 胶质瘤
孙晓川
作品数:473被引量:1,973H指数:2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载脂蛋白E 创伤性脑损伤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
王洪财
作品数:58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研究主题:弥漫性轴索损伤 低氧血症 二次脑损伤 预后 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