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6篇“ 引流方式“的相关文章
一种从电缆线引流方式进水的上进线型配电柜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从电缆线引流方式进水的上进线型配电柜防水结构,包括防火泡沫板,其上开设有下通口,防火泡沫板插入到第三金属模具的半包围框内,防火泡沫板的后侧设置有第四金属模具,第四金属模具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金属模具的两侧...
王亚洲尹恒
不同引流方式在输尿管结石梗阻合并SIRS中的引流效果比较
2025年
评估在输尿管结石梗阻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中,选择不同引流方式的效果差异。方法 本次入组的11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SIRS患者均选自本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1月收治,以引流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55例)为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观察组(55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的引流成功率均高,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梗阻合并SIRS中应用内、外引流方式均有很高的引流成功率,但外引流方法对感染控制效果更好,可降低并发症可能性,加速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周万明李艳松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SIRS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不同胆道引流方式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哪种术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更好。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有关PTCD或ERCP治疗MOJ的随机对照试验(R...
王彦昭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META分析
恶性胆道梗阻行术前胆道引流引流方式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恶性胆道梗阻是由胆胰系统恶性肿瘤压迫胆管引起胆汁淤积导致梗阻性黄疸等全身症状的一类疾病。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会对患者带来不良影响,并可能影响手术结果。术前胆道引流是指胆胰系统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前需进行的一项手术或操作,以缓解胆道梗阻、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并改善手术预后。术前胆道引流的具体方式多样,具体选择哪一种引流方式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对目前恶性胆道梗阻行术前胆道引流引流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袁加俊杜常杰李金政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术前胆道引流金属支架超声内镜
不同负压引流方式联合氨甲环酸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病人失血量、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负压引流方式联合氨甲环酸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失血量、引流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研究目标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18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负压引流情况分为A组(持续负压引流联合氨甲环酸,46例)、B组(间断负压引流联合氨甲环酸,46例)、C组(持续负压引流,不使用氨甲环酸,45例)及D组(间断负压引流,不使用氨甲环酸,45例)。对比四组病人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72 h血红蛋白水平,生化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手术后,四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24 h引流量[A组(191.21±22.38)mL、B组(175.34±17.85)mL、C组(205.62±20.78)mL、D组(210.43±20.14)mL]、术后隐性失血量[A组(275.37±30.12)mL、B组(251.42±26.12)mL、C组(321.47±35.62)mL、D组(296.78±32.14)mL]、引流管留置时间[A组(1.85±0.51)d、B组(1.45±0.42)d、C组(2.32±0.65)d、D组(2.78±0.7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最优,其次为A组。四组术后72 h血红蛋白水平[A组(112.43±12.57)g/L、B组(120.53±17.85)g/L、C组(103.47±10.78)g/L、D组(102.58±11.12)g/L]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B组下降最少,其次为A组。四组血清APTT、PT、Fib水平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最明显,B组血清APTT水平变化最小;四组VAS评分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发热、脑脊液漏、血肿压迫脊髓、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应用间断负压引流联合�
刘红正郜顺兴张楠
关键词:持续负压引流氨甲环酸凝血酶原时间
胰腺内外引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的引流方式所致胰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并住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175例,根据引流方式分为两组:胰腺外引流组18例,胰腺内引流组15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后胰瘘发生率、术后病理、其他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外引流组手术时间长于内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引流组发生胰瘘60例,其中A级25例,B级26例,C级9例;外引流组发生胰瘘9例,其中A级6例,B级3例,两组胰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引流组乳糜漏、胆漏、肠梗阻、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低于外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内引流与外引流相比,胰瘘发生率无差异,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应用。
邵春龙严盛
关键词:内引流外引流胰瘘
一种新型VSD负压引流方式
本发明属于VSD负压引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VSD负压引流方式,包括第一负压组件;第二中心负压组件,连接第一负压组件,与第一负压组件组合形成中心负压引流装置;敷贴组件,设置于患者创面;12号针头对敷贴组件进行开孔,本...
梁素英司琴英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式引流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放置盆腔引流管的87例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根据术中放置引流的不同类型分为常压引流组(46例)和负压引流组(41例)。两组术中均留置1根F12硅胶引流管,常压引流组外接抗返流引流袋,负压引流组外接200 ml负压球。两组引流管均在引流量≤30 ml/d时拔除。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引流管护理耗时、拔除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压引流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显著少于负压引流组,留置引流管时间、引流管护理耗时显著短于负压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常压引流能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引流管护理工作耗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流方式
陈家财林山赵力朱显忠唐朝朋李金雨
关键词:负压引流
不同黄疸程度和胆道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黄疸程度和胆道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梗阻性黄疸,并在术前胆道引流后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4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轻度黄疸组(总胆红素<250μmol/L)77例,严重黄疸组(总胆红素≥250μmol/L)71例。比较轻度黄疸组和严重黄疸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胆肠及胰肠引流管留置时间)和病理特征[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肿瘤病理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按照引流方式不同分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术(ERBD)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分析不同引流方式对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严重黄疸组ERBD患者比例为31.2%,低于轻度黄疸组(9.9%),PTCD患者比例为52.1%,高于轻度黄疸组(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黄疸组与严重黄疸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胰肠及胆肠引流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黄疸组的良性疾病患者比例为7.8%,显著高于严重黄疸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AJCC分期、其他类型肿瘤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黄疸组、重度黄疸组中不同引流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胰肠引流及胆肠引流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黄疸程度及胆道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轻度黄疸患者采用ERBD较多,而重度黄疸患者采用PTCD较多,且轻度黄疸患者的良性疾病较多。
汪栋呼昱衡林华骏管成剑张小东张轶西郭伟
关键词:术前胆道引流梗阻性黄疸
2根细引流管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2种引流方式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2根细引流管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管2种引流方式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0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引流,试验组实施2根细引流引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引流管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两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1根粗引流管、1根细引流引流,2根细引流引流可提高引流管口Ⅰ期愈合率,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康复速度,且安全性较高。
姜云峰林星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术后引流

相关作者

袁晟光
作品数:70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
研究主题:肝再生 肝细胞癌 胆汁酸 引流方式 部分肝切除
何大维
作品数:303被引量:1,031H指数:1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隐睾 腹腔镜 尿道下裂 睾丸
廖维甲
作品数:72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肝细胞肝癌 肝癌细胞 肝癌 肝细胞
孙彦浩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
研究主题:引流方式 部分肝切除 肝再生 胆汁酸 梗阻性黄疸
鲁育民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肝再生 引流方式 超声引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汁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