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63篇“ 建筑保护“的相关文章
数字建造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综合改造项目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数字建造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综合开发项目的应用中会经历数据采集、标准化、综合应用和交付的过程。以上海市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为案例,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多种数字化装备与历史保护建筑平台技术,实现了历史建筑修缮、功能提升和数字化保护的目标。
陈楠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三维激光扫描建筑信息模型综合管线
生态文明理论视域下皖北地区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
2025年
乡土建筑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生态文明的精髓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本文以皖北地区乡土建筑为例,基于生态文明视角,通过广泛的实地考察、访谈,对皖北地区乡土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该地区现有资源和居民实际需求,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下皖北地区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原则和策略,以期为我国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及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借鉴。
彭小洪凌建祥蔡新豪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土建筑
智能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与效益分析
2025年
历史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应用于历史建筑保护中。本文以济南市为例,探讨智能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带来的效益。研究表明,智能技术在建筑监测、数字化建模和环境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提高历史建筑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马荣娟
关键词:智能技术历史建筑保护
一种传统建筑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统建筑保护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下支撑架、调节杆、上支撑架和转动柱,所述下支撑架呈弧形板状结构,与房梁柱侧面贴合固定,所述下支撑架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调节杆的下部为光杆,上部为带有螺...
林晓嵩施建日刘晓杰李志勇周丽彬郑建汀刘锋林鑫林嘉阳林昱松
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维修技术研究——以龙潭山城为例
2025年
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维护在传承人类文明珍贵遗产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以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维修技术的研究进行讨论与分析。对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原则进行分析后,选取龙潭山城作为研究案例。首先,分析了当前龙潭山城建筑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包括砖体风化、地基沉陷及人为保护不当。其次,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保护维修中应在保留原有建筑形态的基础上,将建筑周围环境纳入维修保护范围。最后,通过对龙潭山城建筑保护维修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为广大学者提供参考帮助及建议。
金日学孟令昭
关键词:历史文物建筑保护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2025年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面临诸多挑战。有效的设计策略应综合考虑历史价值与现代需求的平衡,以确保历史建筑在保留文化遗产的同时,适应当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与现行法规,提出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的具体实践,然后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从而为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
倪永朱影郭东亮周宝鑫
关键词: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设计探索
2025年
加速推进的城市化步伐,引发了历史建筑保护及再利用的棘手挑战。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建筑的功能转型与再生,确保其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保障,成为关键之举。在深入探讨历史建筑的维护策略及二次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兼顾当代需求与历史延续性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对历史建筑进行系统调研与价值评定,明确其历史意义与再次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基于城市实际发展需求,精心构建多元复合型空间,以期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使用功能的有机融合,延续城市文化记忆,提高建筑使用效益,推动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功不可没。
吴洪玲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城市更新文化传承
中国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025年
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发展需求,古建筑保护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基于调研数据及历史文献资料,系统分析古建筑保护现状,探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古建筑保护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建议,展望古建筑保护技术创新发展,未来将通过多维度、系统性的保护措施实现古建筑的永续传承与发展。
王莫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文化遗产
京津冀历史建筑保护协同策略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2025年
本文在建设文化中国背景下,通过文献的整理与学习,总结当前冀东地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研究现状,而后提出历史建筑建设的科学性问题。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首先,结合第三次土地调查及国土空间实用性城乡规划成果,探索基于空间解译的冀东地区历史建筑识别机制;其次,构建基于国家地理信息数据平台的历史建筑要素动态数据库,建立历史建筑空间韧性分类评价体系,并展开风险研判;最后,基于模拟评价对城乡文化保育及发展建设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机制。
胡久媛汪延洲
关键词:京津冀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立法优化——以《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例
2025年
《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是山东针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开展地方立法的阶段性成果,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法律支撑。但仍然存在历史建筑保护责任划分不明确、活化利用制度单一化、历史建筑保护处罚规定有待完善等不足。应当在厘清历史建筑保护主体的责任、坚持保护基础上的地方特色活化利用、完善历史建筑保护处罚规定等方面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法律制度,从而为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协调提供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立法。
孙超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行政处罚

相关作者

汤众
作品数:55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虚拟现实 信息系统 GIS 文物建筑保护 文物建筑
柳肃
作品数:256被引量:443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民居 文化 建筑 柳士英 历史建筑
汝军红
作品数:52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近代建筑 互动机制 传统民居
钱锋
作品数:162被引量:511H指数:1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建筑 建筑教育 文远楼 体育馆 建筑
郑力鹏
作品数:81被引量:321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建筑遗产 近代建筑 历史建筑 古建筑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