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4 篇“ 康复进程 “的相关文章
一种应用于骨科患者康复 进程 的跟踪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骨科患者康复 进程 的跟踪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涉及康复 进程 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骨科患者的病史、临床信息和身体检查数据,记录患者的初始运动能力和功能状态,作为基线数据。该应用于骨科患者康复 进程 的... 李晓江 卢海峰 张鹏程多维度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康复 进程 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多维度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 进程 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抽样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多维度健康教育联合干预,对所有患者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康复 依从性、康复 进程 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诊疗注意事项、个人管理要点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5、2.779、3.252,P<0.05);试验组患者康复 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2,P<0.05);试验组患者下床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椎体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16、5.475、5.772、4.063,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4,P<0.05)。结论:多维度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及康复 依从性,对加快患者康复 进程 、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杨丽 孙南南关键词:脊髓损伤 康复依从性 康复进程 预后情况 早期康复 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进程 的影响 2025年 探究早期康复 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进程 的影响。方法 将8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早期康复 护理),各44例,观察两组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4.04±0.83)d、(8.41±1.62)d、(19.75±2.94)d比,研究组机械通气(3.26±0.68)d、住ICU(5.65±1.04)d、住院时间(15.78±2.45)d更短,肢体功能、预后情况改善更大,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 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出现,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快患者康复 进程 ,可推荐开展。 张家琦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康复进程 血液净化护理中康复 护理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康复 进程 的影响探讨 2025年 (Objective)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康复 护理干预如何影响患者的康复 效果,并通过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和康复 进度的评估来进行、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指标验证康复 护理干预效果;方法(Methods) 本研究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时间从2023年12月开始到2024年5月间结束。实验组采用康复 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通过收集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康复 进程 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和住院时间等)、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esults) 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恢复的过程中,实验组在多个指标上都比对照组表现得更好,并且这种差异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P<0.05);在患者的满意度评估中,实验组的满意程度显著超过了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Conclusions) 康复 护理的干预措施在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加快康复 过程、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面具有明显和积极的影响。所以,康复 护理干预应该是病人恢复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刘文娟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 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进程 患者满意度 心理量表辅助检查在精神康复 医院患者康复 进程 监测中的动态应用与效果评估 2025年 探讨心理量表辅助检查在精神疾病患者康复 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0月间收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干预)和观察组(50例,心理量表辅助检查)。对比负性情绪、病耻感、社会功能缺损、病情严重程度、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病耻感、社会功能缺损、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量表辅助检查可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康复 ,改善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 孙艳关键词:心理量表 康复效果 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康复 训练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 进程 的影响 2025年 分析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康复 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 进程 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60例,以计算机随机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强化心理护理和康复 训练。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ADL评分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耐力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强化心理护理和康复 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促进康复 进程 ,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韩荣荣 陈海明关键词:老年慢阻肺 强化心理护理 康复训练 心理状态 康复进程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 外科理念护理措施对救治效果及康复 进程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 外科理念护理措施对救治效果、康复 进程 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清流县总医院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的84例患者,按照收诊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指导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加速康复 外科理念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术后恢复指标、神经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残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15.38±3.21)分,低于对照组的(17.48±3.74)分(t=2.761,P=0.007)。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 外科理念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救治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机能及神经功能康复 ,减少并发症发生。 王兰英 邹玲 李海英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救治效果 康复进程 普外一体化全程康复 模式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康复 进程 、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普外一体化全程康复 模式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康复 进程 、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胆囊结石患者282例,根据入院建档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1例。对照组实施普外科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普外一体化全程康复 模式。观察两组术后康复 情况、术后12 h、48 h、72 h数字疼痛量表(NRS)及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健康行为变化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首次下床活动、首次经口进食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8 h、72 h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健康责任、运动、营养、自我实现等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1.46%(2/137)低于对照组的9.70%(1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一体化全程康复 模式可减轻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提升舒适度,加速康复 进程 ,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刘成丽关键词:康复模式 胆囊结石 疼痛程度 康复进程 复发率 一种患者康复 进程 跟踪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康复 护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患者康复 进程 跟踪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患者的患处组织信息,基于患处组织信息从预设的骨骼肌肉模型中匹配关联肌肉以定义待监测肌肉,进而确定若干监测元件粘贴位置;获取患者的对侧肌肉... 曾文丽 李江涛 褚芬芬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胫骨骨折患者康复 进程 及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胫骨骨折患者康复 进程 及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4年2月陇西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微创内固定组(n=41)及切开内固定组(n=46)。微创内固定组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切开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康复 进程 、肢体功能恢复状况、应激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切开内固定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创内固定组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56%,高于切开内固定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微创内固定组的P物质、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切开内固定组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可加快胫骨骨折患者康复 进程 ,减轻创伤应激,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郭陇君关键词:胫骨骨折 康复进程 应激因子 并发症
相关作者
郭帅 作品数:181 被引量:295 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 骨盆 康复机器人 钢筋 张海宁 作品数:243 被引量:483 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植入器械 假体 髋臼 内植物 软骨细胞 汤黎明 作品数:136 被引量:52 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医疗器械 多通道 病床 瓣膜 输液 刘世育 作品数:29 被引量:43 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重组人P53腺病毒 细胞增殖 ΓΔT细胞 Γ-氨基丁酸 黄军芬 作品数:174 被引量:195 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 焊缝 焊缝跟踪 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