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73 篇“ 康复疗效 “的相关文章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采取游戏疗法对康复 疗效 的影响及意义探究 2025年 研究康复 治疗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游戏方案的疗效 。方法 研究时期:2023.01到2023.12,对象是78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数字表分组,每组儿童39例。常规康复 训练治疗参考组,以此为前提,再经游戏方案治疗研析组,评估儿童发育情况、日常生活改善效果、康复 疗效 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儿童发育情况评价,研析组分数高,参考组分数低,P<0.05,有研究意义;评估康复 疗效 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研析组总效率、总家长满意度高,参考组效率低,P<0.05,有研究意义。结论 由游戏方式对发育迟缓儿童进行康复 治疗可以促进智力、语言方面的发育,疗效 确切,儿童家长予以该康复 方案的疗效 较高评价。 石学蓉 张苑妮 石冬香关键词:康复疗效 语言发育迟缓 常规康复治疗 红外线照射联合综合康复 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疗效 评估 2025年 目的:评估红外线照射联合综合康复 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疗效 ,及比较碳素红外治疗与非碳素红外治疗疗效 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招募45名颈椎病患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15人进行综合康复 治疗,实验一组15人进行非碳素红外线照射联合综合康复 治疗,实验二组15人进行碳素红外线照射联合综合康复 治疗。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工作和生活能力、体征、手的功能、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在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和(或)麻木、工作和生活能力和疼痛症状评分均提高(P<0.05),VAS评分均降低(P<0.05);碳素组在手指疼痛和(或)麻木、工作和生活能力、VAS评分方面改善更显著(P<0.05),仅有碳素组在感觉方面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综合康复 治疗能够有效缓解颈椎病疼痛和改善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碳素红外线照射联合综合康复 治疗在改善手指症状和感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 果。 蒋宗宏 申鑫雅 李瑛 吴季春关键词:颈椎病 红外线照射 康复治疗 肩部MRI预测肩袖撕裂患者康复 疗效 的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MRI预测肩袖撕裂患者康复 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83名肩袖撕裂康复 患者的肩部MRI,评估肩袖撕裂类型、撕裂腱退缩程度、撕裂腱前后(AP)尺寸、撕裂边缘信号强度、冈上肌和冈下肌脂肪浸润程度以及肩峰肱骨间隙(AHI)。将患者分为复撕组或完整组,比较肩部MRI差异。结果总的复撕率为57.8%。复撕组和完整组的腱退缩程度均值(20.4 vs 11.7 mm)、撕裂尺寸的AP尺寸(16.1 vs 11.4 mm)、AHI(6.8 vs 8.7 mm)以及冈上肌和冈下肌脂肪浸润程度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冈上肌,复撕组有3、30和15名患者,完整组有5、27和3名患者分别为Goutallier分级1、分级2和3级和4级浸润;对于冈下肌,复撕组有27、12和9名患者,完整组有29、5和1名患者分别为Goutallier分级1、分级2和3级和4级浸润)。多变量分析显示,AHI和腱退缩程度是影响肩袖修复后复撕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修复后肩袖腱的复撕率约为57.8%,术前磁共振图像上的腱退缩程度和AHI是复撕的独立预测因素。 王磊 魏友平 王冉东 李丰 邱志勇 王晓娟关键词:肩袖撕裂 康复效果 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 疗效 2025年 胸腰段脊柱骨折发生时,患者多会伴随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给予其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分析临床效果,并探究对患者的康复 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跨度于2022.6-2024.4,抽样数据即此期间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并发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数量计50例,以双色球随机拟定两组,即:参照组、观察组,前者25例行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后者25例行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比对指标,分析效果。结果 干预前,对比组间的运动评分、感觉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值高P<0.05。平衡能力干预前,组间无差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值更佳P<0.05。跌倒风险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干预前,组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佳P<0.05。满意度的计算以观察组96.00%高于参照组64.00%P<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随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工作中,辅以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效果显著,可促进其机体健康恢复。 朱晓艳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康复 系统的疼痛干预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康复 疗效 的影响 2025年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采用系统疼痛干预联合早期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于2023年9月-2024年9月选取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采用系统疼痛干预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常规干预,各组30例。护理后进行患者的疼痛评估、胃肠功能观察、肝功能指标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研究组各个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肝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术后采用系统疼痛干预联合早期营养支持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胃肠功能和肝功能指标的改善,采纳价值较高。 陆倩雯关键词:早期营养支持 术后康复 疗效 康复 机器人手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手功能康复 疗效 分析2025年 目的:探讨康复 机器人手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手功能的康复 疗效 。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1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60例,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 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 机器人手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手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自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腕手部分评分、腕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以及改良Barthle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独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康复 机器人手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明显促进手功能及精细活动的恢复,提高腕背伸的主动活动度,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水平。 张雨琴 周丛斌 黎高林 阳叶 谢强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手功能 盆底超声在产后康复 疗效 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分析 2025年 观察盆底超声用于产后康复 疗效 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产后6周盆底肌力测试为I级的200例妇女展开盆底超声检查,将200名产妇中100名接受盆底康复 治疗的设为观察组,100名未接受盆底康复 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后6周、12周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应变率。结果 产后6周两组各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12周,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但应变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盆底超声技术能反映产后妇女盆底形态结构变化,康复 治疗前后通过盆底超声检查盆底结构变化,能够评估产后康复 治疗的临床疗效 ,对制定和调整康复 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雷娟关键词:产后康复 疗效评估 舞蹈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 疗效 影响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舞蹈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运用舞蹈疗法干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20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相关资料,全程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采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涉及1134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舞蹈疗法能缓解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病性阳性症状[MD=-0.69,95%CI(-0.86,-0.52),P<0.01]、阴性症状[SMD=-0.67,95%CI(-1.14,-0.21),P<0.01]、一般精神病性症状[SMD=-0.89,95%CI(-1.31,-0.48),P<0.01];提高社会功能[SMD=1.10,95%CI(0.39,1.82),P<0.01]、自我效能[MD=4.94,95%CI(2.64,7.23),P<0.01];舞蹈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自尊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显示,舞蹈疗法有助于缓解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和自我效能,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尚不明确,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论证。 何许聪 刘秀兰 谢志彬 夏志春 蒙义远 杨勇关键词:舞蹈疗法 精神分裂症 自我效能 META分析 离心运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功能康复 疗效 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离心训练的影响,为术后临床康复 提供循证建议。方法:检索平台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5月,使用Review Manager 5.4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分析,并生成偏倚风险图,使用R(版本4.4.1)进行基于Egger’s运算的发表偏倚检验与敏感性分析,基于亚组分析与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与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样本量48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离心训练对主观膝功能评分(SMD=1.36,95%CI:[0.56,2.16],P<0.01,I2=91%)、肢体对称性指数(SMD=1.13,95%CI:[0.24,2.01],P<0.05,I2=87%)、屈肌峰值力矩(SMD=0.48,95%CI:[0.2,0.77],P<0.01,I2=41%)的改善达到显著水平,对伸肌峰值力矩(SMD=0.13,95%CI:[-0.15,0.4],P>0.05,I2=6%)并未达到显著改善水平;每周2次的训练频率对患者主观评价(2次:SMD=1.23;SMD=0.29)(2次:SMD=1.23;3次:SMD=0.29)、屈肌峰值力矩(2次:SMD=0.9;3次:SMD=0.24)的改善幅度更好(亚组间P<0.05),男性患者(SMD=5.24)相比女性患者(SMD=0.83)在肢体对称性指数上的改善会更加显著(亚组间P<0.01)。6周与8周产生训练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亚组间P>0.05)。结论:在未来可将离心训练作为一种康复 手段加入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的康复 工作,为期6~8周,每周训练2次,单次时长控制在30~60分钟,将会获得较好的临床康复 效果。 孙卓璟 马国东 王鹏程 马铭辰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离心训练 下肢功能 META分析 PNF技术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快速康复 疗效 观察 2025年 探究神经肌肉本体促通疗法(PNF)+神经肌肉电刺激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确诊入院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n=60),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PNF技术+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髋关节评分表(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平衡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Harris、Barthel指数无差异(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Harris、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Ⅱ级平衡患者无差异(P>0.05),研究组Ⅰ级平衡患者高于对照组,Ⅲ级平衡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NF技术+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应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效果良好,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 ,值得应用。 韦宝堂 韦亚军 唐春萍 杨海梅 韦永安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
相关作者
纪树荣 作品数:234 被引量:1,640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康复 偏瘫 痉挛 脊髓损伤患者 张通 作品数:523 被引量:2,727 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脑卒中 卒中后 康复 卒中 脑卒中患者 张琦 作品数:72 被引量:258 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研究主题:运动疗法 康复 脑性瘫痪 康复疗效 脑瘫儿童 贾子善 作品数:214 被引量:1,483 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 脑梗死大鼠 梗死灶 灶性 何静杰 作品数:92 被引量:548 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研究主题:康复 脑卒中 半侧空间忽略 偏瘫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