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38篇“ 幼苗根“的相关文章
接种外生菌真菌对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形态性状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外生菌真菌(ECMF)侵染对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形态性状的影响,用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 2,Ld2)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 715,Pt 715)分别接种马尾松幼苗,并用含1.0 mmol·L^(-1) Al^(3+)的Al_(2)(SO_(4))_(3)溶液进行处理,测量直径、长度、面积、体积、尖数,计算比长、比面积、组织密度和分支强度,并将系划分为直径≤0.5 mm、0.5~1.0 mm和>1.0 mm 3个径级,分析接种ECMF对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形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ECMF均显著增加铝处理下马尾松分支强度和≤0.5 mm长,显著减少0.5~1.0 mm长、面积和体积(P<0.05)。Ld2还显著增加生物量、总长、总尖数、组织密度和≤0.5 mm尖数及>1.0 mm的长、面积、体积(P<0.05),这一趋势在Pt 715菌苗中也可见,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接种ECMF通过改变马尾松系形态来转变营养吸收策略,表现为促进≤0.5 mm生长和分支与依赖0.5~1.0 mm中侵染的菌丝来进行营养吸收,促进>1.0 mm生长进行营养运输。Ld2对马尾松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更显著,更适合推荐为缓解马尾松铝胁迫的优良ECMF。
胡佳吕亚茹辜夕容周倩邓杨宵陈东梅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铝毒马尾松
齿瓣石斛不同月龄幼苗内共生真菌多样性动态变化分析
2024年
【背景】兰科植物整个生命周期都与真菌形成密切的共生关系,种子萌发、幼苗形成等关键发育阶段都需要共生真菌为其提供营养。【目的】探究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不同月龄幼苗共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基于种子-真菌野外直播技术获得齿瓣石斛不同月龄幼苗并采集样品,采用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共生真菌群落组成、相对丰度及多样性。【结果】齿瓣石斛2-6月龄幼苗中共有944个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ASV),隶属5门24纲71目144科218属。2-4月龄幼苗的优势真菌为无孢蜡壳属(Serendipita)、篮状菌属(Talaromyces)和弯孢属(Curvularia),6月龄幼苗的优势真菌为篮状菌属和蜡壳耳属(Sebacina)。优势共生真菌类群在幼苗期发生了2次转变,即2月龄前由胶膜菌属(Tulasnella)转变成无孢蜡壳属;6月龄期由无孢蜡壳属转变成蜡壳耳属。【结论】齿瓣石斛幼苗发育过程中对于共生真菌的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可能是主动选择环境中的最适真菌,亦或是被动选择了环境中相对丰度较高的真菌。这一结果为了解齿瓣石斛不同发育阶段共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分离获得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的关键真菌类群提供了科学依据。
梁玉琼王梦雪高世南张文杰席会鹏邵士成
关键词:共生真菌成苗率
一种番茄种植幼苗防护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茄种植幼苗防护结构及其实现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部保护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充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问题;一种番茄种植幼苗防护结构,包括番茄育苗床、支撑架和防护套,番茄育苗床...
张金龙李林程在俊常聪刘欢储莉卜婷刘明传
不同磷质量分数下马尾松幼苗的生理生化特征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分数度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系生理生化特征,以探究马尾松应对磷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为低磷区域的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2年生马尾松幼苗为材料,采用石英砂盆栽的方法,基于全国马尾松林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2.2500 mg·kg^(−1)),设计0(P_(0))、0.5625(P_(1))、1.1250(P_(2))、2.2500(ck)、4.5000(P_(3))、9.0000(P_(4))mg·kg^(−1)共6个有效质量分数度,分析了2个采样时间[8月(处理1.5个月)与9月(处理3.0个月后)]马尾松幼苗系活力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以及3种抗氧化保护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差异。【结果】①随着磷质量分数的增加,ACP活性与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P_(0)处理的ACP活性在8和9月均显著高于ck(P<0.05),P_(4)处理的ACP活性在8和9月均显著低于ck(P<0.05);在9月,P_(3)处理的ACP活性也显著低于ck(P<0.05);在2个采样时间段,P_(0)和P_(1)处理的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显著高于ck(P<0.05),P_(4)处理的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低于ck(P<0.05)。②8月ck的系活力显著低于P_(0)、P_(1)、P_(3)、P_(4)处理(P<0.05),而9月系活力随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③MDA随着磷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加,P_(0)处理显著高于ck(P<0.05),P_(4)处理则显著低于ck(P<0.05)。仅P_(0)和P_(1)处理的3种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处理显著高于ck(P<0.05)。【结论】低磷胁迫会使马尾松幼苗系MAD增加并影响其系活力,但是马尾松幼苗通过增加ACP活性与有机酸质量摩尔浓度以及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来应对低磷胁迫的影响。
刘娅惠徐瑾雷蕾雷蕾曾立雄曾立雄
关键词:马尾松幼苗根系活力抗氧化保护酶
杨树幼苗腐朽X--ray CT检测及其绿色防控机制的研究
森林资源保护是林业生产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在林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木部病害腐朽检测与防治是森林工程学科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其中,朽病(Armillariarootrot,ARR)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著名的传染性病害...
张平
关键词:基因过表达
外源蔗糖影响AtKEA1和AtKEA2调节拟南芥幼苗的生长
2023年
为探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K+/H+反向转运体KEA1和KEA2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以拟南芥野生型和kea1kea2功能缺失突变体为研究材料,通过表型分析,碘化丙啶染色观察的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源糖含量,转录组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叶片超氧阴离子的分布等研究发现:在没有蔗糖的培养基中,kea1kea2双突变体的长显著短于野生型Col-0;进一步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kea1kea2双突变体的尖分生组织区较短,内源蔗糖含量下降,并且kea1kea2双突变体的叶片分布较多的O_(2)^(·-)。当外源添加30 g·L^(-1)蔗糖后,野生型与kea1kea2双突变体的长无显著差异。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许多参与蔗糖信号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在kea1kea2双突变体中的表达受到抑制。综上所述,外源蔗糖影响AtKEA1和AtKEA2参与调节的拟南芥幼苗的生长。
郑晟高海霞苏敏苏敏张腾国张腾国
关键词:拟南芥KEA根生长
干旱胁迫对白花泡桐幼苗、叶形态特征和生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究白花泡桐幼苗、叶形态特征和生理过程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其干旱适应策略,为泡桐的抗旱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白花泡桐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3个水分梯度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白花泡桐幼苗、叶形态特征和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下白花泡桐幼苗叶片厚度减小、比叶面积和组织密度增加,系直径减小、比长和组织密度增加。(2)干旱胁迫严重限制了白花泡桐幼苗叶片的光合生理活性,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白花泡桐幼苗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降低,暗呼吸速率不变,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增加。(3)中度干旱胁迫时,白花泡桐幼苗呼吸速率和分泌速率同时增加,重度干旱胁迫时,细呼吸速率持续上升,分泌速率有所降低。【结论】干旱胁迫造成白花泡桐幼苗叶片光合能力降低,比叶面积增加。中度干旱时的更细、比长更长,具有更高的呼吸和分泌速率,干旱程度继续增加后,呼吸速率增加,分泌速率显著降低。
王豪杰侯月爽陈静曹静静赵振利范国强孔德良
关键词:白花泡桐干旱胁迫光响应曲线根系呼吸
生草对镉胁迫下苹果幼苗域土壤养分及植株镉积累的影响
矿山开采、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和汽车尾气排放使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问题日益凸显。Cd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非必需元素,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易在植物体内转运和积累,不仅会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还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
徐新茹
关键词:镉胁迫苹果生理响应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Cd污染刺槐幼苗围土壤黄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CO_(2)浓度升高与Cd污染耦合对刺槐幼苗围土壤黄酮积累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矿区植被恢复及场地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先将供试土壤用CdSO_(4)·8H_(2)O处理,使土壤中Cd含量分别为0,0.45,4.5 mg/kg,放置暗处平衡5个月后,将Cd处理的土壤装盆,以刺槐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大气CO_(2)浓度和高浓度CO_(2)处理45,90,135 d后围土壤及茎干、系的总黄酮、槲皮素以及茎干和系C、N、Cd含量,分析围土壤总黄酮与茎干和系总黄酮、C、N、Cd含量和C/N的相关性。【结果】当土壤中Cd含量为0 mg/kg时,与大气CO_(2)浓度处理相比,高浓度CO_(2)处理围土壤槲皮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总黄酮含量在幼苗生长45 d时显著(P<0.05)增加,而90和135 d时变化不显著。当土壤中Cd含量为0.45 mg/kg时,45 d时土壤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均随CO_(2)浓度升高而显著(P<0.05)增加,90和135 d时土壤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而土壤槲皮素含量则显著(P<0.05)降低。当土壤中Cd含量为4.5 mg/kg时,45和90 d土壤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随CO_(2)浓度升高而显著(P<0.05)降低,而135 d时则显著(P<0.05)升高。无论是在大气CO_(2)浓度下还是在高浓度CO_(2)下,当土壤中Cd含量为0~0.45 mg/kg时刺槐幼苗茎干总黄酮含量随生长时间延长而降低;45 d时幼苗系总黄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90 d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135 d时总体呈增加趋势;茎干和系C、N、Cd含量及C/N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规律性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围土壤总黄酮含量与茎干总黄酮含量及系C、Cd、C/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茎干和系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围土壤槲皮素与幼苗茎干总黄酮及系C、槲皮素、Cd含量和C/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茎干和系N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茎干和系Cd积累对CO_(2)�
曹柯萌贾夏张春燕王璐张宁静高云峰王子威
关键词:刺槐幼苗土壤CD污染总黄酮槲皮素
干旱胁迫下杂草稻和栽培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的部分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被引量:7
2022年
对质量体积分数15%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江苏泰州和广东茂名的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 Roschev.)和栽培稻(O.sativa Linn.)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的部分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对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干旱胁迫下4个材料种子萌发指标的相对值低于100%,且同一产地杂草稻和栽培稻间的指标差异不显著。除相对表面积外,干旱胁迫下4个材料其他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对值基本上高于100%,且同一产地杂草稻和栽培稻间的多数指标差异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杂草稻和栽培稻的种子萌发受到抑制,但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总体上不同程度升高;与栽培稻相比,杂草稻的种子萌发无明显优势,但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明显。
徐珂珂李新月鲁焕强胜
关键词:杂草稻栽培稻干旱胁迫种子萌发

相关作者

郭世荣
作品数:561被引量:6,358H指数:4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黄瓜 盐胁迫 黄瓜幼苗 低氧胁迫 亚精胺
胡晓辉
作品数:229被引量:1,723H指数:2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番茄 黄瓜 低氧胁迫 黄瓜幼苗 盐碱胁迫
王素平
作品数:74被引量:873H指数:17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黄瓜幼苗 黄瓜 低氧胁迫 盐胁迫 抗氧化酶
张健
作品数:74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育苗基质 幼苗根系 农田 出芽 出苗量
马连杰
作品数:99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育苗基质 幼苗根系 原种 轮作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