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67篇“ 带血管蒂“的相关文章
髋关节滑膜炎对血管游离腓骨移植长期保髋效果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髋关节滑膜炎对血管游离腓骨移植长期保髋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01年10月—201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并接受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手术的患者370例(556个髋关节),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评估患者术前滑膜炎严重程度。滑膜炎分级基于HIMRISS(Hip Inflammation MRI Scoring System)评分,将病例分为无滑膜炎组、中度滑膜炎组和重度滑膜炎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90.5个月(5~215个月),随访期间收集患者Harris关节评分和髋关节置换情况,计算保髋失败率(定义为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0或进行关节置换)。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程度的髋关节滑膜炎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无滑膜炎组和中度滑膜炎组患者行血管游离腓骨手术后,保髋失败率分别为28.0%和28.5%,重度髋关节滑膜炎组为6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股骨头坏死类型、股骨头坏死受累侧、吸烟史、Harris评分基线水平和其他髋关节MRI指标(塌陷、骨髓水肿及退变)等基线协变量后,重度滑膜炎是股骨头坏死患者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6,95%CI 1.21~3.53)。结论·对于伴有髋关节滑膜炎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重度滑膜炎显著增高了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手术后的保髋失败率;在手术决策中,应考虑滑膜炎的严重程度。
朱道宇付凯何海燕蔡倩莹彭昊陈圣宝殷吉旻罗鹏波金东旭张长青高悠水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滑膜炎
血管鼻黏膜瓣修复鼻咽创面疗效因素分析
【背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起源于鼻咽黏膜上皮头颈部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分型是非角化性未分化型,放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成为标准鼻咽癌治疗方案。接受了放射性治疗后的部分...
肖泽豪
关键词:复发鼻咽癌
血管髂骨瓣移植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管髂骨瓣移植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8月~2022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髂骨瓣组与髂骨块组各49例。髂骨块组患者采用髂骨块移植,髂骨瓣组患者采用血管髂骨瓣移植。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量表(HHS)、X线检查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和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影像学指标评分。手术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手术后,髂骨瓣组患者VAS评分、影像学指标评分均低于髂骨块组,HH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总满意度均高于髂骨块组(P<0.05或0.01)。结论血管髂骨瓣移植应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效果较好,可临床推广。
李显博程省赵玉果马远宋磊磊李国闯汤立新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髂骨块移植
预康复阶段式训练在青壮年Ⅱ期股骨头坏死行血管髂骨瓣移植保髋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在青壮年Ⅱ期股骨头坏死(ONFH)行血管髂骨瓣移植保髋患者中实施预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非创伤性Ⅱ期ONFH行血管髂骨瓣移植保髋治疗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对照组(41例,术后24 h开始指导功能锻炼)和研究组(41例,入院第2天开始进行预康复阶段式功能锻炼7 d)。在入院当天、术后15 d、21 d,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制定的肌力测定法评定患者肌力,使用Berg平衡量表评价患者平衡功能,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情况,同时观察肌肉萎缩发生例数和10 m行走时间等指标。所得数据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入院当天肌力、平衡功能、Harris评分、10 m行走时间[分别为(4.22±0.53)级、(44.46±4.22)分、(67.07±10.15)分、(18.71±4.22)s]与对照组[分别为(4.24±0.54)级、(44.02±3.96)分、(64.22±9.63)分、(19.07±4.06)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21天研究组肌力[分别为(4.88±0.33)级和(4.95±0.22)级]、平衡功能[分别为(49.59±3.07)分和(51.68±2.62)分]、Harris评分[分别为(84.80±6.71)分和(86.73±5.52)分]、10 m行走时间[分别为(15.15±3.64)s和(13.22±2.22)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出院后均获随访3个月,研究组术后肌肉萎缩的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结论在青壮年Ⅱ期ONFH行血管髂骨瓣移植保髋患者术前实施阶段式预康复锻炼,可增强肢体的力量,改善患者近期的平衡功能、髋关节功能、行走功能,减少肌肉萎缩的发生,为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供条件,促使早期恢复。
白艳徐永清李军吕黎明周智徐晓燕吴亚玲毕叶段金秀王碧丹
关键词: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青壮年
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在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23年9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外科脱位头颈开窗术、坏死骨清除术及打压植骨术联合治疗。观察组41例,行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Harris评分、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切口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的效果优于外科脱位头颈开窗、坏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术联合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何金海丁亚军纪秉青邹国友刘红兵林森
关键词:腓骨移植股骨头坏死
血管鼻中隔黏膜瓣在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管鼻中隔黏膜瓣(HBF)在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鼻内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的10例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其中8例行HBF修复,1例行阔筋膜修复,1例未行修复。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肿瘤后运用HBF或阔筋膜瓣修复创面。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完成手术并实现肿瘤完整切除。8例行HBF修复者黏膜瓣成活,鼻咽部愈合理想,无创面感染坏死,无干痂,无嗅觉减退,发生鼻中隔小穿孔1例。所有患者无瘤生存。8例HBF患者术后NRS、SNOT-22评分较术前下降。结论 HBF可有效修复鼻咽部肿瘤术后创面,保护颅底重要结构并减少了并发症。
卫亚楠邢宇轩俞晨杰程诚
关键词:复发性鼻咽癌
血管游离腓骨骨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复合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研究采用健侧血管游离腓骨骨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创伤致胫骨复合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7—2021-07采用血管游离腓骨骨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12例胫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患者,均为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经彻底清创、去除坏死骨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采用健侧血管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创伤后患侧胫骨大段复合组织缺损。按照下肢力线将血管游离腓骨骨皮瓣远近端插入胫骨髓腔,在远近端置入螺钉或内固定物固定。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1个月。皮瓣全部存活,术后3.0~3.5个月出现骨痂,术后10个月移植腓骨大部愈合,腓骨完全胫骨化为术后12~16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腓骨完全胫骨化,未发现移植腓骨骨折。2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行急诊手术取出血管内血栓后存活。1例皮瓣周围组织出现少量坏死,取腹部皮肤组织二期植皮后存活。末次随访时4例参照Enneking肢体功能评定系统,功能评价平均28分,其中肢体术后平均功能恢复程度为97%,外形满意、负重及行走均无明显影响;5例为术后18~24个月取出钢板内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功能评价平均27分,平均功能恢复程度为86%;3例未拆除内固定,功能评价平均25分,平均功能恢复程度为80%。皮瓣疗效满意评价:优9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血管游离腓骨骨皮瓣联合外固定架修复胫骨大段复合组织缺损效果确切,具有同时一次性修复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优点,在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鑫宇李成明段玮轩肖驰何麟于晓光王子华崔大平
关键词:外固定架
应用血管游离腓骨瓣技术治疗先天性锁骨假关节1例
2024年
2021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显微外科收治1例右肩关节下垂10余年的14岁患儿,术前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双侧锁骨实体模型设计修复方案,术中应用血管游离腓骨瓣恢复右侧锁骨长度及形态,固定后骨瓣动、静脉与颈横动脉分支及其伴行静脉相吻合。患儿术后腓骨瓣成活良好,2年后随访示患儿右肩关节形态、功能良好,肩失衡改善,患儿及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
杨林赵建文吴卓王浩史卫东李绍光张建政黎庆何红英
关键词:游离腓骨瓣儿童
血管掌骨瓣植入手舟骨近极联合内固定及韧修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2024年
目的:探讨血管掌骨瓣植入手舟骨近极联合内固定及韧修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TSPFD)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2月至2021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手外科采用血管第2掌骨骨瓣植入手舟骨近极联合内固定及韧修复治疗TSPFD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为后脱位,手术均采用腕背侧弧形切口,手舟骨骨折及腕骨脱位采用克氏针固定,选择第2掌背动脉骨瓣植入手舟骨近极;韧修复7例,其中舟月韧直接缝合5例,采用Mitek锚钉修复舟月韧1例,锚钉同时修复舟月韧和月三角韧1例。术后定期门诊、微信随访,采用Cooney评定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35个月,平均23个月。所有病例X线片显示手舟骨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平均为18.6周。4例腕关节活动范围正常,2例腕关节活动范围轻度减小,活动时有轻微不适,1例患者重体力活动后出现轻度疼痛。所有患者没有明显的舟月分离、腕骨高度塌陷,无手舟骨、月骨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根据Cooney评定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可1例;腕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121.9±7.2)°,尺偏活动度(21.6±2.8)°,桡偏活动度(16.5±1.8)°,背伸(47.10±5.47)°,握力(26.2±3.7)kg,为对侧的70%。结论:血管掌骨瓣植入手舟骨近极联合内固定、韧修复治疗TSPFD,手术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于胜军原嘉漪李晓马振杰
关键词:腕骨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骨折固定术
尺神经血管深筋膜下前置术联合针刺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临床价值及应用的研究
目的:使用尺神经血管深筋膜下前置术,同时结合针刺阳明经、少阴经等与该病解剖关系密切的穴位,治疗中、重度CuTS,探讨其对上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的部分机制,旨在为CuTS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方法:本...
祖振岳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

相关作者

陈振光
作品数:333被引量:1,286H指数:1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骨瓣 骨移植 解剖学 骨膜瓣 带血管蒂
赵德伟
作品数:541被引量:2,167H指数:2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 髓芯减压 股骨颈骨折
余国荣
作品数:261被引量:1,667H指数:2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骨瓣 显微外科修复 骨膜瓣 显微外科 解剖学
喻爱喜
作品数:325被引量:1,759H指数:1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 软组织缺损 骨膜瓣 显微外科修复 骨缺损
王本杰
作品数:131被引量:596H指数:1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 髓芯减压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