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84篇“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相关文章
超声心动图联合CT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心大静脉瘘1例
2024年
1病例简介男,64岁,主诉:活动后胸闷憋气10 d余,外院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拟来我院行ASD封堵术。查体:血压149/99 mmHg,听诊心尖区可闻及III/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异位心律,心房颤动,心室高电压,多导ST-T改变。术超声心动图示:心室、心房中度扩大,右心房轻度扩大;彩色多普勒图像(图1A)提示:冠状动脉异常,冠状静脉窦扩张(内径约1.3 cm)。
马晓唐国璋付秀秀
基于冠状动脉CTA评估性别、年龄对冠状动脉心肌桥解剖结构及血流储备分数的影响
李梦雅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FFR_(CT)评估冠状动脉纵深型心肌桥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对冠状动脉纵深型心肌桥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纵深型心肌桥的113例患者资料。测量心肌桥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收缩期管腔狭窄率。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FFR_(CT)软件计算冠状动脉纵深型心肌桥的FFR_(CT)值。以0.80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FFR_(CT)正常组(FFR_(CT)>0.80)及FFR_(CT)异常组(FFR_(CT)≤0.80),分析FFR_(CT)异常与纵深型心肌桥位置、长度、深度、收缩期狭窄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肌桥长度、深度及收缩期狭窄率预测FFR_(CT)异常的效能。结果FFR_(CT)正常组(n=79)和FFR_(CT)异常组(n=34)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高危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临床症状中,FFR_(CT)正常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性心绞痛占比分别约15.2%、41.8%、32.9%,FFR_(CT)异常组患者以上临床症状占比分别约32.4%、23.5%、35.3%,两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38),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性心绞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2、0.06,均P>0.05)。FFR_(CT)正常组及FFR_(CT)异常组患者纵深型心肌桥长度分别约(36±5)mm、(44±5)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03,P<0.001)。ROC曲线显示纵深型心肌桥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39.7 mm,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0.81~0.95,P<0.001),其诊断FFR_(CT)≤0.80的准确率为82.3%。结论FFR_(CT)值在评估冠状动脉纵深型心肌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方面有重要价值,且纵深型心肌桥的长度是影响FFR_(CT)值的重要因素。
成水华倪炯刘君黄芳王培军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管腔完全阻塞引起心肌梗死的电动模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管腔完全阻塞引起心肌梗死的电动模型,本模型由心脏模型、冠状动脉模型、冠状动脉模型、模型内安装的若干血红色灯管、肉粉色灯管、电线、电源、电源开关组成,以上这些模型内的灯管用电线...
王慧程俊美陈鲁曼
冠状动脉狭窄经切割球囊和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后冠状动脉瘤形成1例被引量:2
2020年
1病例患者男性,47岁,主因“间断胸痛2年,加重4月”于2017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2016年4月就诊我院,行冠脉动脉(冠脉)造影术,术中可见:主干中段斑块,远段80%狭窄,第一对角70%狭窄,回旋、右冠脉无明显狭窄(图1A)。考虑为远端病变,管径较细,且为患者保留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故选用药物涂层球囊(DCB)的治疗。首先选用cutting Balloon 2.75×6 mm对病变处预扩张(12atm×10 s),后予SeQuent please2.5×30 mm药物涂层球囊(12atm×60 s)治疗(图1B),术后局部可见NHLIB A型夹层。术后规律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 1/d)、氯吡格雷(75 mg 1/d)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服用满1年后停药。2017年7月患者再次出现胸痛,于当年11月15日就诊我院,冠脉造影示远段见动脉瘤形成(6.10×3.57 mm),伴瘤体开口95%狭窄,瘤体远段节段性狭窄90%(图2A);右冠近段斑块、远段斑块,回旋未见异常。
安涛胡奉环
关键词:动脉瘤形成造影术前降支
DSCTCA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度分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DSCTCA)在冠状动脉冠状动脉(LAD)狭窄度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疑似CAD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CAG)和DSCTCA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SCTCA在诊断LAD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CAG和DSCTA检查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DSCTCA诊断LAD不同狭窄度的符合率。结果 98例患者中共有1256段冠状动脉血管可供分析,其中(LAD)有282段,CAG对LAD狭窄检出数有165段(58.51%),DSCTA有158段(56.03%),两种诊断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CTCA对LAD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5%、99.15%、96.81%、99.37%和93.55%,与CAG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935);DSCTA诊断LAD不同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90.78%。结论 DSCTCA对LAD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用于评估LAD狭窄度分级的诊断价值较高。
贾静涛郭红斌范秋来
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与冠状动脉病变位置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与冠状动脉病变位置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57例急性壁心肌梗塞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近段狭窄组(近段组)和中段狭窄组(中段组),统计分析PLR与其他计量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近段组患者PLR值显著高于中段组患者(P=0.009),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中段组患者(P<0.01)。PLR与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和cTn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4、0.287,P<0.05),与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269,P=0.036)。结论 PLR值可用于预测急性壁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PLR值大预示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近段狭窄。
刘勇姜东伟
关键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128层CT评价冠状动脉动脉硬化程度与心功能改变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128层CT评价冠状动脉动脉硬化程度与心功能改变的可行性。方法:按是否存在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将100例拟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不存在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组(Ⅰ组)共72例和存在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组(Ⅱ组)共28例,分别采用MRCT和M型UCG检测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MRCT和UCG定量评价玉组心功能参数中,LVEDV、LVESV、SV和LVE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方法所得的各项心功能参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较高;MRCT和UCG定量评价Ⅱ组心功能结果中,除SV值外,LVEDV、LVESV和LVE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两种方法所得的各项心功能参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较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在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发生率为8.00%(8/100例),其多见于冠状动脉(76/96,79.17%),壁冠状动脉平均长(23.24±10.32)mm,平均直径在心脏收缩末期为(2.21±0.73)mm,在舒张末期为(2.35±0.76)mm(t=3.140,P=0.005)。心肌桥厚(1.44±1.31)mm,在回顾性心电门控心脏收缩期壁血管面积变窄率为24.62%。100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中发现单纯心肌桥-壁冠状动脉53例(53.00%),合并冠状动脉硬化斑块47例(47.00%),其中发生在同一冠状动脉者83例(83.00%)。结论:心室形态对MRCT和UCG定量评价的心功能结果的相关性有影响,心室形态异常时应联合多种方式综合判断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刘强
关键词:左冠状动脉左心功能
冠状动脉与回旋夹角大于80°与夹角近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与回旋夹角(冠状动脉夹角)以80°为切点时与冠状动脉夹角近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冠状动脉夹角≥80°对该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所医院1 276例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资料。按冠状动脉夹角近段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将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吸烟史、家族史、腰围/身高、冠状动脉夹角≥80°纳入方程,按照不同性别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夹角近段有斑块患者中,冠状动脉夹角≥80°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斑块患者(男性:65.59%vs 54.21%,女性:56.64%vs 29.9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冠状动脉夹角<80°的患者比较,冠状动脉夹角≥80°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高(男性:OR=2.53,95%CI:1.76~3.64,P<0.001;女性:OR=5.33,95%CI:3.27~8.68,P<0.001)。结论:冠状动脉夹角≥80°可作为影响冠状动脉夹角近段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晓蓓潘存雪刘文亚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CTA非单纯性冠状动脉狭窄与心室壁特定节段运动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利用256层ICT对冠状动脉成像重建,探讨冠状动脉狭窄对相应区域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134例患者,分组为正常A组,LAD狭窄程度0-49%为B...
任浩
关键词:左心室室壁厚度室壁运动

相关作者

杨建业
作品数:91被引量:481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间充质干细胞 PEP-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细胞穿透肽 腺病毒
安庆宝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郧阳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肌梗死 液氮冷冻 疾病模型 心肌梗死模型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沈振亚
作品数:475被引量:884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脏移植 胸腺修饰 免疫耐受
唐俊明
作品数:143被引量:621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PEP-1 蛋白激酶C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付秀秀
作品数:64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 二尖瓣反流 成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