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43篇“ 工程教育改革“的相关文章
- 迈向超学科:全球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 2025年
- 超学科工程教育是近年来超学科理念融入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产生的新概念。中国在这一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有必要对全球知名工程教育机构开展的超学科实践加以梳理分析,通过模式提炼为本土实践提供启示。案例高校的超学科工程教育实践依据学科融合路径及参与主体的卷入程度可归纳为强市场主体卷入-知识重构型、强校内机构卷入-主题统摄型以及强政府部门卷入-主辅相交型三种模式。各模式均不同程度实现对学科壁垒的超越,在人才培养中引导外部主体融入,采用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教学方法。鉴于此,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机构或应推进超学科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开发,建立更灵活的学分制度,组建更多元化的教师团队,加强与行业企业等机构的深入合作。
- 吴寒天张晓超
-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
- 基于CDIO模式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
- 2025年
- 本文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探索CDIO理念下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及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本文分析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特点及其在培养卓越工程师与领军工程人才方面的作用,剖析了CDIO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运用及启示,进而归纳总结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对策。本文以CDIO教学方式改革为契机,通过CDIO工程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以学生为本的实践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协调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技能,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
- 陈慧群
-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
- 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为例
- 2025年
- 在高等工程教育要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的背景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宗旨,摒弃了单一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开拓了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强化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探索路径。
- 徐志晖刘爱虢骆丽赵新华张国臣
- 关键词:工程教育教学模式
- 国际科技竞争环境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大势:新工程教育十大革新理念被引量:8
- 2024年
- 分析、总结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势之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思想与实践,以国际国内相关研究为基础,综合十大类工程教育特别是卓越工程教育改革重要理念,并以工程教育的机制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法创新3个部分分类归纳相应的工程人才培育理念,突出本土工程—社会问题导向和面向未知工程世界发展格局,强调多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理念,如基础科学与解决工程“瓶颈”问题紧密结合、高效产学研构造、跨学科工程原型创造等重要机制和运行思想理念,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工程教育平台设施开发等方法理念。这些创新理念对我国工程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机构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提供政策和研究参考。
- 陈向东洪冠新
- 关键词:工程教育工程教育理念卓越工程师教育
-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政策演进的治理意蕴被引量:1
- 2024年
- 改革政策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治理起到了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在政策的导向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经历了治理思路由行政逻辑向学术逻辑的转变,治理目标从服务工业建设向支撑产业升级的转变,治理格局由自上而下向多元协同的转变,治理意蕴日益凸显,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但我国工程教育仍存在治理理念待更新、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缺失等治理困境,有待于通过优化流程、健全规范和反馈评估等途径进一步改进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能。
- 刘毳马廷奇李兴国
- 关键词:工程教育改革
-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与工程教育改革——与“控制工程”教育演化比较
- 2024年
- 本文聚焦智能科学与工程(IS&E)学科发展特征及其工程教育改革,并对比控制工程(CE)学科工程教育演化。本文分析认为,两者均具有工程科学教育改革意义上的引领性质,但又有本质区别,前者具有后工业时代跨领域终端解决方案性质,是一种多学科平台组合、实现宽覆盖终端解决方案的发展模式,其工程教育改革应注重此种特点;对比控制工程学科,表现人机交互工业时代的知识体系,但聚焦关键平台科学问题和基础理论创新,相应的工程教育注重平台型系统工程理论,并辐射多专业工程领域的工程教育发展。两类工程教育,既表现追求工程卓越的内涵共性,即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双向知识流动,又显现出具有时代特点的差别型工程教育改革路径特征:尤其是,智能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和教育体现了工程知识和能力的传承与创新,即控制工程是人工智能工程学科教育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人工智能工程学科和工程教育又体现聚合多种学科平台的新型知识和能力模式。本文可为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 陈向东黄行蓉喻雪莹洪冠新
- 关键词:工程教育改革
- 再谈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以颠覆性技术为视角被引量:4
- 2024年
- 颠覆性技术被视为“改变游戏规则”和“重塑未来格局”的革命性力量。通过梳理颠覆性技术的历史发展脉络,阐述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带来的产业革命,通过颠覆性技术的案例分析指出其基于科学技术的新原理、新组合和新应用而开辟的全新技术轨道,新质生产力通过用好颠覆性技术以实现产业、模式、动能的跃迁式更新,进而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市场化与结构化,最终完成社会生产力的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颠覆性技术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通过建构一套高等工程教育及其人才培养的“双三螺旋”模型,以期为政府、企业和大学做好战略性设计与安排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引,培养出更多的能够适应和引领颠覆性技术发展的创新实践人才。
- 易招娣
-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 地方高校本科生工程创业教育何以成为可能——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工程教育改革的案例分析
- 2024年
- 李泽湘教授的“学院派硬科技创业”在众多创业模式中备受关注。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通过“工程为基、创业牵引、多元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验证了地方高校本科生工程创业教育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模式以“产品经理”为中值设置弹性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面向工程应用、整合多学科知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依托“工程+创业”双轮驱动,打造跨学科、进阶式项目集群。教改成效表明,该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多元成长,实现了工科学生由传统单一的B端就业向C端创业的转化;同时,工程教育也在创业教育的反哺下,实现了自我超越与革新。
- 余东升郭雅兰汤瑞丽徐淑玲储开斌
-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 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改革的进展与启示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小学工程教育作为培养后备工程人才的基础性支撑,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议题.采用历史追溯法,对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改革的进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美国确立了跨学科深度统整的中小学工程教育基本理念,并形成了目标-内容-过程-评价一体化的中小学工程教育实践框架;从政策制度、师资培育、质量评估、课程资源等方面构建了全方位的中小学工程教育保障支持体系.受美国的已有经验启示,我国需清晰阐明中小学工程教育的基本理念,系统构建中小学工程教育的实践框架,全面完善中小学工程教育的保障措施.
- 邹逸金丽珍
- 关键词:工程教育教育改革
- 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
- 宋歌
- 关键词:高等教育工科教育改革教育
相关作者
- 王孙禺

- 作品数:131被引量:1,884H指数:2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 研究主题:工程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 研究生教育 高校
- 王沛民

- 作品数:68被引量:931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工程教育 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 研究生教育
- 包能胜

- 作品数:137被引量:3,387H指数:20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
- 研究主题:风力机 风电场 互补发电系统 CDIO 风力发电
- 李正

- 作品数:86被引量:1,15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工程教育 高校 高等工程教育 高等教育 课程体系
- 康全礼

- 作品数:46被引量:1,23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
- 研究主题:CDIO 高等教育 本科教育 工程教育改革 工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