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3篇“ 岩石圈构造“的相关文章
- 岩石圈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2023年
- 本文旨在探讨岩石圈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深入探讨岩石圈内部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黄春云
- 关键词:岩石圈构造地球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
- 内蒙古高原岩石圈构造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本文通过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上、中、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属性的研究,来分析内蒙古高原岩石圈的三维构造和物质运动。地体拼合属于岩石圈挤压力较小而作用期较长的造陆作用,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典型代表。此区域现今包括南阿穆尔-兴安地体西南部和锡林浩特两个元古宙地体,以及形成于太古宙的华北克拉通地体。索伦山-西拉木伦河断裂是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地体的缝合带。发生在二叠纪的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两个地体的碰撞拼合,造成古亚洲洋南支的封闭,同时也在两个地体之间,形成了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古亚洲洋封闭后,华北克拉通地体继续向锡林浩特地体下方陆-岛俯冲,形成了宽度为60~120 km的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此俯冲带地层向北倾斜,上地壳变形严重,岩石圈地幔破裂充水。锡林浩特地体在石炭纪处于南阿穆尔-兴安地体南方古亚洲洋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在二叠纪和华北拼合时又处于华南克拉通北方古亚洲洋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幔源岩浆侵入频繁。在中生代拼合后又处于地壳转变为拉张的阶段,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有增无减。由于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时间长久,岩浆化学分异会更加彻底,锡林浩特地体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 杨文采苏美霞杨波吴艳君王勤燕郭广飞刘书钰孟晓玲陈勐韬施源彭中
- 关键词:古亚洲洋岩石圈构造
- 太古宙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与岩浆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 2021年
- 太古宙岩石圈构造变形是岩石圈与软流圈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垂向运动的结果,反映了太古宙非板块构造体制下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为了解释这个已经消失的过程,前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较少的地质实例,提出了盖子构造、热管构造、湿盖子构造、地幔柱构造等多种可能存在于太古宙的前板块构造体制。这些体制的主要差异源于前人实验中对岩浆作用的简化方式不同,进而导致了对太古宙地球动力学过程认识的不一致性。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本研究在不简化岩浆运移过程的前提下,讨论了五种可能条件及其组合对太古宙岩石圈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太古宙岩石圈强度较高时,只有经充分弱化才可能产生垂向变形。岩浆的存在不仅弱化了岩石圈,还借由自身浮力提供了变形所需的驱动力。地幔柱主要引发岩石圈减薄与底部拆沉,其他因素如岩石圈厚度、地壳性质、薄弱带等并非岩石圈变形的敏感因素。该结论揭示了太古宙岩浆作用对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
- 董昊戴黎明李三忠李三忠胡泽明
- 关键词:太古宙岩石圈数值模拟岩浆作用
- 一种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平台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平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研究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实验平台,包括实验箱,所述实验箱的上表面通过合页分别与箱门a和箱门b的下表面相铰接,所述箱门a和箱门b的上表面通过两个连接管分别与两个放料箱的...
- 陈刚宋扬蒲伟田嵩邓月华
- 岩石圈构造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圈构造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包括鼓式离心机密封舱、鼓式离心机驱动动力舱、构造变形装置控制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离心机悬臂两端悬挂了吊篮,吊篮内放置构造变形实验箱,构造变形控制系统精确控...
- 贾东吴晓俊杨树锋陈汉林陈竹新尹宏伟李一泉解国爱励音骐袁剑英
- 岩石圈构造应力场及其作用过程国际态势分析
- 2020年
- 构造应力场指地壳应力状态随空间点的变化。构造应力场是变化的,地震是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积累的大量应变能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岩石圈岩层突然破裂错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地震发生时!随着岩层的破裂释放出巨大能量,其中一部分以地震波形式传播出去。
- 李扬
-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岩石圈应变能自然现象
- 辽宁台里天然岩石流变学研究及其对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意义
- 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的辽宁台里地区岩石天然流变极为丰富,是研究岩石天然理想场所。台里地区以花岗质岩石为主体,锆石U-Pb结果显示整个台里地区岩浆活动分为四期:太古代后期(~2.5 Ga)的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闪)黑云斜长...
- 万乐
- 关键词:中生代
- 利用重力势能差计算岩石圈构造应力场理论与应用研究
- 岩石圈动力学过程与应力场分布密切相关。地壳断层区域应力环境的改变是导致地震破裂的重要因素。充分认识岩石圈应力场分布可以更好地理解板块运动驱动力、揭示应力场分布的压缩张裂样式和解释岩石圈形变机制。重力势能的横向变化是岩石圈...
- 李忠亚
- 关键词:重力学构造应力场有限元重力势能
- 地质学中的压力与深度关系讨论:颗粒尺度压力差到岩石圈构造超压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地质学中普遍采用的压力与深度转化方法是基于阿基米德定律,该定律适用于重力场中的静流体压力条件下的压力与深度关系。然而,由于岩石圈的高黏度与各向异性特性和构造差应力作用,决定了岩石圈内的压力分布和应力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基于近期新发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从颗粒尺度压力差到岩石圈构造超压研究新进展,讨论了地质学中的压力与深度关系问题。近期研究表明,与静压状态下获得的压力分布与深度关系相比,在差应力条件下获得的变质反应压力和相变压力要复杂得多。在差应力条件下,从微观尺度的变质反应和岩石颗粒间尺度到不同地质体之间、地壳内部构造带和岩石圈尺度都存在局部压力非均匀分布(构造超压)。在强烈隆升的高原地区,在高程差的重力势作用下也可以出现构造超压。这种压力非均匀的存在决定了变质反应压力和矿物相变压力不等同于静岩压力。热-力学耦合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偏应力作用,在大陆碰撞造山带42km深度,构造超压达到2.2GPa,局部压力达到3.4GPa,远高于平均静岩压力。由此推测,在40~50km深度,就有可能出现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因此,根据变质反应和矿物相变确定的压力不能直接换算成岩石圈深度。
- 周永胜何昌荣
- 关键词:压力差差应力
- 滇东南八寨岩石圈构造环境初探: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的含水性制约
- 上地幔研究一直都是地球科学的重点。滇东南马关八寨地区由新生代碱性玄武岩携带至地表的橄榄岩包体是源于上地幔的天然岩石样品,对这些包体进行岩相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含水性的研究,可以为揭示上地幔的结构、成分、演化史等提供约束。运...
- 张志发
- 关键词:橄榄岩包体主量元素结构水岩石圈地幔
相关作者
- 高锐

- 作品数:434被引量:2,757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深地震反射剖面 青藏高原 岩石圈 地壳结构 深地震反射
- 李廷栋

- 作品数:194被引量:1,981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岩石圈 深部探测 地学断面 层析成像
- 曾融生

- 作品数:78被引量:1,261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接收函数 上地幔 地壳 波形反演
- 陈胜早

- 作品数:10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地壳 岩石圈构造 岩石圈 成矿作用 成矿意义
- 张贵宾

- 作品数:102被引量:49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岩石圈 青藏高原 远震层析成像 数值模拟 三维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