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篇“ 山杨林“的相关文章
- 祁连山北坡山杨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 2024年
- 山杨具有易繁殖、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在荒山绿化、扩大森林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山杨林,阐述了常见主要有害生物类型,并以山杨黑斑病、山杨烂皮病、杨小卷叶蛾、杨毒蛾为代表性有害生物,分析了发病特征和发病规律,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提高山杨病虫害防治水平,更好地保护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杨林资源。
- 白晓丽祁世恒
- 关键词:祁连山北坡山杨林
- 内蒙古罕山自然保护区山杨林更新苗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以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杨次生林为研究区,研究区内近些年出现大面积非正常死亡的山杨林,在山杨林中分别设置倒木、枯立木与对照3类样地进行死亡后更新调查。研究发现,罕山自然保护区山杨林倒木样地、枯立木样地、对照样地更新树种主要以山杨为主,并且均为萌生更新,更新密度总体呈枯立木样地>对照样地>倒木样地,平均更新苗密度分别为3158.33、2466.66、2308.33株/hm 2,郁闭度、林分密度、年均温度和海拔与山杨更新密度呈负相关(P<0.05),枯落物厚度与山杨更新密度呈正相关(P<0.05),年累计降水量未达到显著水平。并且发现山杨林非正常大面积死亡后根系仍然具有萌蘖的活力,在死亡后萌蘖更新得到快速释放,且具有形成新一代森林的潜力。
- 包青春赵鹏武包宝祥管立娟宝虎
- 疏伐转化对山杨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探究疏伐转化对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53年生山杨林分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和疏伐转化试验固定样地,分别于2015、2017、2019年对各样地进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定期观察与测定,比较分析疏伐转化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疏伐转化增加了草本层林下植物种类数,但疏伐转化后草本层林下植物重要值发生变化。疏伐转化降低了灌木层林下植物种类数,且疏伐转化后灌木层林下植物重要值变化不明显,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始终为灌木层林下植物优势种。疏伐转化提高了草本层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2015年疏伐转化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14、0.21、0.02,但差异不显著(P>0.05);2017年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14、0.51、0.12,疏伐转化和对照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Shannon-Wiener指数呈显著差异(P<0.05);2019年多样性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08、0.49、0.05,疏伐转化和对照的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Shannon-Wiener指数呈显著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疏伐转化对灌木层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影响。各年份疏伐转化与对照除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P<0.05)外,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疏伐转化对山杨林下植物多样性有促进作用。
- 徐国巧马娇娇陈哲王海涛李娟卢金平
- 关键词:山杨林下植物多样性
- 延庆地区天然山杨林的经营改造技术研究
- 2021年
- 延庆地区的天然林大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通过封山育林工程项目,依靠天然萌生、自然落种发育而成的天然次生林。构成延庆区天然林主要树种有:蒙古栎、槲树、山杨、椴树、核桃楸、山榆、桦树、五角枫、栾树、山桃、山杏、胡枝子、榛板、绣线菊、山杜娟、荆条、鼠李、酸枣等。近年来,由于延庆地区干旱少雨,致使天然林生长不良,有的树种出现干枯死亡现象,加上天然林缺乏经营管理,林分质量差,森林的生态效益难以发挥,影响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天然山杨林最差。因而本人结合在延庆生态林建设的工作,对本区的天然山杨残次林经营改造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一些经营改造的技术措施。
- 闫金华
- 大兴安岭南段不同生长衰退程度山杨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6
- 2021年
- 分析大兴安岭南段(半干旱区)赛罕乌拉地区天然山杨次生林的乔木-凋落物-土壤的C、N、P化学计量特,探讨当地出现山杨林的生长衰退现象与养分限制的相关性,以期为天然森林资源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按照不同生长衰退程度山杨将其划分为健康生长和轻度、重度衰退生长的山杨林,测定乔木-凋落物-土壤的C、N、P含量,并分析山杨不同组分化学计量特征差异及生长衰退对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壤有机C、全N平均值含量均高于我国森林土壤平均水平,土壤全P平均值含量低于我国森林土壤平均水平;山杨重度生长衰退山杨根区土壤全N、全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生长山杨根区土壤。(2)山杨根C含量高于山杨其他器官,重度生长衰退山杨叶片C/N、C/P高于正常生长山杨,这可能与山杨生长受到N、P元素限制有关。(3)正常生长山杨的P重吸收率显高于重度生长衰退山杨,说明山杨通过对叶片P重吸收以适应其根区土壤P缺乏胁迫,提高山杨的抗旱能力。(4)山杨凋落叶C、N、P含量处于全球及我国多数陆地植物凋落叶C、N、P含量平均水平;山杨凋落叶的C/N比值明显高于养分N释放临界点,重度生长衰退山杨凋落叶的C/P明显高于P养分释放临界点,说明凋落叶N、P元素不易分解释放;这使得重度生长衰退山杨林地的凋落叶中N、P元素大量滞留而土壤中某些养分元素被消耗但得不到及时补充。研究区重度生长衰退山杨生长受到养分限制,与林中凋落叶分解缓慢、土壤中N、P元素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有关。
- 王亚东魏江生周梅刘艳琦孙逸晨赵晓娟郭娇宇
- 关键词:大兴安岭南段半干旱区山杨
- 大兴安岭南段不同生长衰退程度山杨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大兴安岭南段地处森林和草原的生态过渡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生态过程相当复杂,其生物群落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些年大兴安岭南段赛罕乌拉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森林斑块状死亡或生长衰退现象,其原因可能...
- 王亚东
- 关键词:山杨化学计量
- 2022年冬奥会崇礼赛区山杨林水化学性质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以位于和平林场的冬奥会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赛区水环境为研究目标,以大量分布的山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降雨分配过程中(林外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地表径流)对降水水化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含量分别使用消解比色法、水杨酸法、过硫酸盐氧化法、消解抗坏血酸法测定。结果表明:(1)林外雨中COD和TN、TP含量相对较低,但是NH3-N含量较高,达到1.94mg/L;(2)降雨经过林冠层后(穿透雨)COD含量增加了3 800%,NH3-N、TN、TP含量分别减少24%、81%、42%;(3)树干径流较林外雨COD、NH3-N、TN、TP含量分别增加了5 700%、17%、12%、33%;(4)地表径流COD、TN、TP含量较林外雨分别增加了6 600%、127%、42%,NH3-N含量减少了62%;(5)水化学性质综合变化指数分别为林外雨0.65、穿透雨0.53、树干径流0.98、地表径流1.35,降雨对森林的化学淋溶作用较大,经淋溶作用后穿透雨、树干径流及地表径流中的NH3-N、TN、TP净淋溶量出现了负值。研究分析得知,山杨林降低了雨水中氨氮的含量,对水化学环境起到了净化的作用,对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 胡静霞杨新兵朱辰光
- 关键词:山杨穿透雨树干径流
- 大兴安岭低质山杨林改造效果的综合评价被引量:25
- 2016年
- 以大兴安岭山杨(Populus davidiana)低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带状改造,3种改造带宽分别为10(改造带S1、S2、S3)、20(改造带S4、S5、S6)、30 m(改造带S7、S8、S9),将每条改造带分成4段,分别种植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林下枯落物持水性能、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多样性、冠层结构、光合作用、更新苗木生长等38项指标,建立低质山杨林不同模式改造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各个样地不同模式改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改造效果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S2、S3、S6、S4、S8、S1、S7、对照样地、S5、S9,S2样地的综合得分最高,筛选出10 m改造带中20 m保留带的改造模式效果最好。
- 毛波董希斌
- 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山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通过对大兴安岭低质山杨林带状改造,并分别种植云杉、樟子松、西伯利亚红松、落叶松,分析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诱导改造后土壤毛管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土壤密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中p H值略有上升;土壤中全氮质量分数均升高(落叶松林升高94.09%,西伯利亚红松林升高67.24%,云杉林升高50.74%,樟子松林升高41.87%);土壤中全磷质量分数均降低(云杉林降低20.90%,落叶松林降低19.10%,樟子松林降低14.63%,西伯利亚红松林降低10.15%)。土壤中有机质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碳通量具有显著性正相关(P<0.05)。樟子松林诱导改造后,土壤密度、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p H值、全钾质量分数、碳通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说明带状诱导改造对樟子松林土壤肥力的影响显著。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诱导改造后的林地土壤肥力的各个指标,结果表明:诱导改造后,所有林地土壤肥力均有改善作用。樟子松林诱导改造后关联度最高(0.828),说明樟子松林诱导改造效果最佳。
- 毛波董希斌唐国华
- 关键词:土壤肥力
- 低质山杨林生态改造后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被引量:8
- 2015年
- 2009年对大兴安岭低质山杨林进行顺山带宽(分别为6、10、14、18 m)分别栽植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Pine)进行诱导改造;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带宽生态改造后的林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的生态改造对土壤肥力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带宽以14 m,树种以兴安落叶松的诱导改造效果最佳,可为低质山杨林的改造提供参考。
- 毛波董希斌宋启亮陈百灵
- 关键词:山杨生态改造土壤肥力
相关作者
- 吴钦孝

- 作品数:114被引量:2,148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油松 黄土丘陵区 枯枝落叶层
- 赵鸿雁

- 作品数:64被引量:1,371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油松 山杨林 枯枝落叶层
- 刘向东

- 作品数:50被引量:93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油松 枯枝落叶层 水土保持 山杨 山杨林
- 毛波

- 作品数:12被引量:9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低质林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山杨林 低质
- 董希斌

- 作品数:170被引量:1,076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低质林 采伐强度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