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4篇“ 局部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章
- 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口腔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实验课教学改革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究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口腔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实验教学方法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提升作用。方法将118名口腔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课程反馈问卷、理论测试成绩分析、实施麻醉和接受麻醉的学员对本次麻醉的评价,以及教师对麻醉成功与否的评价来综合评估教学结果,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两组学员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学员认为学习的生动性更高(t=4.24,P=0.005),对局麻的自信心也更强(t=4.99,P<0.001)。试验组自我感觉注射过程中针尖抖动更少(t=2.22,P=0.048),与下颌骨内侧骨面接触更好(t=2.22,P=0.020)。接受麻醉的学员反映试验组注射时针尖刺痛感较轻(t=1.99,P=0.029),下牙槽神经麻醉的效果较好(t=3.36,P=0.039)。教师评估发现试验组的下牙槽神经阻滞失败率明显低于试验组(χ2=4.40,P=0.036)。结论虚拟仿真系统可优化口腔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实验教学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曹钰彬杨超门乙王鹏曾维朱桂全夏朝红刘磊谢蟪旭
-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教学
-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3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168例。患者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试验组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比较2组患者麻醉及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水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率及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及手术时间、术后6 h的VAS评分、术后进食水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对镇痛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局部麻醉药中毒及心脑血管意外;2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不仅可以降低手术和麻醉时间、后进食水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 窦恩郑磊徐通海邓先锐
- 关键词: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无张力疝修补术
- 阿芬太尼复合局部神经阻滞在牙科恐惧症儿童舒适化拔牙治疗中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复合局部神经阻滞在牙科恐惧症儿童舒适化拔牙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16例接受舒适化拔牙的牙科恐惧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男21例、女37例,年龄(7.26±0.83)岁,接受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男24例、女34例,年龄(7.42±0.78)岁,接受阿芬太尼复合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离院时间、麻醉时间、喉罩拔除时间、七氟醚用量)、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应激反应[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术者满意度、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离院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麻醉时间长于对照组,喉罩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七氟醚用量低于对照组[(49.89±8.20)min比(42.14±7.68)min、(5.41±1.76)min比(7.20±2.45)min、(36.11±4.63)ml比(42.27±5.8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3、4.519、6.315,均P<0.05)。术后1 h、2 h、3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72±0.49)分比(3.45±0.56)分、(1.86±0.32)分比(2.37±0.41)分、(0.98±0.17)分比(1.45±0.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71、7.467、11.523,均P<0.05)。T0时,两组患儿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时,研究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0、3.658、2.511、3.581,均P<0.05)。术前,两组患儿血清ACTH、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h,研究组血清ACTH、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44.05±6.19)ng/L比(54.18±7.26)ng/L、(182.45±22.04)ng/L比(216.06±25.73)ng/L],差异均�
- 王家亮贺专谢一敦
- 关键词:阿芬太尼局部神经阻滞牙科恐惧症儿童
- 不同时机局部神经阻滞在开腹肝切除中的镇痛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开腹肝切除患者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第九〇九医院行开腹肝切除的117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75例,女42例;年龄37~59岁,中位年龄50岁。根据腹横肌平面阻滞时机分为术前组(56例)和术后组(61例)。对比两组阻滞持续时间,24 h舒芬太尼用量,术后第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舒适度评分(BCS),TNF-α、IL-1、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不良反应发生等。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术前组阻滞持续时间平均为(12.6±2.2)h,明显短于术后组的(14.9±3.1)h(t=-5.945,P<0.05);术前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按压次数为(5.7±1.5)次,明显高于术后组的(4.4±1.3)次(t=5.243,P<0.05)。术前组术后12、24 h的VAS分别为(3.6±0.9)、(3.8±0.9)分,明显高于术后组的(3.0±0.8)、(3.1±0.6)分(t=4.074,4.654;P<0.05)。术前组术后12、24 h的BCS分别为(1.6±0.8)、(1.5±0.8)分,明显低于术后组(2.0±0.8)、(1.9±0.8)分(t=-2.763,-3.048;P<0.05)。术前组术后1 d的TNF-α、IL-1、Cor、ACTH分别为(5.4±1.4)μg/L、(77±14)ng/L、(246±22)mmol/L、(75±9)ng/L,明显高于术后组的(4.2±1.5)μg/L、(54±11)ng/L、(217±20)mmol/L、(60±10)ng/L(t=4.491,8.770,9.509,10.260;P<0.05)。两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分别为2、2、1例和3、2、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延长神经阻滞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镇痛效果,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和应激激素水平有关,同时不会延缓术后康复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围手术期镇痛方案。
- 张婵吕瑶张小燕张鸣青
- 关键词:肝切除术镇痛加速康复腹横肌平面阻滞应激
-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观察
- 2023年
- 评估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的价值。方法 以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样本,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调查时间为2021年2月-2023年2月,掷骰子分组,即参考组、局麻组,均有25例样本,前者行切口局部麻醉,后者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统计围术期指标,观察血流动力学和炎症指标,统计并发症。结果 手术时间在局麻组、参考组间无差异,P>0.05。下床、住院时间在局麻组短于参考组,VAS分值在局麻组低于参考组,P<0.05。麻醉前针对心率、平均动脉压等进行记录和比较,在局麻组、参考组间无差异,P>0.05。麻醉5min时针对心率、平均动脉压等进行记录和比较,两者均下降,下降幅度在局麻组低于参考组,即局麻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P<0.05。术前针对TNF-α以及CRP进行检测和比较,在局麻组、参考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针对TNF-α以及CRP进行检测和比较,两者均上升,上升幅度在局麻组低于参考组,即局麻组炎症反应更轻微,P<0.05。各并发症统计有后差异,局麻组低于参考组,数值为4.00%、28.00%,P<0.05。结论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可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不会过多增加炎症反应,恢复时间短,麻醉并发症少,值得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使用。
- 朱亚军罗武平李杰殷磊徐珂斐
-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疼痛情况腹股沟疝并发症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3年
- 探讨局部浸润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疗效,为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麻醉方式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XX大学第一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162例,局部浸润麻醉组90例,腰硬联合麻醉组72例。通过观察对比两组在术中麻醉加治疗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进食水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主要指标上都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及水肿、复发率、术后VAS疼痛评估等因素均不出现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价值。两组在麻醉加治疗持续时间、术后进食水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期限、术后住院费用,术后低血压、恶心、呕吐、尿潴留患病率等因素出现显著差异(P<0.05),但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在行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相比于腰硬联合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的下行老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备操作简单、安全系数较高、费用相对低廉、术后住院期限较短、术后患者少、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迅速恢复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 唐劲卉唐立娟
-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局部浸润麻醉
- 局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腹股沟疝术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局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局部神经阻滞+静脉应用生理盐水)、试验组(局部神经阻滞+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各30例。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麻醉前、麻醉完成时、手术开始时、麻醉后15及30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镇痛效果;术后静息状态下的疼痛程度,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手术开始时及麻醉后15 min,试验组患者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其余各时间点,2组患者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起效快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镇痛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各种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疼均有良好效果,但可能会引起患者心率降低。
- 芮杰陈家新于会梅张畅
- 关键词:疝修补术神经阻滞
- 利多卡因阴茎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治疗全身麻醉后阴茎异常勃起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阴茎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全身麻醉(全麻)后发生阴茎异常勃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尿道内窥镜择期手术患者1276例,全麻后经尿道内窥镜操作前发生阴茎勃起患者38例,采用简单随机方式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2例)、研究组(B组,13例)和对照组(C组,13例)。A组无处理,静待勃起自行疲软;B组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分别在阴茎根部背侧神经支注射3 mL及会阴神经支注射2 mL;C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分别在阴茎根部背侧神经支注射3 mL及会阴神经支注射2 mL。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阴茎完全疲软所需时间。结果B组患者勃起至疲软时间均较A、C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勃起至疲软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后患者发生阴茎异常勃起时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分别在阴茎根部背侧神经支注射3 mL及会阴神经支注射2 mL可获得快速显著的疗效,且不会引起勃起功能障碍。
- 万里王勇王树斌曹景朝魏绪磐肖川易正金刘翔宇罗云
- 关键词:利多卡因阴茎异常勃起
-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下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影响分析
- 2022年
- 针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治疗,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的手术治疗产生的影响,以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作为重点调研方向,致力于提升麻醉水平。方法 针对6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象,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9月,按照随机数字分为2组,对照组为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麻醉成果。结果 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的用时上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后尿潴留、术口疼痛以及局部血肿发生率、感染率上均以观察组发生率较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最后,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对于腹股沟疝患者而言具有安全性保障,且降低了并发症率,患者的手术开展顺利,是一项可推行的麻醉措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韦松里范舜钦王喜军黎斌覃忠诚
- 关键词: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率
- 超声引导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实施超声引导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0月1日-2021年9月1日从英德市人民医院抽选30例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长。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长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整体麻醉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曾韶燕李东平梁俊明巫雁丹
- 关键词:超声引导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相关作者
- 闫建辉

-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局部神经阻滞 麻醉配合 手术全期护理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术前
- 李岩

- 作品数:11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局部神经阻滞 麻醉配合 手术全期护理 护理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 韩宇

- 作品数:41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 肝切除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
- 聂会勇

- 作品数:40被引量:233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脉冲射频 人骨关节炎 脉冲射频治疗 射频热凝 下肢
- 张素洁

- 作品数:14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股四头肌训练 中药 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脊髓损伤 步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