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1篇“ 尺侧腕伸肌“的相关文章
一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训练装置,包括提供训练台的支架,支架的中间开设通孔;穿设通孔的转轮,转轮的中心轴由通孔转动支撑,转轮的正面或背面至少有一面的边缘顶部设置有向上倾斜的把手;配重部件,其包括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
于明洋史佳曹明蕊李新怡邵会天张志豪袁媛朱娜
关节镜治疗钙化性腱炎一例
2022年
患者女,66岁,因左持续性疼痛伴活动受限5d、加重3d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左部出现持续性疼痛,3d前不慎挫伤致疼痛加重。局部外固定制动、外敷及口服非留体类药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既往无关节外伤史,无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化脓性关节炎等病史。临床检查:左无畸形,关节略肿胀,未见擦痕,皮色稍红,皮温稍高。
刘同凯杨光王苏龙孙鸿斌李强
关键词:化脓性关节炎尺侧腕伸肌钙化性肌腱炎皮温关节镜治疗腕关节
联合拇短腱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联合拇短腱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8月,采用联合拇短腱转移重建20例单纯部正中神经损伤、15例正中神经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拇指对掌功能。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0~53岁,平均33.5岁。致伤原因:锐器伤24例,钝器伤9例,热压伤2例。合并、桡骨远端骨折6例。患者均于伤后1~3 h行神经修复术,平均2 h。受伤至该次入院时间为6~14个月,平均7.5个月。35例患者除2例单纯正中神经损伤拇外展功能不完全消失、无对掌功能外,其余拇外展及主动对掌功能完全消失。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关节屈、拇指末节背活动正常。20例单纯正中神经损伤患者均恢复正常拇外展及对掌功能。15例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13例恢复正常对掌功能,2例对掌功能不全;拇外展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12个月,根据赵书强等拇指对掌功能评定标准,患者拇对掌功能测量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对单纯正中神经损伤或合并神经损伤患者,联合拇短腱转移是一种操作简便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崔岩李均陈波童哲
关键词:正中神经损伤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腱肌腱转移术拇指对掌功能重建
一拇短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一拇短位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采用一拇短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治疗部正中神经损伤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单纯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的优良率达100%;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66.67%。结论一拇短位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治疗部正中神经损伤或合并神经损伤具有操作方便、疗效理想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韩继洲陈奇鸣余林权
关键词: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腱拇指对掌功能
-拇短腱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及拇短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以来,接受及拇短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15例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和5例正中神经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15例单纯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中,优11例,良4例,优良率100%;合并神经损伤的5例中,优3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0%。结论对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特别是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及拇短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
洪加源盛敏康两期郭林新丁真奇林斌郭志民
关键词: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腱正中神经损伤拇指对掌功能
-拇短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拇对掌、拇短展的解剖学特点,探讨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对20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解剖拇对掌、拇短展,并建立-拇短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模型。结果:拇短展纤维方向沿第1掌骨纵轴方向,拇对掌纤维方向与第1掌骨成一定角度。-拇短移位后,测量拇指远横纹中点到第3掌骨长轴与掌远横纹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可达(5.9±0.7)cm。结论(:1)长度、力足以重建拇对掌功能,拇短腱止点恒定,联合移位后其作用方向与拇短展方向一致,且旋前角度足够。(2)以-拇短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一种符合拇对掌功能生物力学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李大为刘志刚
关键词:肌腱移位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
内神经血管分布的应用解剖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内神经血管解剖分布,探讨该肉能否被分割为若干个功能单位,以提供新的功能性骨骼游离移植供区。方法解剖10具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共20,观察其外神经血管的分布形式。10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共20,一完整剥离后用Sihler染色法行内神经的染色,另一用30%硫酸钡、乳胶混悬液血管灌注并行X线钼靶摄片。而后对照观察神经、血管在内分布及其关系。结果血供多为骨间后动脉和骨间返动脉支。其神经支配来自骨间后神经发出的神经支。其内神经分布呈现3种不同的类型,支在进入肉前多有动脉伴行,构成神经血管束。其伴行动脉分支和神经分支在内的分布区域大致吻合。结论根据内神经血管在内分布的不同情况,可将其分为不同的功能单位,供节段性游离肉移植。
陈刚江华林子豪刘安堂李文鹏张盈帆党瑞山沈辉
关键词:尺侧腕伸肌
及拇长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评价及拇长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0年以来 ,我院接受及拇长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 2 9例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2 0例正中神经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 (随访 6— 12个月 )。结果 2 9例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中 ,优 2 1例、良 8例 ,优良率 10 0 % ;2 0例正中神经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 ,优 9例、良 7例、可 4例 ,优良率 80 %。结论对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 ,特别是合并神经损伤患者 ,及拇长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 ,且操作简单 ,效果好。
薄占东洪光祥王发斌
关键词:尺侧腕伸肌拇长伸肌拇指对掌功能正中神经损伤
转位重建拇指外展、对掌功能被引量:2
2002年
刘勇单健范启申
关键词:对掌功能
腱副腱变异一例
2023年
患者,女,50岁,以“右手外伤术后麻木、畸形伴活动受限2年”为主诉于2022年11月14日来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就诊。右手2年前被机器轧伤,于当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1年因患肢感觉和功能受限,于当地医院再次接受瘢痕及神经松解手术治疗,术后手指感觉较术前略改善。现受伤后2年,右手大鱼际萎缩明显,拇指外展和对掌功能受限,虎口挛缩严重,桡三个半手指掌麻木,求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成贝贝熊革
关键词:大鱼际肌尺侧腕伸肌虎口挛缩神经松解

相关作者

李大为
作品数:4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尺侧腕伸肌 拇指对掌功能 腱转移术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 肌腱移位术
刘志刚
作品数:141被引量:757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诊治分析 臂丛 手术治疗
张诚
作品数:12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成形术 关节镜手术 顽固性
崔岩
作品数:13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浙江省总队
研究主题:腕关节镜 冷藏 韧带 内窥镜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王井明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尺侧腕伸肌 弹响指 关节固定 环指 狭窄性腱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