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篇“ 小麦雪霉叶枯病“的相关文章
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1
2014年
介绍小麦叶枯病的病源、发生症状、流行规律、发生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为小麦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赵厚芹
关键词:小麦雪霉叶枯病病源发生症状
小麦叶枯病研究初报被引量:1
2002年
本根据西藏的气候特点,重点观察小麦叶枯病的侵染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王翠玲
关键词:小麦症状侵染规律
小麦叶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与发病规律初探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麦枯病在我区的发生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为系统研究和防治小麦叶枯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王翠玲杨雪莲席永士张玉红
关键词:小麦雪霉叶枯病病原菌发病规律
四川盆地小麦叶枯病菌菌株研究
该文对采自四川盆地的18个小麦叶枯病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分化和酯酶同功酶谱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18个菌株在培养性状、菌落生长半径、产孢量、子囊壳产生量、菌丝生长干重等生物学特性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18个菌株对...
翟建松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分化酯酶同功酶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小麦叶枯病菌侵染条件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研究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日照时间对小麦叶枯病菌(Gerlachianivalis)侵染和寄主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分生孢子萌发和初生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0~30℃,适温11~28℃;较低温度(11~20℃)有利于病菌侵入以及寄主病叶和病斑数的增多,较高的温度(25~30℃)有利于侵入菌丝的扩展和病斑增大;20℃时相对湿度高于93%,侵染才会发生;在日照0~24h的条件下,均能侵染和发病。
康业斌商鸿生王树权
关键词:小麦雪霉叶枯病侵染条件
小麦叶枯病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朱美霞
关键词:小麦雪霉叶枯病症状
小麦叶枯病产量损失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腐格氏引起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0.8%~32.9%,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9.8%,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使穗粒重减少10.2%~65.2%,千粒重下降9.5%~14.8%,叶斑-鞘枯-穗腐使粒重减少11.7%~51.5%,千粒重下降12.1%~18.3%。
康业斌商鸿生王树权
关键词:小麦雪霉叶枯病
小麦叶枯病发病的生态条件研究
1996年
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腐格氏(Ceriachianivalis)侵染小麦的适宜温度为17℃,20℃以上有利于病菌在寄生组织中扩展。在相对温度93%以上的条件下,2~3d病害就会普遍发生,持续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光强8000~100001x每天光照6h最适于病菌侵入和扩展,长时间光照不利于病害发生。
康业斌商鸿生王树权
关键词:雪霉叶枯病发病条件小麦
小麦叶枯病产量损失的初步研究
1996年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腐格氏(Gerlachia nivalis)引起的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2.1%~27.1%,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3.9%,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使穗粒重减少10.2%~55.2%,千粒重下降9.5%~14.8%;叶斑—鞘枯—穗腐使穗粒重减少11.7%~47.1%,千粒重下降12.1%~18.3%。
康业斌商鸿生王树权
关键词:雪霉叶枯病小麦
小麦叶枯病菌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采用电镜技术研究了小麦叶枯病菌(Gerlachia nivalis)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特征。电镜观察发现,分生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由孢子细胞壁内层延伸而成;病菌侵入寄主体内后,胞间菌丝先在寄主细胞间扩展,随后胞间菌丝侵入坏死的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胞间菌丝和胞内菌丝在形态结构上无明显差异。在病菌扩展过程中,寄主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最终坏死消解,寄主细胞的变化可能与病菌分泌的毒素有关。
康振生左豫虎王瑶李振岐
关键词:小麦雪霉叶枯病侵染过程细胞学

相关作者

商鸿生
作品数:261被引量:1,682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条锈病 条锈菌 抗病性 小麦条锈病
康业斌
作品数:163被引量:643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烟草 小麦 分子鉴定 丹皮酚 芦笋
王树权
作品数:21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研究主题:小麦 雪霉叶枯病 小麦雪霉叶枯病 小麦赤霉病 关中灌区
左豫虎
作品数:202被引量:954H指数:17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疫霉菌 小豆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大豆 绿豆
康振生
作品数:718被引量:3,461H指数:3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条锈菌 条锈菌 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