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5 篇“ 小麦地方品种 “的相关文章
甘肃省小麦 地方 品种 春化光周期基因效应及抗寒性评价 2025年 冬春性和光周期反应是决定小麦 适宜种植区域的重要特性。为了解甘肃省小麦 地方 品种 的冬春性和抗寒性,本研究采用春化基因Vrn-1、Vrn-B3和光周期基因Ppd-D1的分子标记检测其等位变异,并记载了抽穗期、冬春性和抗寒性。结果表明:(1) 59.6%的材料仅携带1个显性春化等位变异,除Vrn-D1 (67.4%)外,其余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主要分布在春麦区,且频率低(0.5%~11.0%),携带2个或3个春化显性等位变异组合的品种 频率也很低(0.2%~8.9%);携带全隐性等位变异的频率为19.6%,从甘肃省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光周期基因非敏感等位变异Ppd-D1a的分布频率为17.8%,且冬麦区高于春麦区。(2)不同麦区地方 品种 秋播后,冬麦区品种 较春麦区品种 早抽穗;春播后,春麦区品种 从西部到中部可抽穗的频率增高,且冬麦区品种 的抽穗频率从甘肃省西南向东北降低;春麦区晚抽穗品种 的频率低于冬麦区,且冬麦区不能正常成熟品种 的频率高于春麦区。(3)春播时显性春化等位变异促进开花的效应Vrn-A1a>Vrn-D1>Vrn-B1,秋播后春化显性等位变异未表现早抽穗效应;秋播Ppd-D1b类型,携带2~3个春化显性等位变异品种 的抽穗期晚于携带单个春化显性位点品种 ,而Ppd-D1a型品种 则相反,即春化显性等位变异表现加性效应。Ppd-D1a对小麦 开花促进作用明显。(4)依据材料表型鉴定的冬春性与基于春化位点等位变异推测的冬春性的一致性较高,且从春性到冬性逐渐降低。(5)冬性强的品种 抗寒性不一定都强,但抗寒性强的品种 ,大部分冬性强。 杨芳萍 郭莹 田媛媛 徐玉凤 王兰兰 白斌 展宗冰 张雪婷 徐银萍 刘金栋关键词:小麦 春化 光周期 121份小麦 地方 品种 HMW-GS组成分析 2025年 为挖掘具有应用价值的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HMWGS)组合,筛选出优质小麦 地方 品种 资源,以我国121份小麦 地方 品种 为供试材料,利用SDS-PAGE技术对供试材料的HMW-GS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在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分别检测出3、9和6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其中Null、5+10和2+12分别在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为78.51%、76.86%和76.03%;同时,不同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共形成30种不同的亚基组合,其中以[Null/(7+8)/(2+12)]亚基组合类型占比最高,为55.37%,但该亚基组合类型品质得分较低,仅有6分;而亚基组合[1/(7+8)/(5+10)]、[1/(7+9)/(5+12)]、[1/(7+9)/(5+10)]、[2*/(7+8)/(5+10)]和(2*/(7+9)/(5+12)]得分最高,成为优质亚基组合。结果表明,具有这些优质亚基组合的小麦 地方 品种 (酱麦、钱交麦和扁光头壳麦等)可作为现代小麦 品质改良的优异基因资源。 陈俊鹏 彭敏 王晓方 汤清益 张道荣 任喜峰关键词:小麦 HMW-GS 亚基组合 山西小麦 地方 品种 四月黄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2025年 小麦 白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 生产的真菌病害,从现有资源中鉴定抗病种质并挖掘新的抗病基因是持续改良小麦 抗病性的重要途径。四月黄是课题组前期从山西省小麦 种质资源中鉴定出的一个抗白粉病小麦 地方 品种 ,本研究采用苗期单小种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四月黄与晋麦47以及二者构建的遗传群体进行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并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和90K SNP芯片扫描对四月黄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四月黄对白粉病的抗性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暂命名为PmSYH。SNP芯片结果显示,多态性SNP标记主要富集在小麦 7D染色体110~140 Mb区段和570~610 Mb区段。在上述区段分别开发SSR分子标记并利用抗、感病小群体进行连锁性筛选,结果从110~140 Mb区段筛选出6个与抗病基因连锁的SSR标记,从570~610 Mb区段未筛选出连锁标记。利用6个与PmSYH连锁的SSR标记对晋麦47/四月黄的F2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将PmSYH定位于位于7D染色体上132.6 Mb~137.5 Mb的物理区段,两侧标记分别为Sxau7DS-37和Sxau7DS-48,遗传距离分别为1.8 cM和3.1 cM。与前人定位结果比较分析表明,PmSYH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本研究为小麦 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在北部冬麦区小麦 白粉病抗性改良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牛慧珍 任永康 唐朝晖 张晓军 牛瑜琦关键词:普通小麦 白粉病 抗病基因 分子定位 西藏冬小麦 地方 品种 农艺性状的分析和评价 2025年 以59份冬小麦 地方 品种 作为供试材料,通过分析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粒形等12个性状及各性状变异情况和遗传多样性,同时对各性状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冬小麦 地方 品种 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9份冬小麦 地方 品种 可分为四大类:农艺性状均衡类、矮杆强分蘖类、高杆类和株高适中类。 黄海皎 曲吉关键词:冬小麦 农艺性状 小麦 地方 品种 的条锈病抗性及常用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小麦 条锈病是小麦 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和利用小麦 抗病品种 是防治小麦 条锈病的最佳手段。小麦 地方 品种 中蕴含着丰富的抗条锈病基因资源,其携带的连锁累赘相对较少,又易于消除,定位地方 品种 中抗条锈病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以增加抗源数量和抗病稳定性对小麦 的生产安全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小麦 地方 品种 对条锈病抗性的报道较少,本文简要介绍了小麦 条锈病发生和危害的基本情况,归纳了多种常应用于小麦 抗条锈病基因(QTL)定位工作当中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并综述了国内外小麦 地方 品种 中抗条锈病基因(QTL)定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辅助抗条锈病品种 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朱冠鸿关键词:小麦 小麦条锈病 抗病基因 小麦地方品种 DNA分子标记 新疆小麦 地方 品种 重要功能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2024年 本研究利用10种与表型性状有关的44个高通量KAS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分型标记技术,检测了117份新疆小麦 地方 品种 的表型、品质、面粉色泽、籽粒蛋白质含量、粒重、抗逆、抗病等相关基因。结果表明,Ppd-D1光周期位点检测到非敏感材料116份。春化、矮杆基因位点检测中,冬性材料比例97%以上,矮化基因比例96%以上。Glu-A3和Glu-B3的标记检测中,高筋材料的比例仅占1%。有利等位基因Psy-B1中被检测出低黄色素材料,占95.7%;Pds-B1和Psy-A1基因中,以高黄色素材料为主。NAMA1检测出品质相关A1b、A1d类型材料116份。GCP_DUP标记鉴定携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材料占97%以上。抗病相关基因中,以抗叶锈病的材料为主。113份材料检测为抗穗发芽类型。 哈力旦·依克热木 刘娜 刘联正 刘联正 曹俊梅 周安定关键词:小麦地方品种 功能基因 山西小麦 地方 品种 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2024年 干旱是影响小麦 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筛选抗旱性优异的小麦 种质,对抗旱性研究及抗旱种质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8-2021年对373份山西小麦 地方 品种 连续开展3年的田间成株期抗旱性鉴定,设置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株高、单株穗数、穗粒数、每穗小穗数、穗长、穗下节长、千粒重及单株产量8个性状,采用综合抗旱系数(CDC,comprehensive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抗旱性度量值(D,drought resista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加权抗旱系数(WDC,weight drought resistance coefficient)、相关性分析、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下8个性状的测定值均较正常灌溉处理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发现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间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8个性状指标转换成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6%。基于CDC值、WDC值和D值,山西小麦 地方 品种 抗旱性排序基本一致。根据D值利用聚类分析将373份材料划分为5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D值与7个性状均显著相关,是较为可靠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并筛选出19份山西小麦 地方 种质,为小麦 抗旱育种提供材料及理论基础。 刘霞 雷梦林 王艳珍 崔国庆 黄蕊 穆志新关键词:小麦地方品种 成株期 抗旱性鉴定 综合评价 中国小麦 地方 品种 籽粒腹沟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国小麦 地方 品种 作为重要的遗传资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富的基因组多样性。腹沟作为小麦 籽粒的一种典型特征,被认为是影响出粉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子。本研究以3个不同环境下(2019年崇州、2021年郫县、2022年崇州)的2... 林媛媛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QTL 小麦 地方 品种 青心麦抗白粉病基因PmQ的KASP和SSR标记开发与连锁图谱加密小麦 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富含多种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成分。小麦 生产受到许多病害的影响,其中白粉病是主要的病害之一。小麦 白粉病由禾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 HABTEAB GOITOM GEBREMEDHIN关键词:小麦 白粉菌 SSR 甘肃省小麦 地方 品种 春化、光周期基因分布频率及冬春性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地方 品种 资源是小麦 新品种 选育的重要亲本来源,充分应用其优异性状对于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甘肃省种质库地方 品种 春化(Vrn-A1、Vrn-B1、VrnD1和Vrn-B3)和光周期(Ppd-D1)基因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1)445份地方 品种 共携带6种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差异较大,分别为Vrn-A1a (2.5%)、Vrn-B1a (11.0%)、Vrn-B1b(1.6%)、Vrn-B1c (0.5%)、Vrn-D1 (67.4%)和Vrn-B3(0.5%);在检测材料中光周期非敏感等位变异Ppd-D1a分布频率为17.8%。(2)除Vrn-B1a+Vrn-D1外,其余显性春化基因等位变异组合的材料全部分布在春麦区;从春麦区到冬麦区,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呈降低趋势,而隐性等位变异频率呈升高趋势;Ppd-D1a在甘肃省不同麦区均有分布,且冬麦区分布频率远高于春麦区。陇东旱塬冬麦区分布频率最高(35.6%),洮岷高寒春麦区分布频率最低(5.1%)。(3)比较基于资源目录记载的冬春性和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推断的冬春性的一致性,发现春性和弱冬性品种 的一致性较高,冬性和强冬性品种 的一致性较低,从甘肃省春麦区到冬麦区,一致性逐渐降低。(4)筛选出83、119和82份地方 品种 ,可分别在春麦区(甘肃省中西部及洮岷高寒春麦区等)、冬季较为温暖的秋播冬麦区(陇南嘉陵江上游、天水南部渭河上游等)及较为寒冷的冬麦区(如平凉、庆阳的泾河流域及天水、定西的北部等)的育种中广泛应用。研究结果为现代小麦 育种中发掘利用优异地方 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杨芳萍 郭莹 吕迎春 董亚超 李玥 化青春 虎梦霞 刘金栋关键词:小麦 春化基因 等位变异 冬春性
相关作者
吉万全 作品数:260 被引量:1,332 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普通小麦 白粉病 野生二粒小麦 条锈病 王亚娟 作品数:84 被引量:440 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普通小麦 小麦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研究 农艺性状 魏育明 作品数:402 被引量:1,669 H指数:2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分子标记 醇溶蛋白 分子设计育种 聚类分析 郑有良 作品数:563 被引量:3,011 H指数:30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分子标记 醇溶蛋白 聚类分析 农艺性状 杨欣明 作品数:122 被引量:858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冰草 易位系 普通小麦 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