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8篇“ 小麦叶锈病“的相关文章
小麦叶锈病抗性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小麦叶锈病抗性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小麦叶锈病抗性分子标记为小麦5B染色体上对应于序列表中SEQ ID No.4的第71位的核苷酸,其为C或T。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小麦叶锈病抗性分子标记与小麦叶锈病抗...
刘金栋张玥张勇田宇兵何中虎郭宗民郭永涛
小麦叶锈病发生现状与主要致病因素
2024年
叶锈病小麦种植栽培中的常见疾病,其是由锈菌导致的真菌性病害,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小麦种植区,具备传染速度快、分布范围广以及危害性强等特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种植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小麦叶锈病最大流行区之一。基于此,本文就小麦叶锈病发生现状展开研究,同时从气候等方面对小麦叶锈病致病因素展开分析,以此为广大种植人员提供些部分锈病防控策略。
赵业新董琳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致病因素
小麦叶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验证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由小麦锈菌(Puccinia tirticina)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是全球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之一。世界多地发生过的叶锈病大流行,给各个小麦主产区造成巨大的产量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各地区的粮...
侯玮秀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抗性基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QTL定位
小麦叶锈病抗性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叶锈病抗性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其中,上述小麦叶锈病抗性蛋白,包括如下(a)‑(c)任一所示:(a)具有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或(b)在(a)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和/...
陈时盛李洪娜华蕾王逍冬宋瑞刘艳娜
小麦叶锈病抗性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叶锈病抗性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其中,上述小麦叶锈病抗性蛋白,包括如下(a)‑(c)任一所示:(a)具有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或(b)在(a)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和/...
陈时盛李洪娜华蕾王逍冬宋瑞刘艳娜
吡唑醚菌酯与氟环唑复配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被引量:4
2023年
为筛选适用于小麦叶锈病防治的化学药剂,本研究选取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及二者不同比例复配组合,采用喷雾接种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单剂及其不同复配比例在作为保护剂使用时对小麦叶锈病的室内防治效果,并测定了室内筛选确定的最佳比例复配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小麦叶锈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室内防效试验显示:吡唑醚菌酯、氟环唑及二者不同比例复配对小麦叶锈病病斑扩展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吡唑醚菌酯的抑制作用更强,其EC_(50)值为0.01μg/mL。联合毒力评价表明:所有复配组合均表现出协同相加作用,吡唑醚菌酯·氟环唑质量比50∶133复配时增效系数(SR)最大,为1.50。室内及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在所设浓度梯度范围内,防效与浓度呈正相关;在有效成分120 g/hm^(2)剂量下,26%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SC)的田间防效为85.12%,优于各自单剂处理。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所有处理均能保证不同品种小麦正常生长,未发生药害现象。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氟环唑复配对小麦叶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为生产上防治小麦叶锈病和科学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海飞李天杰郑伟郑伟刘圣明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氟环唑复配小麦叶锈病安全性评价田间防治效果
冀南地区小麦叶锈病发生现状与主要致病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为明确河北省南部(冀南)小麦叶锈病发生因素,本研究系统调查了2020—2021年冀南地区小麦叶锈病发生情况。研究发现冀南地区小麦叶锈病发生普遍,馆陶、深州、南和地区小麦叶锈病发生严重,病情指数分别为61.11、50.96和47.56。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发现馆陶地区小麦叶锈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4月份相对湿度偏高、5月份降水量大;南和地区发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3、5月份降水量偏多,3月份相对湿度大;深州地区发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种植品种为农户自留种,抗锈性差。将采集的不同地区小麦锈菌标样接种于感病小麦品种‘金禾’,单孢子堆分离后进行小麦锈菌生理小种的扩繁,随后接种于16个小麦锈菌鉴别寄主,通过表型观察明确2020—2021年冀南地区优势小麦锈菌生理小种为THTT。本研究基于冀南小麦叶锈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和气象资料分析,探讨了小麦叶锈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冀南小麦叶锈病的抗病育种、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孟麟硕彭彬彬孙新康崔钟池王海燕刘大群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
田间小麦叶锈病防控药剂的筛选
2021年
小麦叶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给小麦产业造成严重的危害.目前,化学药剂防治仍是控制小麦叶锈病大流行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因此,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10种市售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对小麦叶锈病有较好防效的药剂.试验结果表明,环丙唑醇、烯唑醇、氟环唑、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啶氧·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等对小麦叶锈病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防效可达80%以上.其中,以环丙唑醇、烯唑醇、氟环唑和戊唑醇在防病效果更为高效,表现为用量少、防效高.研究结果旨在为田间小麦叶锈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吴方勤葛翔梅爱中钱爱林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杀菌剂
山东滨州沾化区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因素与防治措施
2021年
小麦是重要粮食产物,小麦叶锈病小麦主要病害之一,该文结合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小麦叶锈病的症状与发生特点,分析了该病害的发生原因,提出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等措施,可为当地小麦种植户提供参考。
王玉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症状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明确生产上常用的6种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2019—2020年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施药,药后29 d,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最高,达83.86%,其次是40%丙硫·戊唑醇,防效为79.27%;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增产14.09%。该地区防治小麦叶锈病,最佳配方为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不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李雷雷范志业陈琦侯艳红刘迪陈莉王文豪沈海龙李世民
关键词:药剂小麦叶锈病增产

相关作者

刘大群
作品数:496被引量:1,973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叶锈病 小麦叶锈菌 叶锈病 玫瑰黄链霉菌
杨文香
作品数:250被引量:1,190H指数:20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叶锈病 小麦叶锈菌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 抗叶锈基因
张娜
作品数:118被引量:26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叶锈病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 小麦叶锈菌 引物
李星
作品数:97被引量:220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叶锈病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 小麦叶锈病 抗叶锈病基因
李在峰
作品数:79被引量:210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叶锈病 小麦叶锈病 抗叶锈基因 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