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篇“ 射麻止喘液“的相关文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内实验探讨治疗中性粒细胞型哮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内实验探讨治疗中性粒细胞型哮(NA)的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文献检索及Swiss ADME、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筛选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 Cards、Dis Ge NET及Drug Bank数据库检索、筛选NA疾病相关靶点。通过微生信平台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NA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治疗NA的潜在作用靶点(共有靶点)。采用Cytoscape 3.8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潜在作用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使用内置Mcode插件分析获得核心靶点。使用Metascape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2)将BALB/C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NA模型组、低剂量组(2.5 g·kg^(-1))、高剂量组(10 g·kg^(-1))、地塞米松对照组(1 mg·kg^(-1));通过腹腔注致敏剂[鸡卵清白蛋白(OVA)+弗氏完全佐剂(CFA)]并通过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复制NA小鼠模型,第0、7、14天分别腹腔注OVA+CFA(20μg OVA+75μg CFA,0.3 m L)致敏,第21~30天采用5%OVA混悬雾化激发(每次8 m L,每次雾化时间40 min,每天1次);雾化激发前1 h各组灌胃给药,地塞米松对照组腹腔注给药,每天1次。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中IL-8含量;RT-q 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LRP3、CXCR2 m 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p-m 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共筛选得到活性成分作用靶点826个,NA疾病相关靶点154个,取交集后得到治疗NA的51个潜在作用靶点(共有靶点)。通过“中药-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分析得到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豆甾醇、柚皮素等关键活性成分
连乐燊孟星汝黄秀芳周谨希谢燕小陶海澜蒋紫云刘小虹
关键词:射麻止喘液网络药理学NLRP3CXCR2MTOR信号通路
基于转录组学与网络药理学分析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哮的分子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与网络药理学分析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哮(Eosinophilic asthma,EA)的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10例急性发作期(轻、中度)EA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两组样本进行建库测序,筛选出EA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2)利用TCMSP平台、文献检索及Swiss ADME、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对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EA的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得到治疗EA的关键靶点。构建关键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节点度值筛选核心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并分析筛选出治疗EA的关键活性成分。使用Metascape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核心靶点与关键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210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922个,下调基因1187个。共获得102种的活性成分及826个作用靶点,取交集后得到74个治疗EA的关键靶点。PPI网络分析得到IFNG、PTGS2、MAPK3、CCL2、IL10和CXCL8等核心靶点。“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分析得到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等关键活性成分。关键靶点主要涉及炎症反应、趋化作用、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以及PI3K-Akt、MAPK、TLRs(Toll样受体)、NF-κB及TNF等信号通路。β-谷甾醇、豆甾醇与6个核心靶点,MAPK3、PTGS2、CXCL8与5个关键活性成分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对EA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β-谷甾醇、豆甾醇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MAPK3、CXCL8、PTGS2等核心靶点,调控PI3K-Akt、MAPK、NF-κB等信号通路实现的。
宋栋李慧聪高雪歌谢燕小孟星汝周谨希蒋紫云连乐燊
关键词:射麻止喘液转录组学分子对接差异表达基因
通过调控NF-κB/VEGFA信号通路抑制气道上皮细胞EMT改善哮气道重塑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对哮小鼠气道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屋尘螨滴鼻致敏建立哮小鼠模型。计算小鼠肺泡灌洗(BALF)白细胞总数,HE、PAS、Masson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和总IgE含量,RT-PCR检测气道重塑相关指标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荧光检测肺组织气道上皮细胞EMT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网络药理学预测改善哮气道重塑的机制,Western Blot检测p-p65、p-IκBα、TNF-α、VEGFA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小鼠肺泡灌洗中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P<0.01,P<0.05),血清IL-4、IL-5、总IgE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黏分泌以及胶原沉积等病理情况显著改善(P<0.01),气道重塑相关指标Muc5ac、Fn1、α-SM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肺组织中E-Cadherin、Z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N-Cadherin、α-SMA、p-p65、p-IκBα、TNF-α、VEGFA蛋白显著降低。结论:可以通过抑制NF-κB/VEGFA信号通路改善气道上皮细胞EMT,进而改善哮气道重塑。
张妙芬王婷王婷詹少锋黄慧婷刘小虹刘小虹
关键词:哮喘射麻止喘液气道重塑
变应性鼻炎相关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邪壅肺窍证)的数据挖掘及干预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相关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邪壅肺窍证)的用药规律,分析中药组成获得相...
陈俞景
关键词: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变应性鼻炎射麻止喘液
治疗外寒内饮型AECOPD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外寒内饮型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试验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外寒内饮型AECOPD患者36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1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
李桂贤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射麻止喘液
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对重症哮患者的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2年
目的研究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联合对重症哮患者的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重症哮患者60例,按照信封法随机等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ICS-LABA)治疗,联合组实施BT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及肺泡灌洗(BALF)中IL 17、TGF-β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常规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及BALF中的IL-17、TGF-β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联合可改善重症哮患者血清及BALF中的IL-17、TGF-β水平,疗效显著。
陈明辉龙发王琼萍
关键词:重症哮喘射麻止喘液疗效生化指标
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寒饮伏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寒饮伏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寒饮伏肺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给予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6 min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经治疗10 d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17/18),对照组为83.33%(15/18);组间比较(秩和检验),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和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咳嗽、咯痰、息、胸闷、气短、喉中痰鸣和肺部啰音等)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试验组对中医证候总积分和咳嗽、咳痰、喉中痰鸣等3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6MW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试验组的提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且2组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更有效地缓解寒饮伏肺型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运动耐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李桂贤华艺陈俞景刘子星刘琼
关键词:射麻止喘液寒饮伏肺临床疗效
基于系统药理学探讨干预哮气道炎症的机制研究
黄秀芳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治疗哮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治疗哮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查找的成分及其靶点,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获取与哮相关的基因;将-基因和哮-基因的数据集导入Draw Venn Diagram进行交集分析,得出-哮-基因数据集;使用String 11. 0进行-哮-基因数据集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运用Cytoscape 3. 6. 1进行可视化,用其插件MCODE分析重要模块;采用DAVID 6. 8分析-哮-基因的通路富集和生物学过程。结果:获得399个化合物与2 099个潜在的靶点;同时检索出98个与哮相关靶点;应用交集和PPI分析筛选出45个共同基因和关键基因16个,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红素氧合酶-1,白细胞介素-4等;富集分析显示和哮的共同生物学过程与炎症反应、气道的收缩与重塑、细胞增殖与凋亡等相关,共同生物学通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免疫球蛋白E(IgE)的高亲和力受体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哮,可为其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黄秀芳高运吉廖钢黄慧婷詹少锋赖艳妮刘小虹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射麻止喘液哮喘生物信息学基因本体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对哮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哮大鼠模型建立及其气道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了解其生长特性,通过研究中药血清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效应,为研究哮病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及实验支持。方法:制作慢性哮大鼠模型,用酶联法培养哮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生长情况,MTT检测生长曲线。结果:以酶联法培养7天可见细胞贴壁,14天左右融合90%左右。传代后细胞"谷峰"生长明显。结论:本实验提供了一种常见简单的哮模型,培养的细胞为平滑肌细胞,血清具有抑制哮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低剂量药物血清组相对于中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更强。
周宇刘建博张玉芳黄桂南郭敏
关键词: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培养射麻止喘液

相关作者

梁直英
作品数:35被引量:328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哮喘豚鼠 哮喘 中医药疗法 射麻止喘液 支气管哮喘
刘小虹
作品数:268被引量:1,912H指数:2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药疗法 网络药理学 哮喘 咳嗽
周名璐
作品数:32被引量:291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测试中心
研究主题:哮喘豚鼠 脾虚 射麻止喘液 环核苷酸 哮喘
刘琼
作品数:64被引量:31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射麻止喘液 中医药疗法 哮喘 感染后咳嗽 咳嗽
陈芝喜
作品数:126被引量:1,089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脾虚 脾虚大鼠 环核苷酸 脾虚证 强肌健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