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篇“ 对象性思维“的相关文章
- 对象性思维的消解与唐诗的文化精神被引量:1
- 2014年
- 对象性思维是一种通过对主客体之间做出严格区分、将思维者和思维对象一分为二,也就是将被思考者完全对象化、概念化来进行逻辑分析和理性认知的一种思维方法。近代以来,人类的思维方法朝着对象性思维的方向片面地发展了。这一方面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对象性思维把一切事物甚至人自身都当作对象来把握和占有,所以最终形成了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性丧失的境况,这不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了扭曲,也违逆了人的自然本性。因此,在现当代哲学的众多流派中,我们似乎总能谛听到一个共同的主旋律,那就是:消解对象性思维,使哲学真正服从于自己的天命。而要消解对象性思维,人类就必须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所写的那样:"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以艺术性的思维方式来维护人类生存的根基,以美的创造来丰富我们的世界,以礼赞讴歌的态度使大地和生命得到不断的繁荣。而这一观点与唐诗的文化精神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王培暄
- 关键词:对象性思维诗意栖居唐诗文化精神
- 佛学反对对象性思维
- 0215040603
- 常峥嵘著
- 关键词:唯识宗
- 从对象性思维到反思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
- 思维方式在教学论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教学论研究的视角、过程及结果。目前我国的教学论研究,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教学论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但是,专门对思维方式进行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这就凸显了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
- 陆明玉
- 关键词: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对象性思维反思性思维
- “从无看有”的非对象性思维被引量:1
- 2007年
- 思维除了通过对象性的方式获得其所指与内容外,同时也可以通过非对象性的方式生成自身的意义与内容;对象性思维是一种从“有”看世界的思维方式,非对象性思维则是一种从“无”看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对象性思维所能看到的只能是现成的“有”的世界,而非对象性思维则可以看到非现成的“无”的世界;本质上,对于非对象性思维来说,它既可指向现实性,也可指向可能性,从而使得现实性范畴产生了破缺,打开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思维空间。
- 张世远
- 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基础——理性与主客二分之对象性思维
- 2007年
-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根基在于主客二分对象性思维方式。这有其独到的深刻性。但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主客二分之对象性思维方式肇始于、奠基于及内蕴着人类理性,它是理性的产物,体现着理性的本质力量,同时又蕴藏着与理性叛逆的因素。技术使得人类理性得以生发,但是又反过来为理性所深刻的影响着,时时处处体现着人类理性之光。现代技术对物和人的统治的思想根源是主客二分之对象性思维方式走向绝对化和非理性化的必然结果。
- 马德华
- 关键词:形而上学对象性思维
- 从实际出发的对象性思维成果——《讲话》对文艺生态思维的启示
- 事物在对象性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极其重要的思想。早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的唯心论时,就对存在的对象性关联的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指出,凡是感性的事物都是对象性的存...
- 曾永成
- 关键词:生态思维《讲话》对象性思维文艺家人民大众
- 从对象性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看现代性的本质特征被引量:2
- 2004年
- 本文从对象性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的角度,揭示了现代性的本质特征,即它的反思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意在指出现代性在其本质特征上是一个人类社会自我发展的逐步展开的连贯的过程,它并不是一种时间断面上的属性和标识。传统现代观念只是将现代性在文艺复兴以来的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分析和评价,而没有看出现代性在其本质特征上具有的连贯性。
- 段新明
- 关键词:对象性思维
- 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
- 马克思哲学观念变革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一变革直接指向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康德批判哲学是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的眼光。以往人们总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方面看待事物,从此人们...
- 韩志伟
- 关键词:辩证法
- 整合创新的全球性思维的双向维度——道德理性的主体性思维与科学理性的对象性思维的现代融通被引量:2
- 2003年
-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特别是儒家哲学的思维方式 ,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理性的主体性思维 ,主体以自身作为思维的对象 ,向内反求诸己 ,思维的目标追求是提供一种人们立身安命的人生智慧 ,教人如何处人做事的人伦道德 ,即做人之道、守伦之常。而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则具有浓郁的自然理性特点 ,其一开始就采取了主客分离的对象性思维方式 ,把研究自然 ,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客观智慧作为基本的思维目标。近代以来 ,随着中西交流的日趋发展 ,这种中西方哲学思维目标固有的差异在逐步缩小 ,双方彼此通过相互吸收互相借鉴 ,从而达到共同发展 ,形成一种在和而不同的原则下 ,既重视自然理性 。
- 张周志牛永红
- 关键词:思维目标道德理性自然理性中国传统哲学儒家哲学
- 当下存在的本质如何是社会的?——马克思存在论新对象性思维辨析被引量:2
- 2002年
- 本文在当代哲学存在论(主要是海德格尔的哲学)对传统哲学逻辑的对象性思维的批判语境中 ,考察了马克思存在论新的非逻辑的、关于感性活动的、交互主体性本质力量的对象性思维特征 ;描述了其基于自身性而与自我性的交互性超越结构 ,及其是如何达到存在之社会本质的理解和确证的 ;
- 陈天庆
- 关键词:存在论交互主体性社会
相关作者
- 潘知常

- 作品数:205被引量:62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生命美学 美学 中国美学 审美活动 信仰
- 汪思锋

-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民主主义与教育》 雅斯贝尔斯 整体性 教育思想 对象性思维
- 田芳

- 作品数:12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
- 研究主题:元结构 英语词汇学习 抽象思维 高校 具象思维
- 刘敬鲁

- 作品数:62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哲学 市场经济 社会 人学思想 黑格尔
- 段新明

-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 研究主题:福柯 对象性思维 后现代语境 后现代思潮 科学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