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1篇“ 对象性“的相关文章
一种基于对象性度量的视频建筑物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象性度量的视频建筑物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从视频中以固定帧率提取图像并预处理,然后利用二值化赋范梯度对象性度量算法在图像中提取潜在的对象区域,得到区域数据。其次使用深度主动学习算法,基于区域数据,进行...
付瑞豪夏莹杰
对象性、现实、必然: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的辩证法阐释
2025年
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不是史料堆砌,不是故事长廊,我们要把握历史表象背后的科学规律。科学规律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具有对象性、现实、必然等拾级而上的发展阶段,蕴含了与时俱进的对象化活动的创新必然。中国式现代化出场史的对象性经历了被动接受的感对象、能动的关系对象、进行反思的本质对象等形态变化阶段;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时代交往实践活动中,对象性进入现实,产生差异的具体化实践,形成社会形态、意识形态、实践形态等现实形态。交往实践及其交互关系推动现实进入必然,这就是诸表现形态内在的科学规律,这一科学规律就是唯物辩证法,是形态创新的活的灵魂。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重置的复杂矛盾体系和具体化实践中,以自我反思作为现实的“本质—根据”,不断创建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新出场形态,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不是套用任何现代化建设模板或公式的完形运动,而是以中国具体实际为条件的、有“本质—根据”的创造构形活动。
孙琳
关键词:对象性现实性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辩证法
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师生共同体范式探析--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性关系理论分析
2025年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共同体建设是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的重要内容,是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经验范式的重要探索。结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性关系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旨归,依托大数据时代教育“反馈、个化和概率预测”3个核心要素,通过锚定反馈系统、完善师生互动机制;针对个化、提供有效多媒体产品;突破传统范式、打造可量化师生共同体,探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师生共同体关系,有助于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科学共同体范式。
陆倩倩凌唯钊李一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马克思“对象性”概念研究
马克思“对象性”概念旨在破解西方近代哲学中的“意识内在”困境,关涉着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及对生存论路向的开启,应当得到澄清并引起重视。对马克思而言,西方近代哲学所建立的各种“对象性”概念都未能深入到现实的本质之中...
曾君子
关键词:感性对象性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感对象性
2024年
我们不可忽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辩逻辑体系的摒弃和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影响。现实的、经验的“感-对象性”,是费尔巴哈新哲学的逻辑起点,它的重要在于把辩证法对象性逻辑的对象即实践的对象,从抽象的概念转向“现实的人”本身,以“感-对象性”超越黑格尔的“理-对象性”。它破除了一切先验预设的迷梦,使黑格尔的神秘走向现实、从先验走向经验、彼岸走向此岸、理走向感
孙琳
关键词:对象性逻辑体系马克思唯物史观费尔巴哈
康德本体论的对象性介质缺失及其完构
2024年
康德把“物自身”视为现象存在的本体根基,然而它凭什么能够“空”而有“灵”,以至成为所有现象得以生成的根基,尚缺少必要的形而下基元作为本体与现象之间的介质。马克思对象性关系的思想,启示并提供了本体与现象之间存在超越差异的普遍对象性关系和必要介质的思路。怀特海有机宇宙论以宇观和缈观两极的结合实现了对存在本体的完整建构。中国古代“道”论不仅与康德“物自身”说高度会通,而且其“道气合一”论对本体存在的完构与怀特海异曲同工,还以“气物二相”说与“波粒二象”说相呼应,使本体论的完整结构得以圆融。这样完整圆融的本体论为建构“世界美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曾永成
关键词:物自身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对象性”思维方式的探索
2024年
马克思从对象性哲学思想出发,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事物间的相应关系,得出对象性思维的主体、客体和人的现实的判断,是其唯物论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在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将对象性思维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发展,从革命对象、宣传对象、调查研究对象等方面做出分析,为新时代用对象性思维指导实践提供了方法论启示,析清党的革命对象的转变,以新视角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厘清调查研究的对象,尊重人民主体以新对策推动全党开展大兴调查研究;把握宣传文化工作面向人民群众这一对象,以新理念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创新局面。
杨玉靖
关键词:毛泽东对象性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命
现代朝鲜语语法中的对象性与叙述
2024年
对象性与叙述是贯穿现代朝鲜语词类范畴与多种语法单位的质。实现对象性与叙述,词是核心,助词处于决定地位。本文立足助词的对象性与叙述,整理对象性和叙述的含义,以“±叙述”和“±对象性”将词类、词组、句子成分、句子等分为若干类。本文一方面将格助词视为对象化手段,并将与格助词结合的非对象性单位视为对象化的对象;另一方面,虽然“■”不仅与非叙述单位结合,也与叙述单位结合,但仅仅将与非叙述单位结合的“■”看作叙述化手段,并认为叙述化对象只是与“■”结合的非叙述单位。
田辉
关键词:对象性叙述性
对象性本质力量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构建
2024年
唯物史观认为,世界是由感活动建构的。作为前所未有的实践探索,要在历史实践中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对象性活动的意义及其创造力。把握马克思关于对象性活动的实质,就是在实践中建构属于中国的人和世界的全新关系——感对象性关系。因此,在实践中,基于特定文化哲学传统而产生的中华民族的伦理文化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相遇,形成了适合中国现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精神。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基础上,这一精神与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结合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奠定基础。唯此,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终将自我诞生,适合中国实际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也必将坚定地展开。
段钢
关键词:对象性活动感性意识文化伦理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对象性活动概念
2024年
对象性活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隐含的哲学前提。这一概念的形成来自于费尔巴哈的感对象性直观和黑格尔辩证法中的自我意识活动。马克思将黑格尔的活动原则与费尔巴哈感对象性原则结合,形成了感对象性活动概念。同时,这一概念不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还包含了本体论意义。感对象性活动直接关系着个体与社会、人和自然界、人类历史的生成。在理论上,这一概念还直接通向实践。
王锐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费尔巴哈感性对象性活动

相关作者

曾永成
作品数:93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美学 生态 生态美学 生态思维 对象性
董平
作品数:72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良知 礼乐文明 对象性 儒家 礼乐制度
袁祖社
作品数:241被引量:1,489H指数:19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公共性 共同体 文化 逻辑 市场经济
黄墨樵
作品数:21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
研究主题: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 数字化 文化遗产数字化 传播语境
何云峰
作品数:271被引量:1,09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劳动教育 高校 马克思主义 人工智能 属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