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0篇“ 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相关文章
宫腔人工授精被引量:1
2007年
唐乃富李秀英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夫精人工授精供精人工授精阴道内子宫颈
用于宫腔人工授精(IUI)的组合物和方法
本文描述了用于在通过宫腔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中使用的方法、用途和包括FSH的组合物。
弗朗索瓦·比索内特艾萨克-雅克·卡多奇
女性体质量指数对夫精宫腔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夫精宫腔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夫精IUI助孕治疗的不孕不育夫妇35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64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妊娠与否,将患者分为妊娠组(n=115)和非妊娠组(n=532);根据女性BMI,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析比较组间基本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对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以及活产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647个夫精IUI助孕周期,其中115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17.77%。妊娠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小,不孕年限更低,但妊娠组患者的BMI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OR=0.946,95%CI:0.903~0.992,P=0.022)、不孕年限(OR=0.897,95%CI:0.809~0.994,P=0.038)、BMI高低(OR=1.733,95%CI:1.090~2.755,P=0.020)以及采用促排卵方案(OR=1.645,95%CI:1.052~2.574,P=0.029)是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此外,超重是早期流产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13,95%CI:0.103~0.949,P=0.040),而超重和肥胖则是活产的危险因素(OR=2.255,95%CI:1.349~3.768,P=0.002);(OR=2.077,95%CI:1.129~3.821,P=0.019)。结论:女性BMI对夫精IUI临床妊娠率存在显著影响,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较高,可依据BMI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李志勇马帅臣海玉姣梁睿傅阳海静冯娜娜
关键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体质量指数
探究心理护理对夫精宫腔人工授精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25年
分析如何夫精宫腔人工授精的过程中对患者开展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效果更好。方法 选取在2023~2024年之间对于89例在我院进行夫精宫腔人工授精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然后在划分的研究小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在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结束护理工作之后,其组所包括的患者的情绪评分、睡眠指数、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要明显更好;而在配合了心理护理措施的干预之下,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要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夫精宫腔人工授精的治疗过程当中,联合心理护理措施可以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充分扭转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齐贺
关键词:心理护理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PCOS不孕症患者体质指数与宫腔人工授精失败的关系探讨
2025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体质指数(BMI)与宫腔人工授精(IUI)失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2022年12月接收的首次行IUI助孕的PCOS不孕症患者155例(234周期)临床资料,依据患者BMI分为正常组[18.52kg/m^(2)≤BMI<24kg/m^(2),70例(101周期)],超重组[BMI≥24kg/m^(2),85例(133周期)]。比较两组临床基础资料、促排卵及妊娠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对IUI临床妊娠和早期流产的影响,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IUI妊娠结局与BMI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不孕时间、BMI、卵泡雌激素水平等均有差异,与正常组相较,超重组促排卵天数更长,自然排卵周期更少,临床妊娠率更低,早期流产率更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OS不孕症患者年龄大(OR=0.457,95%CI 0.371~0.564,P<0.001)、BMI高(OR=0.403,95%CI 0.243~0.666,P=0.004)为临床妊娠独立风险因素,年龄大(OR=1.097,95%CI 1.045~1.153,P<0.001)、BMI高(OR=1.093,95%CI 1.037~1.152,P=0.001)也为早期流产的独立风险因素;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BMI与IUI临床妊娠率呈负相关(r=-0.536,P<0.05),BMI与IUI早期流产率呈正相关(r=0.527,P<0.05)。结论:高BMI与PCOS不孕症患者IUI失败具有相关性,与IUI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也相关,应在PCOS患者行IUI前控制BMI,以降低IUI不良结局风险。
孙云青慈丽娜陈秀改石国素崔妍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体质指数宫腔内人工授精
血清HLA-G、PLGF、IL-35对夫精宫腔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胎盘生长因子(PLGF)、白介素-35(IL-35)水平对夫精宫腔人工授精(IUI)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行IU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58个周期。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n=62)和未妊娠组(n=296)。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HLA-G、PLGF、IL-35水平,比较各组间的一般资料、各血清因子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UI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LA-G、PLGF、IL-35水平对IUI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及Pearson法分析HLA-G、PLGF、IL-35水平与年龄、卵巢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妊娠组相比,未妊娠组的年龄、不孕年限显著升高(P<0.05),HCG日优势卵泡数>1的比例、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HLA-G、PLGF、IL-35水平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05,95%CI(1.031,1.915),P=0.031]是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血清HLA-G[OR=0.785,95%CI(0.618,0.997),P=0.047]、PLGF[OR=0.733,95%CI(0.559,0.961),P=0.024]、IL-35[OR=0.786,95%CI(0.624,0.991),P=0.041]均为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HLA-G、PLGF、IL-35水平、年龄以及联合预测患者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19、0.773、0.645、0.938,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83.11%,特异度为96.77%,联合预测显著优于HLA-G(Z=3.912,P=0.001)、PLGF(Z=4.111,P<0.001)、IL-35(Z=4.831,P<0.001)水平及年龄(Z=7.116,P<0.001)单独预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LA-G、IL-35水平与AMH水平呈正相关(P<0.05),PLGF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AMH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经夫精IUI后未妊娠患者血清HLA-G、PLGF、IL-35水平降低,三者与年龄联合分析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辅助预测价值。
欧阳杰凡永刘萍
关键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人类白细胞抗原-G
精液参数对宫腔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精液参数与宫腔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中的影响因素是否可以预测IUI妊娠结局,以期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南平市人民医院500对夫妻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共812个治疗周期,按照是否临床妊娠将812个治疗周期分为妊娠组(n=140)和非妊娠组(n=672),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女方和男方的年龄、不育年限、男方精液参数(禁欲时间、处理前精液量、处理前精子浓度、处理前前向运动精子活动率、处理前前向运动精子浓度、处理后精子浓度、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活动率、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浓度、正常精子形态率、精子回收率和精液液化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临床数据,采用R语言的MatchIt程序包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进行倾向性匹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临床妊娠成功率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有利因素预测妊娠结局效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组女方和男方年龄均低于非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育年限、男方精液参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语言的MatchIt程序包男方年龄1∶3倾向性匹配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的样本比较平衡。精液参数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处理前前向运动精子活动率和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浓度为成功妊娠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处理前前向运动精子活动率在预测临床妊娠成功率的最佳阈值为33.50%,最佳阈值下的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67.1%、曲线下面积为0.606。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浓度在预测临床妊娠成功率的最佳阈值为38×106/ml、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67.5%、曲线下面积为0.609。二者联合预测临床妊娠成功率的灵敏度为81.5%、�
游学华江昌仁王将明谢利莉
关键词:精液参数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
精子形态异常对宫腔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对宫腔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3-12月于作者医院生殖中心收治的初次行IUI助孕的310对不孕不育夫妻的临床资料,按照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妊娠组(63对)和非妊娠组(247对)。评估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和精子畸形率对临床妊娠的影响。结果两组在男女方年龄、禁欲天数和不孕年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方患者的正常精子形态率(≥4.0%和<4.0%)、过量残留胞浆、精子中段畸形率、精子碎片率和精子存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男方患者的精子头部畸形率显著低于非妊娠组,而尾部畸形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P均<0.05)。结论精子形态对IUI临床妊娠存在明显影响,特别是头部畸形率低的精液样本更易妊娠,而尾部畸形的精子尽管形态异常,仍可能通过补偿机制或筛选技术成功受精。在临床上,应综合精液分析和其他生育参数,以提高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
雷志惠阎一鑫喻艳程耀萍贾俊龙王玲
关键词:精子形态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
子宫膜厚度对宫腔人工授精活产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宫腔人工授精(IUI)助孕时子宫膜厚度与活产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夫精宫腔人工授精(AIH-IUI)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不孕症患者进行的8739个助孕周期。根据进行IUI治疗后不孕症患者是否活产将其分为活产组(1239例)与非活产组(7500例)。根据人工授精助孕周期中排卵前最后一次B超时测量的子宫膜厚度,将不孕症患者分为五组:3~6mm组(106例)、7~9mm组(3011例)、10~12mm组(4420例)、13~15mm组(1103例)、≥16mm组(99例)。比较各组间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的差异;在调整女性不孕症患者年龄及治疗方案对IUI活产率的影响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膜厚度对IUI活产率的影响。结果①患者子宫膜厚度从3mm至≥16mm时,IUI助孕均有妊娠发生。②患者子宫膜厚度为7~15mm时(7~9mm组、10~12mm组、13~15mm组),IUI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子宫膜厚度为3~6mm组和≥16m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475,P=0.750);子宫膜厚度为7~15mm时(7~9mm组、10~12mm组、13~15mm组),IUI活产率均高于子宫膜厚度为3~6mm组和≥16m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822,P=0.098)。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子宫膜厚度为3~6mm相比,患者子宫膜厚度为7~9mm、10~12mm、13~15mm、≥16mm的IUI活产率分别是3~6mm的2.0倍(OR=2.048,95%CI:0.982~4.271)、1.8倍(OR=1.808,95%CI:0.855~3.826)、1.8倍(OR=1.820,95%CI:0.824~4.021)、1.0倍(OR=1.007,95%CI:0.345~3.208),但活产率的增加并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结论薄型子宫膜(<7mm)或者子宫膜过厚(≥16mm)时较正常子宫膜厚度的IUI活产率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子宫膜厚度均有活产发生,子宫膜厚度3~6mm并不是取消IUI助孕的指标。
潘荣文雯陈丽娟柏海燕师娟子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子宫内膜厚度不孕症
体质量指数对不孕症患者宫腔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不孕症患者宫腔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第一周期IUI的不孕症患者13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BMI将患者分为BMI正常组(n=824)、超重组(n=394)和肥胖组(n=175)。比较3组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性激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甲状腺功能、授精时机、前向运动精子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BMI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对IUI结局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MI对生化妊娠、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并计算Cut-off值。结果3组的年龄、授精时间、前向运动精子数、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和超重组的不孕年限、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长于或高于BM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低于BMI正常组和超重组,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高于超重和BM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生化妊娠率高于BM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与FSH、雌二醇(E_(2))呈负相关(P<0.01),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为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BMI和空腹胰岛素为生化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BMI预测生化妊娠和临床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8和0.610,Cut-off值均为23.05 kg/m 2。结论BMI影响不孕患者的分泌及糖脂代谢。BMI可作为独立因素预测IUI的生化妊娠、临床妊娠。
邢冠琳刘格琳柳胜贤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宫腔内人工授精生化妊娠临床妊娠

相关作者

罗建华
作品数:36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宫腔内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 不育症 排卵 不孕症
苏宁
作品数:39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 体外培养 男性不育
何茜冬
作品数:36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率 精子 IUI 妊娠
朱文杰
作品数:53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宫腔内人工授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 激光治疗 妊娠率 阴道
王维
作品数:70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微流控芯片 精子 宫腔内人工授精 精子优选 男性不育